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钢新时期战略远景:世界级企业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17:08  新浪财经
武钢新时期战略远景:世界级企业集团
2005年8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武钢。(图片来源:武钢网站)

  2000年以后,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钢铁也不例外。以前用十年时间仍在几千万吨徘徊,2000年以后,几乎是以几千万吨,也就是10%到12%的速度增长,一下子从1998年以后一亿吨左右增加到现在的六、七亿吨。这个增长速度显示了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1958年搞大跃进,砸锅卖铁,也就几百万、上千万吨钢,现在不用谁强调,靠科技推动,很快就上去了,这给我印象也很深。

  企业文化:炼出来的都是一流钢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涵。武钢企业文化应该说还是比较完整的,也是在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认识、提高的过程。武钢的企业文化可以用16字概括:“以人为本,体系完备,特色鲜明,融入实践。”

  企业文化有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环境文化、职工理想文化等多种。武钢的产品质量文化是“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武钢的生命”,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精神和一种做法,这种精神就是保证炼出来的都是一流钢,成分、硬度等标准天天一样、般般一样。还有三个“不”,“不能让一吨不合格的原料进厂,不能让一吨不合格的半成品进入下游,不能让一吨不合格的产品流向社会。”把质量的文化变成具体的做法和一种精神。还有“两化”,“管理规范化”和“操作标准化”,不要搞五花八门。还有严格管理,像柳钢提出的“不为错误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

  武钢还有厂歌,原来只针对武钢,后来做了修改,去年重新谱曲,名字叫做《钢铁颂》,歌曲很悠扬,请阎维文来唱过一次,阎维文唱得振奋人心,后来一开职工大会,就唱厂歌。

  武钢的企业使命是争创新型的企业先锋,铸造钢铁强国的脊梁,当现代文明的创造者,做和谐社会的实践者。

  三大责任是最深体会

  国企和其他企业的根本区别,是在于它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甚至政治责任。武钢十几万职工,无论何种改革,不允许一个职工流到社会上或交给政府,既要改革,还要保证稳定。

  三条责任必须要认真履行,一点不能含糊。比如政治责任,作为一个国企,你要发展,不能让它亏损,作为一个国企,你上缴国家税收要到位,作为一个国企,国家产业政策必须要执行。第二个是经济效益,武钢的发展应该比一般的企业要快很多,从2004年800多万吨到现在三千多万吨,并且不仅是一个数量的发展,而且是质的提高。职工工资从2004年底二万多到现在五万多块,大大提高。第三,对社会的责任,没有把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负担推向社会,而是自己消化,同时对社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作一些投入,比如建立深加工基地,在地方投资一些经济发展的项目,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对地方发展也很重要。这三大责任,我认为是国企最重要的,这与外企、民企完全不同的,这是我这几年最深的体会。

  国企发展了,国家经济会更加雄厚,国力也会增强。回顾武钢发展历程,感觉到作为国企身负的责任重大,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任重道远,但是武钢的干部职工会一起面对国内外好的和不好的形势,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

  武钢是在发展,是挺着,撑着,因为你不发展,企业没有出路,不改革,更没有出路。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都是这样。所以武钢在内部深化改革,严格管理,对外不断地走发展之路,包括加大联合重组。

  在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上,武钢应该是走在前面的,还比较成功。鄂钢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划拨给武钢的,虽然后来武钢拿钱去改造,但是重组的成本低,划拨过来资产很完整,武钢来管理它,很成功。昆钢是武钢拿一部分资金参与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就够了,武钢不参与昆钢的副业,只参与钢铁那块,两家合作很好。对柳钢的联合重组是另外一种方式,武钢用350亿人民币,柳钢用90多亿资产,成立一家公司,武钢控股80%。武钢打进的资金柳钢不能动,这些资金用在临海的防城港项目,非常成功。这些都是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来投资,但不改革,不发展,是没有出路的。武钢自身不是不艰难,是很艰难,只是没有说。

  70年代引进了国外技术,武钢可能更早地体会到科技产生生产力的巨大效益,从那以后,武钢的领导决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把质量效果放在第一位,科技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海外寻矿

  我们在很多地方的矿石枯竭了,武钢每年几百万吨矿石,85%靠进口,海外投资几乎没有。

  最近几年武钢一直寻求矿石开发,近两年有重大突破,武钢收购了加拿大CLM铁矿石公司部分股权,现在股票已经赚了大概三、四个亿,双方会共同开发矿山。另外,在南澳有两个矿山,在巴西有一个矿山,正在进行相关工作。这几个矿山对武钢资源保障有重要作用,也会抵制国际矿石商的垄断。

  效益受行业产量影响

  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共有66个产钢国,从去年金融危机到现在,有65个国家都是减产的,减产幅度高的达到50%以上,低的达到20-30%。但中国不减反升,其中中小钢铁企业大幅度地上升,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产量是下降的。主要还是国家拉动内需的巨大作用,拉动内需里重要的基础建设,拉动螺纹钢(3659,-168.00,-4.39%)、长材的需求,板材方面,由于造船、家电上不去,所以需求上不来。

  照6、7月份的钢铁生产速度,中国钢铁产量今年将达到6亿吨,而全球钢产量是12亿多吨,中国的钢铁产量有些不正常,会把钢铁企业全部效益压下去,非常惨重。这件事的效果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经济的拉动,把其他行业带动了,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钢铁行业上,可能该淘汰的一部分中小钢铁企业还在继续生产,而该发展的优势板材,像武钢、宝钢的产品反而受到限制。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在不断地发展中,在经济危机复苏以后,来逐步调整。

  战略远景:世界级企业集团

  武钢的战略远景是建立钢铁名牌基地,跻身世界五百强行列,成为有较强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企业集团。

  明年武钢应该进世界五百强,去年收入是1200多个亿,没有把柳钢算进去,明年算进去后产能达到三千多万吨,到2015年以后,年产量可能达到五千万吨以上。

  除了钢铁以外,非钢产业要达到30%以上,这将是很大的改变,武钢将建成自主能力较强、竞争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铁矿石谈判:未来中国一个价

  最近15年,中国铁矿石谈判都不是很顺利。原因有两条:第一条,中国钢产量每年大幅度增长,产能过剩,造成矿石需求一年比一年多。现在一吨矿石生产不了一吨铁,要1.6吨矿石生产一吨铁,中国按5亿吨钢铁算,可能需要接近8亿多吨的铁矿石,而中国50%的铁矿石都要从国外买进,国内的矿石只能供应 50%的需求。得从国外购买4亿吨铁矿石,需求量太大。第二个原因,国际矿石商特别是三家大矿石商处于垄断地位,左右了价格。他们的价格决定了整个国际市场的矿石价格,所以不论中国、欧洲、日本,都和他们谈判,定一个价格。每次中国谈的时候,可能刚到低谷的价格马上上去了,别的矿石商一块把价格提上去了,一年比一年高,2005年、2006年、2007年,年年都涨,涨到去年六七月份相当于一吨矿石200美金,而它们的矿石成本即开采成本和到港成本,不到30美金,整个是暴利,但是中国有大量的需求。日本抵制了,韩国抵制了,欧洲抵制了,为什么我们不抵制它呢?因为他们谈判是一个口,一个声音。日本每年进口几千万吨矿石,谈判的效果很好。为什么?日本只有三个大钢铁厂,龙头老大是新日铁,对于不听话的同业,龙头老大会制裁它。韩国浦项制铁最大,米塔尔去了欧洲以后,成为老大,他们说的话能算话。中国则有上千家钢铁企业,中央企业只有两三家,其他都是各个省市的企业,还有民营企业,谁也指挥不了谁。国营的五矿、中钢,还有其他民营商,大量采购进来,再倒卖。而商务部也是投鼠忌器,担心世贸组织说你违反WTO的规则,搞统一限制。采购商搞代理制,代理收3%,应不能倒卖。国家也是碰到关键时期,很难集中几家来对口。现在国家要求提高职能度,加强联合重组,也是这么来的。

  说到今年的铁矿石谈判,我个人认为,今年谈判在政府支持下,目前这个结果应该是比较好的,更好的结果没有了。因为这个结果比日本人的价格要低,当时日本人的价格定了以后,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跟,因为当时中国的沿江和沿海囤积了七千万铁矿石,日本谈好的价格比那七千万吨铁矿石高出9美金,我们只要一接受,这七千万吨铁矿石冲到中国来,矿石商每吨要赚9美金,中国怎么可能接受呢?再加上中国每年有四亿吨铁矿石进口量,日本只有几千万吨,中国的话语权必须要自己说了算。这次谈判除了价格降低了以外,还有一个成果,将来中国会有一个中国地区价格,不是日本价,我不跟他的。因为中国的买卖最大,凡是卖给中国的矿石,必须一个价,不管是哪一个企业买,中国任何一个企业买你的矿石都是一个价,这是最大的成功。

  现在每家钢铁企业都是先跟矿石商定一个价,但协议上会约定最终以中国谈判的价为准来结算,不影响中国钢铁企业的矿石交易。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