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为祖国献石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1日 08:00  经济日报

  1964年3月,中国音协组织全国各地著名音乐家到大庆石油人中体验生活,沈阳音乐学院年轻教师秦咏诚就在其中。一天,秦咏诚接到松辽石油会战党委宣传部送来的一摞歌颂石油工人的诗词,他看着看着,突然被薛柱国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深深打动,脑海中的音乐旋律喷涌而出,很快便创作出这首歌颂石油大会战、歌颂石油工人、歌颂铁人精神的赞歌。从此,《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伴随着油田的钻机声,唱响在共和国的每一个油田,成了共和国石油人自己的歌。

  也是在1964年,我国华北地区开展了继大庆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石油会战,这标志着共和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正式启动。从此,几代胜利人在黄河入海的地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激情。胜利油田为共和国献石油45年来,累计生产原油9.36亿吨,新中国每产出5桶原油,就有一桶来自胜利油田。而这个在盐碱滩上崛起的油田,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后,依然保持着昂扬的姿态和矫健的步伐。

  一首歌唱了45年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

  提起《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今年72岁的顾心怿张口就唱,“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并说,这首歌好,唱起来鼓劲儿!我可是戴过铝盔的。

  1956年,19岁的顾心怿为前苏联专家当翻译,来到华北就再没离开,作为机械技术员投入到大规模的石油普查中。提起当年找油的经历,顾心怿至今难忘打出第一口油井时的激动和喜悦。沧县、临清、开封、泰康、济阳……从“华1井”打到“华7井”,几年都没有发现石油的踪迹。“没有打出油,我们也从不灰心,”顾心怿说,“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怎么可能找不到石油?”

  1961年,东营地区第一口探井“华8井”开钻,工人们终于发现了油气显示。“钻井的泥浆里泛出了油花和气泡,这就说明,下面可能有石油。我们辛苦了那么多年,终于看到了希望!”顾心怿说。

  1961年4月16日,这天是对“华8井”进行射孔的日子,也是包括顾心怿在内的胜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随着198发炮弹的发射,一条油龙从1000多米深的地下喷薄而出,一股原油的芳香溢满井场。“这就是石油了!我们终于见到石油了!”经测定,“华8井”日产原油8.1吨,在华北地区找油的梦想就从这里起步。

  “华8井”见油后的两年间,东营迅速打完了“营1井”到“营5井”、“辛1井”、“辛2井”和“河1井”,井井见油。1964年初,大庆、玉门、青海、新疆、四川等地陆续抽调的勘探开发队伍云集黄河三角洲,开始了一场气势磅礴的勘探开发大会战,胜利油田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并一直保持至今。

  我国曾被外国的地质学家判定为贫油国,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石油工人却用事实证明:新中国只用10年多的时间,就“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里”!

  几十年来,顾心怿见证着胜利油田的发展,如今他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胜利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而华北地区

  第一口出油井————“华8井”,也作为胜利油田的发现井载入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册。

  在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3252钻井队是个响当当的名字。3252钻井队曾参加过克拉玛依会战,特别是在胜利油田的孤岛会战中,钻井队创下了年进尺15万米的全国钻井纪录,实现了“铁人”王进喜生前提出的“日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十五万(米)”的夙愿。

  “为什么我们千方百计找石油、采石油?因为我们国家缺石油!”3252钻井队当年的副队长杨洪太已年逾古稀,可声音依旧铿锵有力,“1963年,我们在新疆克拉玛依的时候,钻井设备都安装好了,

  可就是开不了钻!为什么?因为我们连运转设备的机油都没有!工人们急得直掉泪,运油的火车还在路上,飞机就紧急运了几桶油来,先开钻再说!”

  “没有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航行的,都动不了,国家怎么建设?需要石油的迫切性,我们每一个石油工人都知道!大家都憋了一口气,一定要为国家多献石油!石油怎么献?石油就在地底下,尽快地多打一口井,就能为国家多出

  油!”杨洪太的话将我们带回了那充满激情的峥嵘岁月。

  “出大力!流大汗!拼命干!”“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声声豪言壮语在胜利油田不仅是鼓舞士气的口号,更是所有石油工人身体力行的真实写照。1973年的夏天,孤岛地区雨季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几乎所有的井场都积了齐腰深的水。可就在这一年,3252钻井队创下了356天5小时钻井105口、进尺151420米的全国纪录,实现了王进喜提出的目标。

  回忆往昔,杨洪太格外激动,“一年打井15万米是什么概念?是旧中国42年间钻井进尺总和的2倍多!所以,我们3252钻井队才有了‘铁人式的英雄钻井队’称号!”

  几十年过去了,我国早已将“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可石油工人为国家献石油的精神和劲头从未改变。在现河采油厂采油四队,记者见到了采油“父女兵”闫文重和闫加芳,父女二人在一个队上,你追我赶忙采油;业务精湛的副队长苗会东,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油井开不动;一身油污的尖刀班班长常福生,哪个油井出问题,就带人往哪冲……

  “现在的石油工人虽然不像我们当年那么苦了,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说起现在的油田,杨洪太掩饰不住心中喜悦,“以前这里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盐碱地,连棵树都没有,现在是繁华热闹的东营市;以前是外国人帮着我们钻井,现在是我们帮着外国人钻井!”城市建设伴随着油田发

  展,东营市因“油”而兴。杨洪太所在的黄河钻井总公司也已将触角发展到海外,今年1至8月份已在海外市场交井17口,钻井进尺2.8万米,目前还有7支队伍在5个国家进行钻井作业,胜利油田的品牌在海外也是“响当当”的!

  从创业走向创新

  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莽莽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连续12年实现新增可采储量和采出量平衡;连续6年实现石油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过亿吨;连续26年实现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亿吨……。这一组组枯燥数字的背后,正是胜利油田从创业走向创新的见证。

  胜利油田素有“石油地质大观园”之称,油藏类型多,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油藏类

  型在这里都能找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就像是一只盘子摔碎在地上,又被人踩了一下、踢了一脚。45年来,胜利人就是在这样一片“碎瓷散瓦”间不断寻觅,为国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油气田。

  在华北渤海湾地区找油,曾被外国专家视为“天方夜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胜利油田的地质工作者们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以背斜理论为指导,先后发现了胜坨、东辛等多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胜利油田一举成为我国第二大油田;上世纪80年代,面对储量、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油田勘探工作者大胆解放思想,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复式油气聚集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胜利油田不但在老区取得了一大批勘探成果,而且发现并开发了海上埕岛油田,实现了由陆地向海洋的进军;上世纪90年代,“资源枯竭”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油田,甚至出现了“钻机等井位,开发等勘探”的尴尬局面,胜利油田的勘探工作开始转向隐蔽油气藏。历时8年,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再次为胜利油田注入新的活力,2003年到2008年,胜利油田完成钻探井成功率达70%以上,连续6年实现石油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均超亿吨。今年9月3日,胜利油田又发现一个千万吨级新油田———桥东油田,预计能形成1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这是胜利油田发现的第76个油田。

  找到了石油,还要想方设法采出来。采油有多少个环节,科技创新就有多少个门类。在胜利油田,创新并非只是科研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一个胜利人的追求。特别是奋战在生产一线的石油工人,他们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善于思考的头脑,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等各个方面默默地贡献力量。

  石油工人搞创新,程海鹏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10多年前,程海鹏还是临盘采油厂的一名锅炉工,现在他已经成为临盘采油厂的首席技师。

  1995年,程海鹏提出“回水再利用”改造方案,年节约燃料费十几万元;1996年,他设计了注水泵轴瓦防水挡套,年节约机油费用2万元;1999年,他改进提升泵进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年节约成本5万元;2002年,他自主研发成功了一种安装在油井上的节能减速器,一台抽油机一年能节约电费1万元。现今,这种被命名为“胜利海鹏”的抽油机节能减速器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大油田。

  如今,程海鹏已担任了临盘采油厂三矿副矿长,“我有信心把矿上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程海鹏笑着说。

  走进东辛采油厂二矿技术创新协会的成果展示厅,一排排出自技术工人之手的科技创新成果吸引着记者的目光。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自动泄压式凡尔抽子……,一个又一个有着拗口名字的创新装置,都与生产中创造的效益紧密挂钩。

  “我们工人主要是解决生产管理重点疑难问题,推动科技进步,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协会的带头人代旭升向记者介绍。

  代旭升是胜利油田有名的创新能手,目前被聘为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仅他一个人就有80多项发明和创新,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

  一个人有这么多发明创造,有什么秘诀吗?

  “哪有什么秘诀?生产中出现什么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什么问题。解决问题是我应该做的,做不好就是不称职。”代旭升笑着说,“油田非常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们工人搞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

  现在是油田首席技能大师,这可不是终身制的,每4年竞聘一次。在油田,和我一样搞科技创新的产业工人太多了,我也有危机感,还要继续努力!”

  2008年,代旭升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到北京开会,正巧遇见了著名歌唱家、《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演唱者刘秉义。“我走过去,对他说我是胜利油田的,能不能照张合影。他一听我是石油工人,十分高兴,连连说好。”代旭升兴奋地说,“不管是当年创业时的苦干实干,还是现在讲究精细管理、追求科技创新,我们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献石油!”

  持续发展打造百年胜利

  天不怕地不怕,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滚滚流,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作为开发了近半个世纪的老油田,胜利油田将“发展”列为油田的首要主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油田低油价、保稳产的双重压力明显增大,国内外石油工程市场萎缩,工作量也明显下降,因而,科学高效地开发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推进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工作机制,想方设法提高原油采收率,就是我们危中寻机、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

  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新介绍说。

  在胜利油田,油井不仅可以直着打,还能斜着打、水平打。1989年投产的全国最大的陆地式丛式井组,采油平台————现河采油厂河50丛式井组就因为“打斜井”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一时。其特点就是能在相对狭小的一块范围内,将较大区域地下的原油采出来,特别适合用来开采城市地下的原油。井组地下的采油管道四通八达,最远能够采到平面距离2000多米以外的地下,就像一棵树生长在地面上,地下的树根却能延伸到更远的地方。可经过20年的开发,它却被“绕

  开障碍”、“油层保护”、“固井质量”等3个难题困扰,产量逐年下滑。

  针对河50丛式井组的发展特点,胜利油田改变了以往勘探、开发、工程3大系统条块管理、分开运行、独立考核的工作模式,摒弃各自为战,提倡早期介入、整体部署、协同作战,从而使各个环节高效衔接、互相促进,实现了部署、产能和工作量的多重优化,集多方智慧一举攻破河50的发展难题!

  来到河50丛式井组采油平台,只见整个平台坐落于城市里一个不大的院落中,几十台抽油机正紧张地工作着,一墙之隔就是一处漂亮的住宅小区。

  “为了解放出河50的产能,去年我们决定在原有的7个采油平台之间再增加7个平台,计划新投产34口井。”现河采油厂的工程技术员杨婕指着运转不停的抽油机向记者介绍,“目前河50有新老平台14个,油水井共70口。我们按照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的思路,各部门协同配合,采用了三维立体的防碰技术,重筑了注采井网,相当于将地下的如同树根一样分支分岔的采油管道,系统化地梳理了一遍。这不但能使新井有好的产能,老井也能受益,同时对地下油藏能量进行更精确的分析,将以前没有采集的油层也开发出来。今年6月,新井刚刚投产,产量就成倍增加!”

  要实现老油田的高效开发,还要在提高采收率上下功夫。采收率是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按照胜利油田现在的储采水平,若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找到了2亿吨优质储量的大油田!

  看似简单的采油还分若干个更为精细的层次:质量好的油藏,油井打下去,地下的压力就会让石油自己喷上来;采集一段时间后,地下压力变小,就需机械采油、注水驱动,将藏在地层中的石油“赶”出来;三次采油就是向地下注入聚合物,它可以将附着在沙石表面的石油像洗衣服上的油渍一样“洗”下来,采集后再分离出石油;此外,还要根据地下石油的不同特点和性状采用不同的采收方法。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树立“地下的资源都可以找到,找到的资源都可以动用”的理念,想方设法为祖国多采油。

  胜利油田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将油田的采收率普遍提高到32%,向提高采收率这个世界性难题进军。

  一方面是协同开发的开源之举,另一方面是滴油尽采的节流之措。科学高效地开发,使“年近半百”的胜利油田依然生机勃勃,也雄心勃勃。今年1至8月份,胜利油田生产原油1859.86万吨,超年度计划运行;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控制石油地质储量、预测石油地质储量均过1亿吨的任务,全年原油生产态势依然明晰,实现连续11个年头产量箭头向上的目标指日可待!

  “作为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第一责任就是为国家提供能源支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新如是说。

  “胜利油田要尽可能地科学开发,为国家再多服务几十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胜利油田资深首席高级专家顾心怿如是说。

  “我们就是要为国家多献石油,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胜利油田的石油工人如是说。

  图1:哪里有石油,石油工人就要到哪里战斗。图为在大山里工作的钻井队。

  赵吉平摄

  图2:胜利油田的海上钻井平台。孙光明摄

  图3:石油工人在风雪中紧张工作。薛 亮摄

  图4: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合唱团在红歌演唱大赛上。薛 亮摄

  图5为胜利油田开发初期,工人们人拉肩扛保生产的场景。孙光明供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