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主导下的“产能过剩”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 21:46  中国产经新闻

  “如果各地大上液晶面板项目持续下去,不排除3年后产能过剩的可能。”

  本报记者 杨娜 曲娅坤报道

  在一片“大干快上”喧嚣声中的国内液晶面板业,并非不存在隐忧。

  “如果各地大上液晶面板项目的现象持续下去,不排除3年后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知名家电资深专家刘步尘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产能过剩隐忧

  液晶面板业的巨头们首先感受到了产能过剩的压力。

  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供应商台湾友达光电全球执行副总裁彭双浪近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大陆在同一时间宣告上线这么多条新生产线,未来产能一定会出现过剩,也必将给面板企业带来压力。

  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厂商台湾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也公开表示,大陆液晶面板市场未来将超越欧美市场形成巨大的单一市场,但也没有大到可以建太多第8代线工厂。以目前大陆电视面板年需求量来评估,大陆市场顶多容纳两座第8代厂。

  如果说,上述表态尚有“酸葡萄”狐狸的心态,那么,实际数字则显示出这样的隐忧并非空穴来风。

  从面板供应方来看,一方面大陆新增的第8代面板生产线将带来巨大产能,比如京东方的第8代线计划月投产量为9万张玻璃基板,夏普与南京市合作拟建的第8代线月投产量也为9万张玻璃基板;同时大陆业已在建的一些第6代线和第7.5代线未来一两年内也将建成投产,比如京东方合肥第6代线项目设计月产能为9万片。另一方面,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厂商还将向大陆供应大量面板。

  这些因素使得面板厂商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2到3年后大陆液晶面板市场将供过于求的潜在可能也并非不存在。

  针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DisplaySearch研究总监张兵认为,政府应该在液晶面板产业布局上进行引导和规划,同时大陆面板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要努力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另外,随着世界上其他液晶面板厂商大尺寸面板供应量的增加,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价格将被压低,两年之后中国大陆建立的高世代线量产之时可能还会遇到全球面板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的风险。

  不仅如此,即使我们在第8代线上有所涉足,但夏普、三星等企业又把重点放在第10代及其以上更高世代线上,这也可能造成中国大陆在液晶面板升级换代上又慢了半拍。

  加之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PDP(等离子显示)、EL(电致发光显示)等其他新型显示技术也在发展,两三年后这些显示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可能也会对液晶显示技术形成新的挑战。

  这一切都为液晶面板业的急速扩张生产线绷紧了弓弦。

  “政府主导”的隐忧

  同时,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的液晶面板“政府主导”型投资方式也令一些专家担忧。

  国内一家彩电企业液晶模组业务的负责人坦言,“八代线”投资巨大,除了京东方和龙腾光电外,其他企业都比较谨慎。但是,地方政府都很热衷,因为可以带动当地的GDP和就业。

  京东方中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条第8代线,面板加上模组,一年可以带来200亿元的产值;上游材料一般占面板成本的65%,又可以有130亿元;下游液晶电视整机的销售价格一般比面板和模组高40%~50%,又有约300亿元。所以,整条产业链加起来,1条第8代线1年可以产生700亿~800亿元的产值。

  “我们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有关负责人坦言,广东引进跨国液晶巨头投资第8代线,旨在巩固彩电大省地位。

  2010年,广东液晶电视机总产量可达3000万台,从量上基本可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的需求。上广电NEC第5代的教训犹在眼前。上述京东方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将来国内的第8代线要么把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同行挤掉,要么面临生存问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