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该以什么样的心态看诺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2日 00:07  中华工商时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于本月逐一揭晓,美国、以色列、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分获物理、化学、生物等奖项。

  勇攀世界屋脊,力争世界第一,是炎黄子孙的生存哲学,也是我们的文化指向。创造了无数世界奇迹的中华文明,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与诺贝尔奖无缘。恢弘的60周年大庆阅兵仪式,展示了当代中国的各项实力,由此振奋了无数中华儿女,激励了国人无限的爱国热情。面对诺贝尔奖项,我们该以何种心态来看待?

  有人说,诺奖不过是一个著名的评奖活动而已,其本身说明不了什么。诚如孔子所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就其实质来看,诺贝尔奖确实只是一次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纵然没有这个奖项,世界依然会发展,人类依然要生活。不过,就此否认诺奖的重要性,显然有点过于消极和悲观。诺奖是世界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大展示,其意义不亚于一场阅兵,向全世界展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比现实版的阅兵更进一步,诺奖的评选虽然每年都进行,但其绝对数量非常有限,迄今为止也不过区区几个(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与文学奖)。全球60亿人每年角逐这几个奖项,并且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奖项,其难度之大,意义之重大,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不然,我们中的一些人也就不会对这个奖项抱着“吃葡萄”的复杂心理,酸楚的感觉常常令我们难以释怀。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其责任也应是多维的,其中就包括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文化方面的硕果。与诺奖无缘,说明目前我们的科研成果与世界顶尖级水平还存在一段距离,我们应承认并正视这个尴尬的现实。诺奖颁奖对世界的期盼程度毫不逊色于一场展示国家有形实力的阅兵,因为一个国家的各项实力最终是靠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软实力来体现的。虽然诺奖的指向是个体的人(科学家和作家),但其真正的指向又何尝不是民族和国家!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能够频繁出现在年度的“诺奖阅兵行列”中,这本身也是一种无上的荣光,体现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贡献。

  和常规阅兵不同的是,阅兵可以通过集体训练达到阅兵的效果,而诺奖需要多年的卧薪尝胆方可磨得一剑。我们只能当“诺奖阅兵”的观众而与其“阅兵方阵”无缘,表明我们的科研政策需要调整,我们的科研传统有重新自省的必要,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含文化创造者)需要发扬冰雪厉清操之精神,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长期的静心苦研,诺奖是难以青睐我们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