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没有世界级品牌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18:18  22度观察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世界工厂的称号进一步的稳固。

    但是,美国《商业周刊》8月最新公布的世界最有价值品牌100强名单。中国品牌却无一上榜。这一结果,无疑让国人再次失落。

    因为没有品牌,就意味着在产业链条上,我们依然处于低端,利益饱受冲击。根据统计,一顶标有“中国制造”的帽子,中国人卖给美国人是1美元,但美国人卖给全世界是25美元。一件中国造的羊毛衫,在广交会上的价格低至0.8美元,而到国外贴牌后的售价达上百美元。

    而品牌的重要性,尚不止是商业利益受损,也包括对国家形象的冲击。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在国际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脸,松下是我的右脸。”一语道破了玄机。

    面对这样的现实,无怪乎各方人士高声呼吁,中国还不敢说是世界工厂,而是有沦为世界加工车间的危险。那么,到底为何销往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却没有产生自己的世界级品牌呢?今晚,22度观察邀请全球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茨先生,以及“中国打工皇帝”唐骏先生,为你打开问号。

  第一部分:品牌的意义

  主持人:欢迎收看22度观察,我手中拿着一本,7月27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文章就叫做中国为什么没有世界级的品牌?文章当中将中国描述成一个没有世界级品牌的巨人。这对西方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让人很迷惑的现象。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确是一个真实的伤痛。因为没有世界级的品牌,中国就始终只能成为世界工厂。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级的品牌,原因何在呢?中国的品牌梦又将如何继续?今天,我们就在《经理人》杂志举办的2009年中国CEO年会上,请到了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茨先生,和有“打工皇帝”之称的新华都总裁唐骏先生,跟我们共同探讨,欢迎两位。

  【嘉宾介绍】

  唐·舒尔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爱格瓦咨询公司总裁、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整合营销传播之父”

  唐骏:福建新华都总裁,历任微软中国总裁,盛大网络公司总裁,进行新华都时转会费高达10亿元,有“中国打工皇帝”之称。

  主持人:舒尔茨先生,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品牌,中国品牌。首先我想问你,你知道多少个中国品牌,能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吗?

  舒尔茨:我知道那些最出名的,比如李宁,海尔,这些一直在世界上进行推广,也有一定认知度的品牌。

  主持人: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作为一个研究市场推广的教授,你能告诉我,品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舒尔茨:除非这个产品是每一个消费者都适用的大众消费品,否则品牌的价值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大。 品牌的重要性取决于它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消费者,以及他们有何种需求。所以,仅仅有高知名度,高认可度的品牌,会让人们有兴趣去拥有它。但它不一定就意味着品牌以及公司的成功。

  主持人:唐先生,我们知道你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多家世界顶级企业工作,我想从您那知道,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品牌,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唐骏:事实上,就像你所说的,我们确实有一些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小有名气,但我认为中国品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是否有认可度。我认为作为一个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你必须有你的认可度。只有知名度,却没有认可度,那不能称为一个品牌。你看看我工作过的那些公司,比如说微软,这是非常伟大的品牌。微软的视窗系统不仅仅是知名度很高,而且它的被认可度美誉度也很高,它被认为是IT行业的标杆式品牌。这是成功的品牌。我们国内的企业确实有些知名度很高,像舒尔茨先生刚刚说的李宁和海尔,或许我们都听说过它们,但是他们是否是有认可度的品牌,这是个问题。

  主持人:我们知道你在微软工作了10年之久,但是现在任职于一个民营企业“新华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新华都是做什么的?

  唐骏:不需要很多人知道新华都是做什么的,这不重要。

  主持人:为什么?

  唐骏:因为新华都做很多事情,我们不在乎你是否清楚我们工作的细枝末节。重要的是,我们只需要人知道,有一个新华都的公司存在。

  主持人:舒尔茨先生,在你来中国之前,你知道新华都么?

  舒尔茨:不知道,这很重要么?我又不是投资者,也不是一个收购者,也不买它的产品。

  唐骏:对我们来说我们关注中国市场,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希望人们关注我们的公司,我们在自己的品牌下做很多投资,所以人们只要知道有一个好公司名叫新华都,它做很多业务,而且值得合作,这就足够了。

  主持人:如果我在这里问电视前的观众,你觉得他们中有多少比例的人会知道新华都?

  唐骏:我想大概20%的观众会说:我知道新华都。这就足够了。

  主持人:可能很多人知道新华都,是因为你们收购了青岛啤酒

  唐骏:对,不仅仅是通过这个了解我们

  舒尔茨:哦,现在我知道了。

  主持人:一说到购买了青岛啤酒,你就知道新华都了,难道这是你购买青岛啤酒的原因么?让更多人知道你们。因为青岛啤酒很著名的品牌?

  唐骏:这是我们的战略之一

  主持人:你认为这个管用么?

  唐骏:我们收购青岛啤酒,并不只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我们公司,而是我们看到它的价值所在,我们觉得青岛是一个优质品牌,我们希望分享它的品牌效应。

  主持人:你怎么看,舒尔茨先生

  舒尔茨:我想你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他的公司或者组织究竟是一个品牌集合体,还是一个厂牌。你刚刚的意思是它们是一个厂牌,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名字。但很显然,他通过购买啤酒公司,成为了一个品牌的集合体,它像一把伞,下面有很多品牌。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我知道了你的品牌,我有必要知道谁拥有这个品牌么?所以对一个品牌来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能使用并认可它的产品。

  【短片一】实际上,对于中国产品的印象,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发展的一大障碍。去年,一家伦敦咨询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产品的最大特征,66%的商业人士选择了“便宜”。而高达80%的人认为,“质量不高”的口碑成为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立足的最大障碍。于是有人得出结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低价策略,让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却也导致中国品牌缺失。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嘉宾却出人意料的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主持人:接下来你们能不能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中国的产品?

  舒尔茨:就像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一样,中国有优质的产品,也有劣质的产品,所以中国产品是好是坏其实不重要。关键在于看这个产品是否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能提供消费者寻求的必要价值。中国制造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比如质量的提升,生产工艺的提升。中国产品口碑不太好,是因为一旦一个公司生产了某个劣质产品,然后卖到别的地方,这将会伤害它们的品牌。 我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好的公司和坏的公司。问题是,现在坏的公司要比好的公司曝光更多。

  主持人:唐先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唐骏:作为一个消费者,我过去生活在美国时,我的周围有一些中国产品,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便宜。在最初几年,人们会说低品质。但是就像舒尔茨先生刚刚讲的,中国产品正在逐步地提升,特别是在品质方面。同时,在价格方面,我们同时保持着低价策略。我觉得我们的定位十分正确。这很好,尤其是对美国消费者来说。

  主持人:唐先生,你一定知道一个中国成语“物美价廉”,就是东西便宜质量又好!但事实上,我们得到了一家伦敦市场调查公司的报告,反映世界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是价廉,物不美。舒尔茨先生,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认为?

  舒尔茨:我认为调查的来源会影响到调查的结果。价格低没有任何问题,你们可以有价格低而且质量好的产品。我想近年来最好的一个佐证就是沃尔玛,沃尔玛的根基就是低价。但是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当高。戴尔进入市场时也是作为一个低价格的电脑公司,因为它们取消了代理人和分销商。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因为戴尔产品的价格低廉而质疑过它的质量。我认为,可以同时拥有低价格和优质。这取决于什么样的产品以及什么样的公司架构。

  主持人:唐先生,舒尔茨先生刚刚谈到了,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但是为什么中国的产品做不到呢?

  唐骏:让我来直接给你答案,这是心理上的问题。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去买东西也希望买的东西便宜,但同时又希望质量好。但是低价和高价的产品相比,显然贵的东西质量要好一些。但是从心理上,我还是希望便宜的东西质量也很好。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一分钱一分货,就是心理上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买了便宜的东西,又抱怨产品的质量不够好。

  主持人:舒尔茨先生,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舒尔茨: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归因于,不是中国企业不想做质量高的产品,而是他们选择不去做高质量的产品。比如我们之前谈论过的鞋业,耐克,阿迪达斯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它们是由中国企业制作的。所以就是说,中国人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产品,但是企业管理者决定选择去制造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

  主持人:那是不是因为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呢?它们必须实行低价策略?

  唐骏:我认为这不是竞争,这是定位的问题。他们定位在低端价格,为了实现低价,他们就没法用最好的材料来制作。

  主持人:人们认为中国的优势就是人力成本低,而我们的不足就是创新能力不足。所以或许是我们没有好的想法去创造高质量的产品。

  唐骏:我认为我们可以选择去做高端产品,我们可以的。但是如果这么选择,我们就必须承担高成本的代价。你就不能将自己定位成低价格了。这样你在市场上完全没有优势。

  主持人:舒尔茨先生你怎么看这个?你怎么看劳动力成本的在生产上的角色?

  舒尔茨:你们可以培训员工来制造低质量的产品,也可以让他们制作高品质的产品,这是管理决定了企业专注于哪里。中国在过去的20来年,关注的是经济的规模,生产许多的产品,保持产品的价格低廉。这是它们选择的市场定位。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永远选择这个战略。我们可以看一下日本的例子,日本制造在二战后有着最糟糕的名声,比现在的中国制造更糟糕,没有人想要任何日本制造的东西。但是现在你看看,他们克服了困难,在汽车行业、电器行业有着长足的进步,他们真正意义上明白了质量和产品的意义,然后卖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短片二】在舒尔茨和唐骏看来,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是一种战略选择。而且低价,并不意味着质量的低下,也不意味着品牌的丧失。中国企业,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已经并不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打拼市场,而是有了世界范围内都傲人的技术优势。比如说来自深圳的华为,去年申请专利数字就位列世界企业第一位。并且,超越了诺基亚,成为世界第二大电信硬件提供商。但是,华为在海外的认知度,依然不高。而同样来自深圳的比亚迪,则在电池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让股神巴菲特一年之间,获得了500%的利润。可是当巴菲特开始投资之时,国外一片质疑之声,怀疑巴菲特为什么选择这样一家默默无名的公司。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主持人:我们刚刚讨论了公司的品质和价格。但是,另外一种情形可能更重要,我来给你们一个例子。深圳的华为公司或许是舒尔茨先生听到过的最好的中国企业了。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世界上1/6的人在使用他们的设备。但是大部分的外国人难以对华为的名称进行正确的发音。为什么这样?

  舒尔茨:我认为你误解了华为,它们做的出奇的成功,在南美洲。它们和南美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们合作的十分紧密。所以他们比绝大部分美国的企业在南美洲都成功得多!华为在南美洲做的比思科还要好。现在这个时代,不再是我来了就可以做的时代。我们需要协作,需要合作伙伴,需要团队。我认为这是现代企业需要理解的一点,他们需要很多朋友。

  主持人::唐先生,你怎么认为呢?

  唐骏:我同意!华为的成功证明一点,现在做生意并不是单干就行,而是更多的与人合作。你必须理解当地的文化,当地的传统,以及当地做生意的方式。我认为华为在这点做的非常好,就像刚刚舒尔茨先生谈到的。

  主持人:很明显,华为在研发上面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但是或许他们忽视了市场营销等等环节。你们认为华为真的不需要做品牌吗?

  唐骏:当然,一个公司有自己的品牌的话做市场就会容易得多。但是对于华为这类特殊的企业,品牌推广并没有自身的技术重要。因为华为主要是在电信设备领域,不是前端的客户。他们的客户十分的少,不像大众消费品。对于大众消费者品来说,最重要的是品牌推广。但是对于非消费者客户,客户很少,比如华为在南美可能一共有5个客户,它只需要这么多。所以品牌推广就没那么重要。产品质量,技术要比市场营销重要。

  主持人:我们也了解一些做B2B的企业,它们的客户主要是公司而不是消费者,比如西门子,爱立信,它们也同样知名。

  唐骏:是的,西门子和爱立信有它们的消费者用户,它们有不同的部门。但是华为只有企业对企业的商务,所以华为远没有那些通信巨头知名。

  主持人:舒尔茨先生,对于华为来说并不一定要做品牌推广,只在技术和研发上下足功夫就够了?

  舒尔茨:关于技术有一点你需要明白,华为选择了一条和思科不同的道路,思科主要是并购公司,通过并购来获得技术,华为说我们要自己研发。所以它们两家的商业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思科购买技术公司,而华为则是自己研发。因为它们的专注点和商业模式导致完全不同的做法。回到我们的问题,华为在南美洲通信领域,我一共只有5个客户,我天天和他们打交道。所以消费者不了解华为并不重要。

  【短片三】显然,由于许多中国企业专注于B2B的商业模式,所以在普通消费者那里获取的知名度并不高。以比亚迪为例,当它集中在电池领域之时,并不为多少公众熟知。但是当它进军汽车业之后,则迅速成为了人们脱口而出的一个品牌。可是,如果说技术类公司,因其产品特性,而选择这样的策略,是出于主动,那么大量的消费类产品,则恰恰相反,是出于被动。中国制造,一大特色就是贴牌生产。在舒尔茨和唐骏看来,贴牌不仅意味着低廉的利润,同时也意味着品牌的丧失,以及未来生存的脆弱。

  唐骏: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就是怎样打入当地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在美国,做市场是需要很多的钱。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中国企业最好是和其他人合作,让那些合作企业来为你推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多做贴牌制造,你不需要投资太多的资金在市场上。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市场推广的费用对中国企业来说太多了?

  唐骏:不仅仅是做市场的费用,还有做市场的方式,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在美国做市场的方式,或许你知道在中国的方式。

  主持人:你怎么看呢,舒尔茨先生?

  舒尔茨:我想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或者是大公司,当你想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和那些在新市场内的商业伙伴合作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如果你去沃尔玛,中国产品在沃尔玛其实并不成功,但是它们都是贴着沃尔玛的商标进来的,这让它们基本不用花钱做市场营销。它们和沃尔玛合作,却不需要做市场,因为他们在沃尔玛的保护伞下生存,那是一个进入新市场的有效方式。然而风险在于,如果没有人知道你是谁,那么如果有人能生产比你更便宜的产品,那么沃尔玛就会把你踢开而选择它们。那就是风险,但是这是管理层的决定。既不取决于消费者,也不取决于产品,是管理层决定怎么去投资和使用它们的资源来进入市场。

  唐骏: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

  主持人:完全同意?

  唐骏:我们看到中国的贴牌生产,他们的利润被压缩的越来越少,甚至有些是负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沃尔玛可以选择不同的低价供货商,之后贴上沃尔玛的品牌,这就是竞争。

  舒尔茨:这是中国公司的真正挑战,中国公司必需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些跨国巨头,家乐福、沃尔玛,它们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里,寻找最好质量和最低价格的产品。如果你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那么人们就会买沃尔玛选择的,那你就身处困境了。所以打造中国品牌并不只是个面子问题,而是一个必行的方式。你必须要建立品牌,你必须要在名字上融入价值,这样人们才能辨识出,你才不会被轻易踢走。

  【短片四】严重依赖贴牌生产的中国企业,始终处于全球利益分工链条的最底层,只能依靠出卖原料和人力来赚取微薄的利润。与此同时,它们还面临着侵权陷阱、低价竞争和订单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对于“世界工厂”忧心忡忡的原因。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格、更大的规模和更多的品牌延伸。在企业无形资产当中,品牌价值可以在其中占到5%到60%,比如食品行业,品牌价值在企业价值中所占比例会有50%至60%;在媒体行业会占到30%至40%,在航空业会占到5%左右。而对电子行业来说品牌价值可以占到5%~40%。从贴牌制造到打造自有品牌,中国企业实现这样的转身已经是势在必行。

  主持人:所以做贴牌生产的企业必须转变,那么什么是他们转变的最大困难呢?他们习惯于做贴牌生产,但是新的市场和品牌他们并不熟悉。

  唐骏:是的,在早些年贴牌生产模式或许是最好最简单的模式来开始。

  主持人:是的,因为我们廉价的劳动力。

  唐骏:是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容易进入新市场。否则你没有那么多现金,你没有自己的品牌,你在当地市场没有影响力,你很难进入美国市场。当到达某个层次的时候,公司的能量增加,有足够的现金流,这是第二个层次,你开始将品牌注入你的产品,第二个阶段才是品牌打造阶段。我认为我们的本土企业缺乏这种战略。他们还是沉浸在做贴牌生产的微薄利润中。

  主持人:但是一些新的竞争者已经出现了,比如越南,他们的人力成本可能更低,所以我们不得不改变。

  唐俊:是的,我们能看到在我们的周围存在许多竞争,譬如印度、越南,我确信印度尼西亚更具备竞争性,对于所有中国本土公司来说,现在是时候关注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了。如果没有本土品牌,他们会遭遇更多的困境。

  主持人:相当困难,尤其是现在的经济危机之下。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