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6日 02:09  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在日前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出的表态赢得了世界众多国家的称赞。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和谐发展,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冯之浚告诉记者:“如果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生态环境将难以承受,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提升,国家安全也将难以保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在反思危机暴露出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导致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严重损害,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低碳经济模式为基本内涵的发展模式成为了各国的首选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当前,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向低碳经济转型。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美国,基于为美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动力,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以来,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原布什政府相比发生了极为重大的转折。冯之浚称,美国与中国是全球前两大排放国。我国是在1998年签署并于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当时的美国却一直拒不承担减排义务,因而也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能源政策,中国减排的国际压力也随之大为增加。

  冯之浚指出,由于发达国家大多数是低碳和清洁能源技术大国,它们很可能会利用减排指标、气候变化税、碳市场、碳信用等来主导全球低碳经济革命和新能源市场,一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所谓高碳商品和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全球环境贸易标准,实现其低碳产业垄断全球市场的目的,最终从金融危机困境中实现所谓绿色经济复兴。

  在应对碳排放问题上,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压力,我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我国已经制定了“低碳经济”的基调。“巴厘岛路线图”之后,我国推行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2007年,我国政府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为第一个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而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我国面临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的重任。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的能源需求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同时我国众多的人口,给我国奠定了较高的碳排放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增长。冯之浚还指出,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况,必然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这些严峻的挑战,使得我们必须把推行低碳经济模式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加以思考。

  冯之浚称,在我国新增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投资计划中,共有58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调整结构、技术改造等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此外,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拉近了与国外的距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有着自身的潜在优势:一是减排空间比较大。我国目前的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二是减排成本比较低。从国际上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每吨减排成本超过30美元,我国的成本大体在15美元。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符合减排条件的项目多,规模经济效应非常明显,有利于开展国际碳排放交易,吸引国际资金进入减排项目。三是技术合作潜力比较大。

  冯之浚提出,我国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消费方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