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到1961年,中国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并因此导致了全国物质匮乏。原先只在食物中实行的凭票制逐渐推广到了日用品。在那个年代想买的所谓“奢侈品”,不仅仅要有钱,还要有票。
文/卜微沛
被手表票“改变”的成份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上山下乡,大量的知识青年进入农村接受改造。小胡就是那批青年中的一个,他和大伙去了东北。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小胡发现那段困难时期对当地的农民冲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农民们有地种土豆,有地窖储藏,经常是一家农民养活了几家城里的亲戚。
按照常理,成份越差的人越需要改造,他们更有必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具体来说,这些人通常干的活更重。和小胡同行的有一个黑五类的后代,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在东北的那几年里,贫下中农安排给他的是很轻的活,他的生活在一些细节上也相对比较舒适。个中缘由一直都是一个谜,当年的小胡、今日的老胡和他的伙伴们始终想不通。
回城之后许多年,当初在东北的老伙计们一起聚餐。席间,这个成份最差的人在酒醉之后透露了当年的奥秘:“我到了那里就给生产大队的负责人送了一张上海牌手表的票,然后那几年就没怎么吃过苦了。”
收音机造就的电器修理员
时间进入了“文革”,全社会由物质匮乏转变成了只有八个样板戏的精神匮乏。那时候就那么几个广播电台,播报的内容也大同小异,所以收音机的调台功能几乎是多余的。
现年五十多岁的老顾经营着一家小型的电器修理铺。他常常对周围的人感叹,现在他的这些技能已经在落伍的边缘了,但是在当初,他可是追随奢侈品的脚步走上了这条路的。
1970年前后,老顾只有十几岁,还被大家叫做小顾。那时他第一次看到了落地式收音机,然后就被这个东西震撼了。小顾以前只是听说过这种东西,这次给了他直观的概念。这个和他人一样高的东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声机,另一部分是收音机,两部分都能发声音。
落地式收音机对于那时的人来说绝对是奢侈品。有些人家里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小顾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自从看到落地式收音机以后,他就被这个可以发出声音的大盒子所吸引。几年之后,通过学习,小顾为家里组装了第一台收音机,那是一台矿石收音机。老顾每次说到接通线路听到了带着杂音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总是眉飞色舞。
几年后,小顾在电器上面的造诣越来越高了。“文革”结束时,小顾的家里已经有了一台5英寸电视机,那是用示波管做的,整个电视机就是一个放倒的长方形的桶。在当时,这已经算是一个稀罕物了,小顾第一次赶上了奢侈品的脚步。
1959-1979
奢侈品不完全排行榜
三转一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转一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所谓“三转”是指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是收音机。但是如果要说奢侈品,首先不是这四样东西,而是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和收音机票。那时对奢侈品的概念不是豪华,而是要耐用。自行车是加重型的最好,这和现今山地车追求的轻便美观截然相反。
粮票: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任何食物似乎都成了奢侈品,它们所对应的票也就是奢侈品,如果谁不小心掉了粮票,那罪责可就大了,很可能全家都要跟着挨饿。
大前门、大白兔:
文革期间的中国经济坠入谷底,人们所能憧憬的,不过是他们看见过、听说过的那些“好东西“,比如一包上海产的“大前门”香烟,一瓶甜甜的可可牛奶,或几粒滋味浓浓的大白兔奶糖。在那个一切都要凭票的年代,搞到这些“零食”,有十足的高门槛。周恩来总理曾经把“大白兔”奶糖作为礼品送给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