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源60年,从“一穷二白”到“百花齐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 21:4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昏暗的煤油灯、背着煤气包的汽车、衰败的矿井……这是60年前的灰暗记忆;遍布街道的霓虹灯、数以千万计的私家汽车、南来北往的飞机……这是60年后的写实。

  六十一甲子,春华变秋实。回首这60年,中国能源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系列的数据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能源大国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的非凡成就。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煤炭产量达到27.9亿吨,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全国原油产量1.9亿吨,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5位……

  数字背后,展现的是我国能源产业60年来于曲折艰难之中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目前我国已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基本完善的能源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

  已经退休的67岁财政部老干部刘国仁司长至今仍没有忘记新中国成立初期家里那盏昏暗的“煤油灯”。刘国仁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那时候就是用桐油灯、植物油灯。在农村煤油灯都用得比较少,在城里煤油灯很普及。当时,中国石油严重匮乏,煤油都是进口的,所以又被称为‘洋油’。用的时候都要省着点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业的基础很薄弱,1949年的石油产量不超过7万吨。此外,农村地区基本无电。只有在大城市有电力供应,不过照明时间常常受限,且照明灯功率非常小。194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足1千瓦小时。

  “当时能源消费水平的确非常低。50年代,我已经10多岁了,家里好像也没有太多的能源消费。当时根本没有电冰箱、空调、洗衣机这些器具,只有一个照明灯,而且照明也并不是很充裕。那时候要学习,还经常担心晚上灯光太暗或者停电。”刘国仁谈道。

  “改革开放以前,大多数城镇居民还是用蜂窝煤做饭和取暖,什么都离不开煤,与现在根本不能比。”谈起60年百姓日常能源使用的变化,刘国仁感受颇多。

  煤炭不仅作为我国的工业“粮食”,在早期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时代,煤炭在城镇居民生活中也一直处于“当家”的地位。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居民生活用商品能源中,煤炭所占比重在90%以上。而我国煤炭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也经历了巨变。

  谈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煤炭工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煤炭工人的马云龙老人至今记忆犹新,感慨颇深。78岁的他告诉记者:“那个时候采煤都是靠打眼放炮,工人待在井下没日没夜地用大锨挖煤。但产量不过每天几吨煤。”

  “现在从采煤、运输到选煤、洗煤,整个过程都是在井下完成,工人只需要操作各种设备就行了。”与马云龙老人不同,新时代的煤炭工人马星波告诉记者。

  两者大相径庭主要得益于我国煤炭产业技术的进步。到70年代,我国煤炭工业技术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初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从80年代初开始,又陆续引进发达国家的采煤选煤设备。到“九五”和“十五”期间,开采技术与装备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主要设备的国产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延伸产业也发展迅速,煤化工和煤电铝技术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开始向发达国家转让技术和出口设备。

  在规模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已经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品种,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左右,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电力行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据刘国仁回忆,照明变得好起来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农村,跟煤炭工业80年代的飞速发展恰好是同一个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农网改造、“光明工程”等项目,大大改善了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用电条件。1998年以来,国家已累计安排4000多亿元用于农村电力建设。2008年农村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300千瓦小时,无电户减少到200万左右。

  “在我的印象中,80年代和90年代用电还是比较少的。90年代末,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电冰箱和空调的增多,耗电量开始增加。”刘国仁告诉记者。

  与上述数据相对的是,2008年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电装机达到7.93亿千瓦小时,年发电量34669亿千瓦小时,分别为1949年的458.1倍和806.3倍,是1978年的13.9倍和13.5倍。电力装机规模从199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也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从1949年底的5.09万辆增长到2008年底的5099.6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3501.39万辆。家庭石油的消费由原来“洋油灯”用的煤油转向炊事用的LPG和私家车辆用的汽油以及柴油。

  如此大的巨变与我国石油供给有着紧密联系。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恢复和发展时期,我国石油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60~1978年)。1963年,大庆油田建成,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成为石油工业的一个里程碑。1989年石油会战的展开,使得西部成为中国石油的重要基地。到了2000年和2001年,我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纷纷上市,成功进入海外资本市场。2006年石油年产量已稳步增加到1.84亿吨。天然气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2000年天然气年产量265亿立方米,2006年已快速增长到586亿立方米。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在质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传统的柴火和煤炭为主体的能源,逐步转变到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炭、沼气等多种能源并存,优质能源在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不仅仅是能源结构在变化,而且老百姓能源消费意识也在渐渐改变。现在节能灯也越来越普及了,尤其是奥运会以后。传统能源依旧匮乏的事实,都必须更多地考虑节能的问题。”刘国仁告诉记者。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