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海一大步:人民币国债火爆香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 03:33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湖源 胡婧薇

  60周年国庆大典前夕,人民币国债首次顺利“出海”。

  9月28日上午,国家财政部在香港启动了60亿元人民币国债首发仪式,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于内地以外发行国债。

  记者多方获得的信息显示,当日开始的零售部分认购踊跃。“较之前国开行、东亚和汇丰所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此次人民币国债更受投资者欢迎。”中银香港一位人士向本报表示,最快29日会有部分认购数据出来。

  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唐英年当日表示,此次发行的60亿人民币国债,相对于国家发行的国债总额可谓沧海一粟。但此次发行可助人民币稳步有序地走出去,也可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人民币业务的突破性进展,可为境外人民币计价工具发展打下基础。

  28日,境内市场的国债价格上涨,国债总指数上升至227.8433,涨幅0.0826%。几位债券交易人士均表示,在香港发行的60亿元国债对28日内地国债市场基本没有影响。

  尽管在港发行的国债规模小,与境内债市不能形成联动,但富国基金经理杨贵宾认为,未来境内外市场必然会形成联动效应。

  零售申购热烈

  此次发行的60亿元人民币国债中,零售部分将不少于20亿元,不设上限;如果零售部分超大额认购,将考虑从机构部分回拨。

  零售部分认购期为9月28日至10月20日,机构部分认购期则为10月19至20日。认购单位按1万元人民币计算,认购结果将于10月22日公布。

  中银香港和交银香港,是此次发债的联席牵头安排行。

  28日下午5时,记者致电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的多家支行询问销售情况时,大部分支行都表示上门认购的投资者很多。

  截至晚上7时,交银香港业务部门还紧张地统计认购情况。该行一位人士未透露具体数额,不过他亦称首日的认购市场反应相当热烈。

  此次两家联席牵头安排行都简化了认购手续和扩展认购渠道,散户除可通过柜台认购外,还能以网上及电话方式认购。而此前几家银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时,散户和业界都认为认购程序过于繁杂。

  2007年至今,先后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债券。

  此次人民币国债将设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三种期限,年息分别为2.25%、2.7%和3.3%。其中2年期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5年期国债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3年期国债视认购情况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之间配售。

  目前,香港港币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为0.25%-0.3%,人民币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8%。显然人民币国债最低2.25%的年息,更具吸引力。另外,内地经济在金融危机下领先复苏,购买人民币国债,长期来看或将受惠于人民币升值。

  而相比境内国债价格,在港发行的国债收益率也较高。此前9 月23 日,财政部发行的268亿元5 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9%。而28日银行间市场的二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16%,三年期为2.311%,五年期为2.941%。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香港发行的国债收益率偏高是正常的,因为无法看到其发债的清晰远景,需要流动性溢价做补偿。

  离岸人民币中心根基筑牢

  财政部称,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业务,促进香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拓宽香港债券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国债是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根基。”鲁政委认为,任何一个货币的基本利率曲线都由国债形成的,有国债后,其他信用产品和利率衍生品可以以此定价。

  开展人民币业务较早的香港,由于没有形成人民币市场,存款利率取决于中国人民银行给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利率。清算行和参加银行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再加减几个点差报给客户。

  目前,香港的融资渠道70%是股票,只有30%是来自其他金融工具。对银行等机构客户而言,也迫切希望人民币负债多样化、扩大人民币资产。

  渣打银行中国研究主管王志浩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内地以外发行以本币计价的主权债,未来可以发行更大规模,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参与,“那么,银行就可以在提供存款业务后,也有能力给客户提供人民币结构性存款产品。”

  他表示,对香港而言,发展本地金融市场的核心就是发展人民币资产市场。香港可以成为一个离岸的人民币中心,国债是其中最基本的工具。

  此次发行的60亿元人民币国债,约占目前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余额的11%,一位金融人士理解此次发债为一次“热身”。此外,这批将人民币国债不被安排于证券交易所上市。对此,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表示,这主要考虑到首次发行始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