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海油并购折戟美国国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 23:1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袁晓澜 北京报道

   18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把中海油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这是当时金额最大的跨国并购案。遗憾的是,与中海油的华丽登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几个月后的惨淡收场。

   尽管种种原因导致中海油最终未能如愿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但其仍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而载入了中国现代企业史册。

   在2005年年初,中海油就有收购优尼科的想法。由于董事会意见不一致,这一计划暂被搁浅。而在这一空隙,世界级石油巨商雪佛龙捷足先登。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袭击,在总裁傅成玉等高层的坚持下,2005年6月中海油表示参与优尼科的竞购,而且提出的方案比雪佛龙优厚得多。据悉,中海油不但是全现金要约,而且报价185亿美元比雪佛龙高出15亿美元,此外,中海油还将承担优尼科所有的债务,约16亿美元,并承诺不会裁员,而且对优尼科的多项关于员工福利的条件一一满足。这是在这场大并购战役中中海油跨出的第一步。

   对于市值只有225亿美元的中海油来说,这个方案已经倾尽全力。傅成玉在接受采访时调侃道:“这件事之后,我或者成为英雄,或者成为烈士。”这充分显示了傅成玉倾注的心血和下定的决心。

   然而,雪佛龙这家百年老店已经经历了数次并购,而中海油20多年的历史,与这一巨头企业比起来,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尽管如此,中海油的半路闯入,还是加大了雪佛龙收购的难度,也引起了其强烈的不满。

   而刚巧中海油国资委控股70%的国企身份,让美国担心会对其造成能源安全上的危险。雪佛龙于是利用这一点,大打“政治牌”,利用其在美国国会的力量,将舆论导向引向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会对美国能源安全造成威胁。而实际上,优尼科产量不及美国消费量的1%,造成的影响微不足道。

   因此,当中海油宣布竞购优尼科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遭到了来自美国国会的打击。

   为了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中海油的认识误区,中海油聘请了三家投资银行、三家律师事务所、两家媒体战略集团和一家与华盛顿政府关系深厚的得克萨斯州游说机构,傅成玉甚至亲自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分析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并接受《华盛顿邮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采访,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关活动,但仍难扭转败局。

   2005年6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333票反对、92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否决了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计划。然而打击还远远没有结束。

   2005年7月18日,雪佛龙再次出招,请美国前国会官员马洛尼加入游说团,大肆渲染如果中海油欲收购优尼科,必须要其符合监管机构及安保方面的要求。

   随后的26日,美国国会特别小组决议,压后141天才能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作出审议。至此,这场竞购大赛中海油胜出基本无望了。思考再三,中海油在8月2日宣布退出竞购。

   中海油虽然失败了,但给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垫上了一块试水石。傅成玉在收购失败后委屈地说,任何大型企业都有本国政府的支持,但是当企业背后是中美两国的时候,情况将会复杂许多。

   西方对中国企业收购敌视的偏见在短时间内很难消除,但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中国逐步崛起已使部分西方国家忧心忡忡,而中国有实力的企业的大型跨国并购,则更加剧了这种担心。

   兰格钢铁分析师王国清表示:“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到中铝注资力拓,都因涉及金额巨大而广受关注,大型企业也比小型企业更具吸引力。但中国在海外并购才刚刚起步,经验还欠缺。收购小的企业,或许能为日后的大收购积累经验,而且小项目在审批上不会引起过多争议也将更容易通过。”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的失败,也深刻地警告了中国准备进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应该对政治风险进行考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