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宁:传承金融中心建设事业 谱写上海新的历史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04:44  金融时报

  苏宁

  “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同志1991年在上海视察时提出的重要论述,翻开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页。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要战略举措,进一步奠定了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揭开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新的一页。

  从旧中国的远东金融中心,到改革开放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业走过的历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也蕴含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演进步伐。

  一、上海金融中心发展历史回顾

  在1992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之前,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一)曾经的远东金融中心,经历短暂辉煌

  这一时期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至30年代初期,上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贸易中心的地位和对外的开放,已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一度也是远东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一时期的上海金融业,呈现以下发展特点:一是国内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1936年,上海的外资银行有27家,超过东京、孟买和香港;国内金融首脑机关也集聚于上海,1936年,在上海的43家银行公会会员银行中,有35家总行在上海,占81%。二是社会货币资本高度集中,容纳来自全国各地的资金。1932年,上海汇入汇款为4.38亿元,占全国的59.3%。存款总额据估算占全国40%以上。上海证券交易所1934年债券成交量达47.7亿元,而同期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交量不到1亿元。三是金银、外汇交易活跃。上海黄金市场交易量超过日本东京和大阪两大市场。四是全国利率和多种金融资产行市也以上海为权威。

  这时的上海,已成为资金集散、吞吐的中心,各类金融市场交易发达,与各地的金融联系广泛,金融的辐射作用与枢纽地位十分显著。但是,旧中国的上海金融中心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伴随着殖民主义、官僚资本高度垄断和外国资本的掠夺而生,具有先天的不足和脆弱。随着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上海受租界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白银大量外流等各种因素的冲击,1935年起引发了大批钱庄和银行倒闭,经济金融处于危机状态。而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和政局变化则加速了上海金融中心的衰退,其后国民政府又无限制发行法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金融市场已经陷入了投机盛行的混乱局面,金融中心的梦想已渐行渐远。

  (二)高度集中体制下,金融中心地位不再

  这一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1948年12月1日的深夜,作为蒋介石南京政府管辖下的上海中央银行所在地,上海外滩15号楼见证了历史的巨变。即将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蒋介石政权,从这里将库存黄金运走殆尽。当上海解放后,军管会派军代表进驻中央银行实施接管时,原有巨额金银已所剩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外滩15号楼又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

  这一时期,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行了高度集中统一、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金融体制,造成市场资金横向往来和国内金融往来受阻。二是面对国外经济封锁,对外金融开放被阻断,在沪外资银行对外贸易的金融业务量大为减少。至1956年,上海只有汇丰、麦加利两家外资银行和东亚、华侨两家侨资银行仍在继续营业。三是各类金融机构受到“大跃进”的冲击,国内金融机构总部陆续迁往北京,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大为削弱。应该说,在1953年至1957年间,上海的金融运行也在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积极发挥作用,且效益较好,到“一五”计划期末,上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3.24亿元和28.26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01%和10.18%。“大跃进”中,由60家私营银行、钱庄组成的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建制撤销,“文化大革命”中,上海金融业发展受到新的严重干扰与破坏。

  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历史条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所限,全国的金融业实行的是一家银行统揽一切业务的“大一统”体制,这种体制对于国家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不适应经济和金融发展要求。但上海金融业凭借着深厚的历史积累和良好的基础,以及上海几代金融人的经验和阅历,在大风暴中谨慎、沉着应对,维护着上海金融事业的安全,在坎坷曲折中勉力前进,等待着历史机遇的再次到来。

  (三)改革开放重建金融体系,金融中心再现生机

  这一时期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2年中央正式提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中国的改革与对外开放,使蓄势已久的上海金融事业获得了新生,各项金融重建工作如火如荼,迅速展开。这一时期,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金融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大一统”的体制被打破,众多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1979年起,农、中、建、工四家专业银行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1986年后,股份制的交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爱建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相继成立;1988年,上海申银、上海万国、海通和上海财政四家证券公司成立。到1990年末,全市中资各类金融组织及其营业机构已恢复到1356个。二是各类金融市场纷纷恢复形成。1986年9月,上海建立首个证券柜台交易点,到1988年12月,上海先后有8家比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87年,全市统一的银行同业拆借有形市场形成;1988年6月,上海融资中心和外汇调剂中心相继成立;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至此,金融中心城市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三个基本主市场已初步建立。三是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金融业务逐步恢复。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上海新设外资银行不断增加。到1990年末,外资金融机构驻沪代表处达35家。

  经过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上海金融事业迅速恢复了生机。到1988年,上海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这个体系成为上海金融事业进一步腾飞的坚实基础,为上海重建金融中心创造了条件。而1991年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再提上海金融中心,则标志着上海金融事业进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全新发展时期。

  二、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程与辉煌成就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这是党和国家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从国家全局利益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由此开始,上海金融业正式步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全新历史时期。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总体战略的形成

  继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报告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之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积极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1994年4月,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重大改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1996年4月,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中心在上海建立并开始运作,标志着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在上海形成。1999年12月,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粮油交易所合并组建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正式运营。期间,在《上海市“十五”(2001-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上海市“十五”金融发展规划纲要》中都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较为明确的纲要和规划。

  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明确指示,“希望上海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6年,在参加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和希望。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适应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把金融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和指导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事业稳步推进。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5年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央行体制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也是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地位的有力举措。2006年11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发布,提出到“十一五”末上海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在此期间,中国银联、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继成立。2007年4月,花旗、汇丰、渣打和东亚4家银行成为首批法人转制的外资银行。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4月29日正式出台。《意见》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四个基本”框架:一是基本形成国际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二是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三是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四是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至此,上海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战略构想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新时期。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海已确立了以市场枢纽为主要特征的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地位,并正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根据伦敦金融城2009年3月公布的全球62个金融中心的最新排名,上海为第35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主要集聚地。在加快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上海的金融机构走在了全国前列。截至2008年底,上海共有各类金融机构899家,其中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达395家,占在沪金融机构总数的43.94%。在沪营业性外资银行已从1990年的4家上升至2008年末的164家,其中有17家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的法人总部落户上海,约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数的53%,并表资产8450.5亿元,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的84.8%。共有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占全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总资产的46%左右;共有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7家,占全国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总数的63.6%;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共有12家,占全国合资寿险公司总数的46.2%。共有基金管理公司30家,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7.1%;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9家,占全国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总数的57.6%,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全国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的58.2%。进入新世纪后,一批新型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涌现,如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业务营运中心(包括票据中心、资金交易中心、信用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等)、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也纷纷落户上海,进一步丰富了上海金融机构的种类。

  二、金融市场体系日趋健全,基本确立了国内金融市场中心的枢纽地位。上海是全国金融市场最为集中的地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市场均设在上海。上海是全国证券交易的中心,过去5年中,股票、债券发行额占全国直接融资总额的比重超过90%。上海期货交易所是我国交易最活跃的期货交易所,占全国期货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60%。2007年1月,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指标体系,上海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近年来,各类金融市场均保持健康发展势头:2008年,上海各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67.7万亿元,占全国同类市场成交额的75.95%。其中: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15.05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各品种交易累计成交27.18万亿元,股票市场交易额18.04万亿元,居全球第七位和亚洲第二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各品种累计成交28.87万亿元,期胶和期铜交易额分别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三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各品种累计成交8983.3亿元,现货黄金场内交易额位列全球第一位。

  三、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为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改革开放后,上海一直走在各项金融改革的前沿,积极先行先试,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有力地促进了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资金跨境流动和中外金融市场的接轨,带动了更多的金融业务和金融部门向上海集中。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5年10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的九条措施在浦东先试先行。2005年10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首期顺利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联合验收。2006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以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载体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后,又积极探索与特殊经济区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创新措施,为洋山保税港区等特殊经济区域提供配套政策和便利服务,并进一步推动了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措施和服务贸易试点。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启动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成为首批试点地区。2009年7月,上海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的首个城市。

  四、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在国内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中居领先地位。在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上海也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成为国内金融产品创新和交易的主要场所,金融产品体系不断健全。上海是全国最先开展银团贷款、票据贴现、个人外汇买卖、资产证券化、纸黄金、个人黄金买卖、货币市场基金等丰富多样创新业务的城市。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2002年离岸银行业务重新启动后首批获得离岸银行业务牌照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以后,致力于金融市场产品创新,配合人民银行总行适时推出了一系列人民币衍生品和外汇衍生品,包括短期融资券、商业银行次级债券、金融债券、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债券买断式回购、债券远期交易、债券预发行、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与外币掉期等,进一步确立了上海在国内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上的领先地位。

  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中心的辐射集聚能力显著提高。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明确后,上海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明显加快,支付体系建设、诚信体系建设、金融法制环境建设、金融安全稳定机制建设、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和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纷纷提速。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动下,目前在上海已形成了以现代化支付系统(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资金汇划系统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和卡基支付系统并存的主要支付清算系统架构,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铺设了一条高效、安全、便捷、统一的资金通道。目前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票据市场中心,至今已有包括工行、农行在内的4家总行票据中心和15家分行票据中心落户上海。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落户上海,对上海信用体系建设也形成有力支持。这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将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在沪开办业务,进一步优化上海金融生态环境,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集聚能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对全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中,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居第一位。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展望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这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新要求和新目标,不仅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的内涵和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也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长远目标着眼,未来还需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金融市场建设为核心,加强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建设,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是金融市场的竞争。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建设为核心,无论从近期还是中长期来看,都是国家利益所在。而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市场的持续发展。在市场发展初期,我们将重点放在市场制度建设,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融资性金融产品。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金融创新的重点应转移到产品创新。其中,基础性金融产品、债券产品、跨市场金融产品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应成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这四类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定价功能、投资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及流动性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品种丰富、功能齐全、交易活跃、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体系,促进金融基础产品市场与衍生品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外汇产品市场和本币产品市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具体来说,就是金融创新要更多依靠市场主体,从政府主导模式逐步转向市场主导模式;要更多发挥做市商制度的作用,逐步形成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互为补充的市场格局;要更多依靠衍生品,逐步从融资型工具扩展到避险型工具和定价型工具;要加快推动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衔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沟通三大行业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快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金融对外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需要。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个核心、两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外汇管理的创新是争取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点领域之一。不断推进的外汇管理改革已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近期,要持续深入研究开展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允许境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内金融市场发行证券,同时鼓励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包括境外融资,并购境外金融机构;要深化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的改革,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高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有实力的中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跨国经营和资本运作;要促进外汇产品创新,不断丰富外汇交易产品,支持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

  (三)进一步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集聚效应

  从国际经验看,安全、高效、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和境内外资金进入上海,将对上海金融市场的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未来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大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整合相关金融基础设施,提高上海金融市场的承载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高效运转的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改善市场登记、托管、交易以及支付清算等基础服务,推动上海成为资金交易清算的中心;要发挥商业银行票据中心在上海比较集中的优势,扩大票据业务规模,力争把上海建成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之地;要充分发挥上海在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和贸易融资方面的作用,使上海成为人民币跨境贸易支付清算和贸易融资的中心;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金融统一征信平台,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立足国内经济,依托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周边乃至全国的辐射效应

  与离岸型国际金融中心不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依托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并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以广阔的经济腹地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一方面,中国规模极大且迅速成长的经济体系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和坚实的基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周边乃至全国的集聚与辐射效应都已十分明显。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资金流动尤其频繁,其规模、流向已对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立足于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以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为“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提供战略指导、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要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支付清算体系方面的建设和创新,确保资金流转在长三角地区的高效畅通;要推动金融市场融合与创新,为“长三角”金融市场融合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要促进资金跨区流动,促进信贷资金、投资资金在“长三角”地区的合理流动;要鼓励区域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金融机构跨区经营风险预警和风险补偿机制等;要进一步加强外汇管理合作和创新,促进外汇资金在“长三角”地区的自由流动。

  回首上海金融中心数十年的发展史,从商贾云集、银行汇聚的远东金融中心,到一度褪色的“东方明珠”,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再度辉煌,虽然几经起伏,但金融中心的追求始终未变。新中国上海金融业走过的历程,汇聚着几代中国领导人关于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文化底蕴、国际声誉、经验和信心都已具备。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上海必将肩负起自己庄严的使命,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上,满怀信心,加快步伐,谱写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