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道》——《对话布莱尔下》节目文字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 16:55  贵州卫视《论道》

  

节目嘉宾布莱尔在节目现场
节目嘉宾布莱尔在节目现场

第一环节

贵阳

  龙永图: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所有的城市都愿发展一些所谓低碳、经济的产业,比如大家都愿意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都愿意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都愿意发展一些对环境没有污染的产业,但是有时候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子。所以我想问一下袁周市长,他是今天东道主贵阳的市长,当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如果要搞生态城市、要搞生态产业当然愿意搞服务产业,当然愿意搞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有时候,在你们西部地区发展庞大的服务业条件好像并不成熟,因为你没有庞大的被服务的基础。那么西部的产业大部分都是以资源作为基础的,比如贵州它就是铝非常发展,很多铝的资源,还有有色金属资源。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肯定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污染。在这个问题上,你觉得,特别是对于我们西部地区来讲发展生态的产业,但是西部地区又是以劳动力为基础,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条件,怎么样在这样的产业条件下发展生态产业,

 

    袁周:

    应该说从贵阳市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应该在十几年以前,贵阳市在全世界是一个名声远扬的城市,这名声不是一个好的名声,当时我们贵阳市是全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酸雨城市之一,十大酸雨。因为贵阳市它的化石型燃烧经济,煤炭比较多,用煤化工,烧煤炉,那么贵州是酸雨非常严重,在全世界、全国是有名的。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贵阳市率先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是联合国环保署授予了我们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的试点,是当时的国家环保局授予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我们的黄磷在全中国占25%储量,黄磷每一年我们贵阳市排放的废气有一亿方,也是非常严重。我们对黄磷的尾气进行回收和加工,用它的余热进行了发电,建立了九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用排放出来的废气回收了草酸、草胺尼,鱼鲜胺这样一些化工产品。这样一来,贵阳市现在已经取消了世界十大酸雨(城市)的帽子,在中国627个主要的城市当中,我们贵阳市的大气环境达到了345天,应该说达到95%左右,应该说是全世界洁净的城市,不光是中国,是全世界最洁净的城市。我们贵阳市有一百多万农民,以前烧煤炭,烧柴禾,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是一百万吨。我们贵阳市这几年用财政的资金,对贵阳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户建设了22万口的农村沼气池,每一户都有,每一个沼气池大概每一年减排4.5吨的二氧化碳,现在每一年我们可以向大气减排一百万吨。现在我们已经把开阳县4.5万户的农户的沼气池打包到芝加哥CCX进行交易,现在已经挂牌。那就意味着开阳县的每一个农民又减了排,又使用了清洁的能源。每一年农民因为减排,碳交易所还要给他50元人民币左右的报酬。这样一来又保护了我们的地球,又有利于我们的农民他能够更好的生存。我们2007年在过去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我觉得生态文明就是除了生态减排这块,又增加了社会和谐,怎么使人和自然更好的和谐,更好的相处,建设好我们的和谐社会,我们就更深化一步。一个作为贵阳市来说,虽然要减排,但是一些原来的产业,比如我们的磷、煤、铝这一块还要加快发展。那么这个发展怎么延长产业链?怎样提高科技含量?怎样减排?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另外一块,我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新兴产业里面包括服务业,刚刚龙永图先生说了,在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比如最近这一个月以来,贵阳市所有的酒店、旅馆都爆满,今年出现了井喷。今年来贵阳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8%,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所以说我们贵阳市应该在生态产业方面,一个是发展服务业作为我们的生态产业,另外我们高薪技术产业大力壮大我们的工业经济,从而使我们贵阳的经济出现高速发展。

 

 

南宁:

龙永图:下面我想挑起一场争论,因为我知道贵阳市一直把自己叫做“森林之城”,我知道我们南宁市的市长也坐到这儿,南宁市说他们是绿城,Green  city,所以到底你是森林之城,还是它是绿城,哪边真正有资格称这么一个称号,我听说南宁打造绿城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请我们的市长介绍一下南宁在绿化方面做的一些工作。

   

南宁市长:南宁市打造绿城方面,我简单的举几个小例子。因为南宁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和东盟地缘比较近,这样的话南宁在打造东盟特色上面花了一些功夫和时间,而且最后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一些成效。南宁市人民从很早就有这种保护环境的习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是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前,七十年代的时候,南宁市的老百姓,然后南宁市的政府提出来,要在南宁打造中国绿城,在南宁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果树上街,就是过去我们还把行道树栽在路边的时候,南宁市已经号召南宁市把很多果树栽在了大街两旁,给南宁市的绿化带来了非常漂亮的另外一道风景,使得很多去南宁参观的一些游客,包括经外的一些游客得南宁市的印象非常深。在路两边伸手可及的是芒果,是荔枝等等一系列的景色。一个是南宁市在打造绿城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举动,在20002001年的时候,因为南宁有一个湖,大家都非常清楚叫南湖,南湖的周围建了一大片的别墅,而且建别墅的人和居住的人在南宁来讲都属于中产阶级以上的非常重要的一批人士,但是南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一个非常强硬,也是现在看起来非常对的决定,那就是把所有的别墅全部拆除,然后恢复绿地,也就是现在各位领导和贵宾去南宁能够看到的南湖公园,也是南宁现在最亮丽的风景线,政府花了非常非常大的投资。)比如我们每年要在南宁市建成区之内种两百棵大树,而且必须是要完全的,这就是全民参与的一项活动。这样使正格的南宁现在已经达到了南宁市市民在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就是半层绿树半层楼,就是一半是绿树,一半是楼房的,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景象。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多到南宁去。

   龙永图: 谢谢。

 

第二环节

 

广州

 

    龙永图:我们想现在请沿海的城市讲一讲。我们的陈果市长,来自广州。大家知道,广州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一个大城市,那么在我们中国的大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在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一次大的人口的大转移。有些经济学家讲,每一次全球重大的经济发展都要伴随着大的人口转移在我们过去二十多年得经济发展当中,出现内地人口向沿海的大转移,就是我们现在差不多有一亿两千万个农民从内地转移到广州、沿海地区工作。正是因为人口的大转移,造成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的贸易加工区,中国的廉价产品出口到全世界,形成了中国贸易的特殊竞争能力。由于人口的大转移确实也给沿海的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压力。所以我想问一下陈果市长,广州市在人口大转移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来承受这样一些人口转移的压力?这个转移是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完全必要的,在这样大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城市的市长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使得这样一个大转移既能够确保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持一个城市成为真正的生态城市。

 

陈果:谢谢龙先生。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不容易解决。广州现在的人口是这样的,如果户籍人口加上常住人口,还有流动人口1500万,这是很大的个数字,这十几年,广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我归纳起来应该有坚持做了四样很主要的工作。第一个是坚持以“两个适宜”这样的城市发展理念来统筹发展城乡的规划布局。然后在2001年广州市制定了一个政策,叫“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纲要》里面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广州市建成一个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这样一个山水生态型城市。具体它有个空间上的布局,可能有朋友在报纸上看过,那叫做“南拓北优,东进西凉,中调”。广州市等于说东南西部中它都有一个产业的布局、自然生态,还有人口的分布,是这样,就把不断增加的人根据产业的转移,产业的布局不断分到各个方向,是这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的发展的空间,没有广州现在很糟糕。所以说一个城市要发展,特别是要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有一个想法,而且这个想法是好的想法,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坚持了用主题的项目带动我们总的叫“青山绿地,蓝天碧水”这样一个工程,这几年大概投入了400多亿进行了两期工程,那就等于整个工程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青山等于把广州的山头不够绿化、不够茂密的种够,然后把采石场、采砾场全部自然修复,这是第一步;然后绿地,所有城里的空地全部种上树或者后绿化。因为人口多,没有环境很难解决与自然的关系。蓝天碧水更是系统性的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我们叫“退二进三”。城里头的工业,特别是一些有污染,产能低,能耗高,要不就淘汰,要不就按照我刚才讲“南拓北优”那个产业分布进行升级改造,是这样。这是一步。还有一步就是把城里,广州和珠江的一些河流进行整治。去年开始发起,准备投入480亿,用几年的时间逐步来搞。这个工作对广州的大气污染,由于人口增多以后,造成的一些环境问题有比较好的解决。

然后第三个就是坚持资源保护性开发,让生态时间可以持续利用。这主要是十多年来制定了三十多部地方的法规,就是把生态建设,把生态城市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主要是探索实施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下游对上游的地区,还有相对高耗能产业对基础生态产业的公益补偿。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就是对全广州市230多万生态公益林给予了生态补偿,每亩地是40块钱一年,听说全国是最高的。这样就把大片的林,因为人多了,没有这个环境不行。又把一些国家森林公园、湿地、生态保护区开发,让市民去了解、知道,然后认识它、热爱它、保护它。

最后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全民参与,就是增强全体市民的意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为人多,我们节假日都在公共场所开市民论坛,就治水、空气、污染等等。还有一个怎么样,报纸大家看到了——“游珠江”,报纸说广州在炒作,其实这个也是我们广州市一个用心良苦,就希望市民去游泳,感受到大家如果轻易泼脏水、丢垃圾造成的河道污染,这样一个对比和感受。因为十年前游珠江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六年前游,五年前游,大家还是觉得有点味道,今年游大家觉得有泥土味,专家说这是好的现象。然后通过这个活动大家对环保、生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意识就高了,所以我想这个非常重要。生态城市建设我想要早谋划,晚了成本高,难度大。谢谢。

 

杭州

    龙永图: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非常漂亮的地方。这几年杭州就是当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和周总理在杭州最后谈判,签订了中美的第一个协议这么一个地方,就是在杭州。杭州这几年确实做了很大的努力来打造一个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城市。我想能不能请张市长在这方面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张:杭州我们这几年,一个是得了联合国的“人居环境奖”,“国内最宜居住的城市”,连续几年。特别是我们国家权威的杂志连续六年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第二,国家旅游局上个星期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的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杭州市满意度最高。所以我说的是宜居、宜游。杭州市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就是两条措施。一个,环境意识,因为杭州没有什么资源,港口资源没有,矿产资源没有,也没有中央的特别优惠的政策,我们就是把环境意识当成杭州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我们有五大理念,很重要的五大理念。

一、所有的杭州市的领导干部,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大的政绩,所有的政绩都比不过这个政绩更大。

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而且它是一种生产力的投入,试图回报最大的一种投入。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实际上就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实际上可以兼得的。

四、保护生态环境是杭州市所有的老百姓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个成果,但是每个人也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

最后一个理念就是我们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消极的保护。特别是这几年的项目上,我们三个项目是城市的黄金地段,拿出20平方公里改成中国第一座城市湿地公园,西湖的综合保护,还有京航大运河杭州四十公里这一段的保护,四十公里,生态环境非常好。杭州现在打造中国的低碳城市,而且不久的将来就会建成中国第一个低碳博物馆

 

布莱尔:我想告诉大家,如果所有的城市都像杭州市长这么能做广告,中国的城市一定都会非常的成功。

 

 

海口

 

    龙永图:大家知道,海南省是我们中国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生态省,海口市是海南省的省会,所以我们想亲我们海口市的市长简单的举个小例子,讲一讲海口打造生态城市方面做了什么事情。

 

海口市长:海南省在1999年就提出这个问题,决定建立生态城市,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第一个全国的生态示范省,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当然是带头,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一个是城市的层面,还有一个是农村的层面。我就介绍一下海口的农村。但是我们感觉海南在文明生态城建设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海南是个热地方,一个是养殖比较粗放,猪、牛、羊、鸡跟人和谐相处,还有些地方它是人畜混居,在人的房子里面,猪也睡在里面,不文明也不生态,然后有滥采滥伐的情况,采砂、采土、采石,滥砍滥伐的情况,砍林做柴,做房子,乱搭乱建的情况,农村的房子是乱搭乱建,没有规划,造成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容村貌非常差,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海南省这个启动文明生态城市建设,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特点,不一定做得最好。

第一它猪、牛、鸡集中圈养,现在到农村去猪已经圈养。第二,它的循环经济在农业的集中体现,就是把猪集中养起来,猪粪变成沼气,沼气拿来发电。老百姓做饭,老百姓点灯用的是沼气,第一个它的肥料取得了化肥是有机肥,第二个用电是沼气电,第三个不砍柴了,林子保下来了。今年温家宝总理到海南去,就专门看文明生态村,我当时陪同在后面,他看了以后应该说他对这种思路很肯定,认为这是个方向,农村的收入增加了,种植的是有机肥,种植的产量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整个生态环境由于这个生产方式它变好了,是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的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环节

 

 

  长沙

龙永图:下面我要请我们长沙市的张建辉市长介绍一下长沙市在打造文明城市方面做了什么事情。

 

长沙张市长:关于长沙的生态近来我们有两点认识。第一,保护好长沙的山山水水,就是保持我们持续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方面,因为我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值钱的是生态,这是从经济上考虑。

第二个从道德上的考虑,现在我们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结婚的时候就面临夫妇两个人要养活四个人以上。如果他要养活四个人以上,还要来治理我们污染的环境,我们现在给他最好的教育,希望他有一个幸福的生活,跟我们的目标是有冲突的。这是两点认识。

做法上面。第一努力进行广泛的宣传,因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光靠政府远远不够,如果它已经破坏了,再去纠正要花很大的代价。最重要的公众不去破坏,所以我们专门编了一个108集的电视片叫《绿色家园》,每次15分钟,每个星期即将在长沙电视台播出。我们拍了另外一个电视纪录片叫《颤抖的家园》,讲环境污染对长沙的危害,我们在全市干部大会上面,送了干部两本书,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一本书叫《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就是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另外一个,我们还有一些创新,这个创新就是我们提出了,不破坏是最聪明的保护,也是成本最低的保护。因为我们现在过多的相信,破坏了我再去治理,采用工程措施,其实你不做是最聪明的保护。

第二个我们提出来要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同样的建筑耐久性提高一倍,资源消耗下降一半,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再干五十年代建的房子八十年代拆,八十年代建的房子九十年代拆。搬走了施工队,就进维修队。

   

    龙永图:我发表一个观点,大家都很相信,我们可能要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代的市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建房子,我们下一代的市长最重要的任务是拆房子,我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一种悲剧。

 

张: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要努力采用经济手段,不要相信行政手腕能挡,比如我们现在规定宾馆里面从71号开始,宾馆里提供的一次性牙膏、牙刷必须要交钱,

   

    龙永图:那你这不是对你启动内需造成一点困难。

   

    张市长:那个内需是无效的内需,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还不如不提供内需呢,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

   

 

 

 

昆明

   龙永图:现在我们要请我们昆明市的市长讲一讲,昆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们的滇池,滇池污染是我们中国污染最大的一个问题,当时我在外经贸部工作的时候,我当时在国外找了很多的无偿援助来治理滇池,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滇池应该可以称得上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明珠受损的话,大家都很痛心呀。能不能介绍一下治理滇池的情况?

 

昆明市市长:从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就全力打造,要在全国率先把云南省打造成生态文明省,昆明市在云南省打造成生态文明城市。昆明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位是打造成成高原、湖滨生态城。那么高原、湖滨生态城,昆明是围绕一个滇池,滇池在昆明城市的下游,有309平方公里。这309平方公里的滇池,在我们国家现在三湖治理当中是难度非常大的。滇池难就难在它在城市的下游。

这个成为我们云南省委省、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主攻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在滇池的治理上采取了六大工程措施。

那么围绕着六大工程,死死的抓住反复积污工程和外来饮水工程。那么在昆明采取了,第一把整个定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的企业全部进延期。第二在滇池流域范围内的水禽养殖全部牵到滇池流域以外,按照以大户大养,政府给予全力的支持。对于缓复周边要实行四退三环,要退人、退房、退田、退堂,划出警戒区。同时加大对城市和农村绵延污染污水的处理。我们到今年年底要实现整个主城区污水处理要实现95%以上,这是几大措施来加大对滇池的治理。

 

    龙永图:现在效果怎么样?

   

   昆明市市长:滇池的治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在滇池治理上我们现在的力度提出的治理的思路和决心,那么治湖要先治水,治水要先治污,治污要先治河,治河要先治人,治人要先治官。

   

   

   

    李军

    龙永图:刚才我们在治理滇池的时候,昆明市的市长讲了很多很有利的措施。我们知道贵阳市在保护我们的两个饮水湖和水库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两湖一库的保护贵阳市现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工程。在这个的一个保护过程当中,我知道贵阳市采取了很多的一些法律方面的措施,一些立法方面的措施。而且建立环境法庭,能不能请李军书记介绍一下贵阳市在保护环境方面,在立法方面,特别在立法方面做的一些工作。我想这样的话,对于我们怎样在加强环境保护、生态立市、建立生态城市方面有一个重要的法律保证。因为我觉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的政府可以换,但是我们的法律永远在那儿的。简单的给大家做一些好不好?

   

李军:说道环境保护,刚才龙先生讲了,强调用法律的手段,我觉得讲得非常好。我们比较擅长的行政的手段,宣传的方式这都是过去常用的,经济手段运用了一些。但是我觉得这些年来怎么利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环保方面的问题,做得工作很不够,很不够。贵阳在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个我们成立的专门的环保法庭,就是针对破坏贵阳市环境方面的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审判。我们的环保法庭成立以来,受理了近一百件这样的案子,效果非常好。

第二个我们贵阳市加快了这方面的立法,我们对阿哈水库的饮用水源地专门有一个保护的办法。去年市人大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办法。另外我们对两湖的保护(红枫湖、百花湖),这个条例也在修改。那么现在市人大又在制定一个生态文明城市促进的条例,就是把贵阳市的环境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上来,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强调环保是大家的责任,谁要是破坏环境谁就是犯罪,犯罪就要受严处,这样的效果比简单的利用行政手段或者宣传发动的方式要好得多。谢谢。

   

    龙永图:刚才李军书记讲到对于保护环境来说要立法,要制定法律。实际上从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来讲,规划也是一种法律,如果一旦制定了规划,如果谁违背了规划,那也算是犯法的。但是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很多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对规划作为一种法律的严肃性我们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一些地区,在规划方面应该是做得不错的。今天我们专门请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总工程师来参加我们的座谈,苏州工业园区应该是目前工业园区比较成功的一个园区,所以今天我们是不是能够听总工程师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苏州工业园区这方面的做法。大家欢迎。

   

第四环节

 

苏州工业园区总工程师:关于生态城市这个概念,从我们规划专业上讲起来,实际上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地种几棵树就算是个生态城市了。对生态城市的定义,大家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是有几点我想肯定是要做到的。       

一个绿化一定要有一定的量。那么一个城市的面积是有限的,大家都在争夺空间,怎么样城市中间让出一定的量来绿化,多一点空间让给绿化,让给自然。所以呢为了保障绿化的一定的量,肯定要节约城市中间的每一寸土地。这个就是城市决策者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我感到生态城市它的绿化它是除了量以外,它还要成为系统,不是说孤立的一个绿地,它要连成片,甚至跟其他地区的绿化能够形成一个生物链,或者绿化链,这个我感到很多城市在规划中间缺乏这么一个生态链或者连成一片的感觉,这需要很多城市之间的互动。

第三个还要保持原生态。现在我们城市中间做了很多人工的景观,都喜欢在自然的景观中间加入一些人工构筑物,这实际上对原生态的保护是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实际上原生态的一些资源,就像我们的文物一样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我们的规划中间不能够触及它,不能够去碰它,包括湿地。现在很多地区做湿地公园,实际上湿地是保护生态很重要的肺,不能去触摸它,更不能用湿地去做公园。

那么我感到我们跟城市的一种关系,跟自然的一种关系,它是一种采纳跟回归的过程。就是我们从自然中间得到,同时要回报到自然中间去。我们很多建设行为,包括建筑行为都不注意这方面。

发达国家对建设、对于绿色建筑有一个规定,大家可能都知道。它对于建筑材料的采集,规定一定要在五百英里范围内采集,它不能到为范围外面去。为什么这样呢?它就是保证五百公里以内的才来就地用。另外,建筑完以后,它的建筑垃圾一定要原地处置,不能运到外面去。像这些是发达国家对生态、环保这些措施跟法规。我感到我们国内还要严格的建立起来,大家都有一种环保生态理念才能够促使我们真正做成生态城市,而不是一个表面上只是一些绿化的生态城市。

贵阳我来了好多次,我感到贵阳对生态城市的力度非常大。我知道贵阳对生态,对绿化作为一个GDP的考核,同时宁可放弃GDP,也要保持生态绿化,这一点我感到是非常有远见的一个做法。谢谢。

   

  

   

吴昌华:其实城市规划非常重要,气候组织今年正在筹备在中国启动一个中国在设计的项目,目前正在筹备过程当中,希望选择六到八个大体这个数目的城市作为示范的重点,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刚才教授谈的基本原则呢,其实还有另外一些基本的原则。比方说在个区域当中,甚至一个兴建的城市当中,除了空间、绿化的这些原则之外,其实要考虑能源的问题。也就是说能源供应的来源问题,谈到交通的问题,然后谈到建了建筑之后,里面的能源,建筑又能怎么去节省的问题,更多的是一套系统的工程。这个东西当然在业界,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一些做法。在中国现在还没有看到非常系统的做法,我们希望跟一些城市能够携起手来做这些东西。

那么希望利用这个机会,也跟各位市长呼吁一下,希望有机会我们能够携起手来。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希望在中国至少能够启动一个以城市市长为基础的一个低碳城市领导力的这样一个网络。谢谢。

   

    马和励:我们有21个联合国的机构在中国有常驻的代表处,我们一直都在想今后的委员当中和中国应该有什么投资的项目。我们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现在就是希望帮助中国实现低碳的经济。我们刚才听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总工石方先生的解说,他也提到了他们的苏州市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深化与所有中国的城市的合作,不仅是我们这几位市长做代表的这些城市。

   

    龙永图:我真的想说两句,布莱尔先生,我真的想让您说两句,你觉得他们所做的工作合适不合适。

   

    布莱尔:首先我想说,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怎么能够参观这么多城市,大家都来邀请我,都有这么好的例子来建设生态城市,除了环境之外,还有生态城市的建设,我真的想去年参观。当然了,就是有一点我想说,就是在最终,不管是世界领导人或者国家领导人要做什么样的决策,城市本身,比如在哥本哈根的会议也好,在国际上的会议也好,在这些城市里大家都做着一些变化,而且真正是城市的负责人在决定城市的未来,所以我们要采取行动,而且有行动已经被采取了。这是好的一点在于,我还是首相的时候我发现有的时候政治上让人觉得沮丧,尤其沮丧的一定是什么呢?就是你提出政策以后,但是出结果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这对于政策提出真的是太沮丧了。但是你们所做的行动,你们所做的措施,我觉得真是实施起来,结果出得真是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改进,有一点很有趣,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那么我们将面临着未来的潜在的灾难,我想我这么说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实际上如果有青山绿水,绿地,当然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会改进,所以我们怎么能够一方面环保,一方面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综合方案,这样对社区来讲是非常好的一个社区,这也能显出我们对社区的责任感。所以我想法是这样的,这也是我想一直跟很多人,包括在美国、欧洲的人都说过的一个概念,不仅仅是国家层次上的领导人要关注这个问题,本地政府也需要关注。这一点我听了大家的汇报之后我充满了信心。我刚才做了对贵阳的第一个承诺,来贵阳参观了,那我想听了几位市长的发言之后,我接下来还会参观这些不同的城市,所以非常感谢你们这几位市长的介绍,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邀请。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