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 港航产能过剩是最严峻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16:4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周 扬 上海报道

  “我们不可能再回去了,”陈戌源说,“仅仅依托外向型经济,港口业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高速发展的时代了。”

  日前,在上海国际港务大厦的办公室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戌源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身后的玻璃窗外,是北外滩平静的黄浦江。在这位“老港口”看来,中国港口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正如这浩浩荡荡入海的黄浦江,只能顺势而为,注重内在动力。

  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第二的上海港,在今年1-8月的货物吞吐量同比下滑了9.17%,在一份不乐观的成绩单前,陈戌源对未来的港航业发展作出了上述判断。

  港口吞吐量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全球港航业普遍低迷的背景下,上海港已经开始绸缪业务转型。

  “中国的港口能力过剩是普遍现象。”陈戌源认为,整个市场竞争势必因此而更加激烈,而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和行业的重组整合。

  上海港不愿充当价格为导向的竞争者,而是在行业整合方面先行一步——上港集团溯长江而上,已投资整合了多个沿江码头。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者,上港集团的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亦在同步推进。

  港航业产能过剩将是未来常态

  《21世纪》:从上半年的港口航运业上市公司业绩看,利润下滑都非常严重,上港集团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陈戌源:2008年上海港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还是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今年全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是遇到过去30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全球消费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港口业务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二是结构性的挑战。港口业长期以来的重点是把解决吞吐能力放在首位,前几年是高速增长时代,上海港保持24%的年增长,每年要建五六个泊位,才能满足周边区域对上海港吞吐量的需求。现在,上海港却出现了相对能力过剩的问题,这和整个产业结构也有关系。

  三是在吞吐能力明显富余的情况下,怎么进一步协调航运、客户、港口三者之间竞争合作的关系。

  《21世纪》:最近港口业的部分数据出现环比增长,有专家据此判断港航业已经转暖,你如何看待?

  陈戌源:挑战依然十分严峻。首先,中国的进出口将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不可能再像以前有20%突飞猛进的年增长,略有增长我觉得就相当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原来依附于进出口高速发展的港口,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方式必然要转变。

  第二个判断是,中国的港口、航运能力过剩会是普遍现象,主要是三大区域——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港航能力的过剩是影响目前港航经济运行最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判断是,在整个港口能力富余、外贸处于稳定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一是服务价格,再就是行业的重组整合。

  《21世纪》:在港航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上港集团如何应对?

  陈戌源:上海港考虑的中心议题是要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发展必须从传统的港口产业转到现代服务业上来,把港口提供的服务功能,从码头装卸的一个点延伸成一个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多体系化、系统化的服务。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和资源布局调整。比如在调整布局上,我们在长江沿线投资的各个码头公司原本是分散的,将来要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平台。

  以上转变是上海港这两年的重点任务,而不是去等待经济复苏。今年港口经济的下滑,说到底,也是对前几年发展方式的一种惩罚。

  集团三大战略:优先考虑长江战略

  《21世纪》:上港集团的长江战略已经基本完成布局,你提到的整合组建长江平台有哪些进一步的计划?

  陈戌源:我们设想组建的长江公司,具体名称还没最后确定,计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挂牌。

  长江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在这个经济带上我们已经基本形成了点、线、面布局——从上游的宜宾到下游的江阴,在长江的关键节点上,包括重庆、武汉、南京等地,我们都和当地合资组建了码头公司。

  长江战略的下一步计划,是把原来投资的港口、物流、运输企业整合成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才能充分拓展对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业的服务支撑。说到底,这个长江公司的整合意义在于,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的所有客户提供更加快速有效的、一条龙的、点到点的服务。这个点到点可以是国内之间的点,可以是从国内到国外的点。

  上海港应该为推动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港口服务。所以上海港在长江流域的投资,并不是要控制什么港口,说到底是要为了整个流域的发展提供一种物流支持,来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提高其有效性。

  《21世纪》: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国际战略是上港集团的三大发展战略,目前在国际战略方面有什么突破?

  陈戌源:我们入股比利时泽布鲁日港的项目现在又在重新推动。当时的谈判也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股东利益,现在已经进入到政府审批阶段。其实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国外找我们合作的码头很多,但我们有自己的原则,不是每个码头都去做。

  港口码头和其他制造业还不同,对任何国家政府来说,港口企业涉及到国家资源,政治的含金量很高,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交易,在评估所有风险的时候,必须要评估政治风险,所以这就增加了港口企业参与国际化的难度。

  我们的三大战略都要推进,优先考虑长江战略,重点是东北亚战略,因为东北亚战略目前比较薄弱,这对发挥洋山深水港的枢纽港作用至关重要。现在中国的港口包括上海港在内都不能称为枢纽港,东北亚战略就是要把洋山港建成东北亚的枢纽港。

  建航运中心:上港要做三件事

  《21世纪》:上海港承担的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相关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陈戌源:我们核心是做三件事。

  第一是把洋山深水港区的作用发挥得更好,在政策上要进一步突破,在功能上要进一步提升;第二件事是进一步完善外高桥和洋山港区的联动,做到两个港区形成一个业务平台,这样会提升洋山港的枢纽地位,也可以降低船公司客户的成本,包括集疏运系统;第三件事,是要会同政府及有关企业来推动整个航运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口岸环境、港口口岸市场、口岸服务要素的培育等等,这也是上海港形成优势的主要特征之一。

  比如在港口物流方面,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是要营造几个大市场和几个大的采购中心,比如成立一家汽车零配件采购中心,利用外高桥已有的汽车滚装码头优势。

  《21世纪》:目前航运中心建设已有不少政策落地,与你们相关的进展如何?

  陈戌源:涉及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有的在积极实践当中,有的已经落实,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拓展。

  已经落实的政策包括,在洋山港区落户的港航企业免征营业税,不仅是上港集团的企业,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免。正在探索中的,有启运港退税政策,目前准备把青岛和武汉作为试点,正在和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政策,我们提出外轮沿海捎带的问题,也争取在洋山港试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