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8日 03:04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郑新立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创造经济奇迹的60年。60年间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此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的总和。60年的大发展,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作为一个见证60年发展史、特别是亲身参与3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研究人员,内心深处充满着激动、兴奋、豪迈和自信。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60年的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我想从纵向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及经济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理出一个头绪。

  60年的经济发展史明显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探索发展道路、积蓄发展能量的时期;后30年则通过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增长的腾飞时期。

  前3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三年恢复到“一五”时期的8年,即正确起步和初战告捷的阶段。三年恢复时期实现了稳定物价、统一财政,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从1953年-1957年的五年,以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为重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一五”计划胜利完成,旗开得胜。

  第二个阶段是从大跃进开始到三年困难和经济调整时期,即从1958年-1965年的8年,经历了曲折又回到正确发展道路,走了一个马鞍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进入“十年动乱”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虽有发展,但最终陷于崩溃的边缘。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是对前28年的发展道路进行冷静思考和深刻总结的两年,为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的历程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后30年的发展历程也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这一阶段是消费品生产高速发展时期,即农业和轻纺工业大发展时期,在农产品供给连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

  第二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这一阶段发生了总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我们告别了长期困扰的商品匮乏,需求膨胀转变为需求不足,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也由抑制通胀转变为扩大内需。“九五”计划提出振兴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由发展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新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随着总供求关系大体趋于平衡,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出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局面,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直到2008年下半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才有所下降。由于中央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今年上半年经济已出现回升势头。

  奇迹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锲而不舍,不懈地探索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在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上,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们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及时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是取得前8年重大成果的关键。1956年党的八大进一步强调了要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但是以后逐渐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任务,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重视经济建设视为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严重干扰和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才拨正了航向,出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大发展。

  二是经济建设决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前30年经济建设上所犯的错误,“左”的指导思想是主体性错误。由于不切实际地提出过急过高的目标,实现不了则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1958年的大跃进,冲垮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改革开放后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都留有余地,既鼓舞人心,又科学合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提前超额实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目前我们正朝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三是经济发展一定要从改善人民生活出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前30年,我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绝对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形成重工业的内部循环,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滞后,造成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不得不以票证限量供应。改革之初,我们调整了这一战略,重视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举甩掉了短缺经济的帽子,农轻重之间、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协调了,经济发展才步入了良性循环。

  四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五”时期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到改革前,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强调要搞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十一五”规划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随着国家制定的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科研成果大批涌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

  五是促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地区之间的差距实质上也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通过五个统筹来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正在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最近六、七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排在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领跑者,充分证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正在得到落实。

  六是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近些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不仅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求大力增加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就要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除了公益性社会事业要增加财政投入外,其余的要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刺激其加快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后,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将为人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消费环境。

  七是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各级干部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加大治理力度,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出现好转。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再造秀美山川的理想定能实现。

  奇迹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60年经济奇迹的创造,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这就是改革“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从物质利益上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目前正在通过先富帮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此外,通过不断完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平衡机制,在保持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摆脱了经济大起大落的困扰,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轨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和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前30年应当说我们也是开放的,为了打破国际封锁,我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改革开放后,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类资源,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取天下之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为我所用。随着对外贸易、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将开辟新的空间,在互利双赢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都是处在世界第一位的,直到1840年,中国的GDP总量仍占世界的30%。此后的170年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比重经历了一个由下降到回升的曲线,去年回升到全球第三位。未来20年,中国理应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即使经济总量回归第一,人均GDP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要使人均GDP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所以,我们丝毫也不应有什么骄傲自满,而应当下决心长期奋斗,通过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使我们在人均GDP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作者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