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寻文化产业“吉林现象”崛起的支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 09:29  经济日报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内陆,发展文化产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不明显,但这里的文化景致却别有一番风光,影视、歌舞、动漫、印刷、文化娱乐、艺术培训等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在全国颇有影响,被称为文化产业中的“吉林现象”。有人说,吉林省不仅产玉米、产汽车,产创意、产文化的势头也不可小视。

  那么,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为何能取得突破?充沛的动力和活力来自何处?吉林省的探索对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哪些启示和借鉴?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调研,探寻文化产业“吉林现象”崛起背后的一个个支点。这些支点,既是吉林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深层次基础,也是全国各地在培育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过程中普遍需要打造的坚实平台。

  支点之一

  环 境

  文化产业虽然潜力无限、活力无穷,但还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特别需要扶持和爱护。对文化产业的最大扶持,就是营造环境,而规划、政策、法规、人文等种种产业环境因素,正是文化产业茁壮成长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

  在调研中,吉林省各级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干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闫海春,吉林市文化局副局长,言谈间对文化产业充满激情,“过去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反过来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为什么文化唱戏呢?它有得唱啊!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郝圣亮,吉林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紧张的调研行程间,记者利用晚餐时间采访他,结果他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几乎没动筷子,心思都专注在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上。

  赵建华,长春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一个上午的座谈会,他召集了近20家文化创意企业,每家都突破了只谈10分钟的“时限”,会议时间一再被延长。他有些歉意却又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解释说,“这两年长春市文化创意企业‘冒’得特别多、特别快,都很活跃。”

  隋芒,长春市朝阳区宣传部副部长兼区创意产业办公室主任,尽管腿脚不太方便,却坚持带着记者去废弃多年的长春印染厂厂房参观。走过丛生的杂草,来到尘土堆积的车间,看着高大玻璃窗上洒下来的斑驳光影,他兴奋地说,“这些经过几十年沧桑的老装备、老建筑很有价值,我们打算将它改造成艺术和工业设计中心,到那时,这里将是长春的‘798’!”

  ……

  这些干部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豪爽,有的谦和,但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往情深”,非常投入,干劲十足,而且充满信心。吉林省广电局局长冯晨说,“近些年来,做文化产业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中央不断出台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党委政府真抓实干,大伙儿自然心气顺、劲头高!”

  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了营造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大环境上。

  ————营造浓厚的思想氛围。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少红告诉记者,他们首先从解决观念问题入手,强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从2004年开始,吉林市宣传文化系统每年都利用一周的时间坚持开展“解放思想发展文化产业”大讨论,每个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提出要发展的重点产业项目,然后全系统对其逐一“会诊”,进行项目论证,分解任务。“大讨论使我们的干部达成了‘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要效益’的共识,更新了观念,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纲要、规划的引导下,全省各部门、各地区也不断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多次指出,长春市要像抓玉米、抓汽车一样,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长春市今年5月制定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和《政策》,并出台了《长春市2009—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重点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

  ————打造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构建投融资平台。从2007年起,吉林省每年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明年将增至3000万元,加上新设立的2000万元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总体上将达到5000万元的规模。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对记者说,“这个数目从吉林来看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更重要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已经形成了共识,容易调动一切力量把文化产业真正做起来。”

  支点之二

  人 才

  任何产业都需要人才,文化产业尤其需要人才。人才,是文化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和最优质的资产。从一个文化企业的壮大,到整个产业的振兴,都离不开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形成,离不开行之有效的人才集聚机制。

  周国瑞与蓝景龙并称“周蓝”,在吉林省文化界是两个颇有名气的人物,在他们手中,吉林市歌舞团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市级团成长为全国歌舞演艺界响当当的“铁军”。

  13年前,周国瑞刚到吉林市歌舞团时面对的情景是:团里欠债80多万元,职工几个月不开工资,业务骨干纷纷外流,能上台表演舞蹈的只有10来个人,歌舞团已处于生死边缘。

  周国瑞决意带领吉林市歌舞团到市场上找饭吃,蓝景龙是“商演”跑外的高手,在他们手中,歌舞团实现脱胎换骨的质变。

  抓管理,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参加大型演出,演员们从不耍大牌、要条件;抓质量,大到一台晚会的总策划,小到一个节目的创编,都严格把关,每个细节反复琢磨,直到磨出精品。

  羽化成蝶,13年后,吉林市歌舞团早已叫响全国,成为吉林一张“流动的名片”。这张名片流光溢彩:连续1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去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残奥会的闭幕式;现正赶排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节目。

  “演员技艺精,好管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强,这就是我们团的口碑,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大型演出和大导演都点名要我们团去演,每年的演出项目接不完。”吉林市歌舞团副团长王鹏远告诉记者。

  在吉林省,有一批像周国瑞这样的领军人才,是他们的努力,赋予吉林文化产业充盈的生命力。像赵国光、刘丽娟之于长影,毕述林、李建平之于吉林电视剧,周殿富之于吉林出版集团,郑立国之于吉林动画学院,包天仁之于《英语辅导报》等,一位位脱颖而出的领军人才,使一个个文化企业走上了新生、壮大之路。

  正如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所说,文化发展,关键在人。一个名家就是一个品牌,一位大师就是一座丰碑,一个文化人才就可能带活一个曲目、一个团体、一个产业。要把人才作为推进文化发展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潜在优势的战略资源来看待,要加快人才的优先发展和人力资本的优先积累。

  吉林省能在产业基础几乎空白的情况下,平地而起一个令业内瞩目的动漫产业集群,也是由于优先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吉林动画学院在校学生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动漫人才输出基地。“我们实现办学和市场零距离对接,学生们一毕业,就是社会可用之材。”院长郑立国说。

  与动画学院相隔不远,坐落着吉林省知合动画产业集团所办的动画职业学校,该学校每年为众多动漫企业培养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

  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吉林动漫产业就拥有了令人憧憬的发展未来。

  今年刚组建的吉林动漫集团,旗下11家企业总资产近4亿元,具有超过3万分钟的年加工生产能力。5月份的长春国际动漫艺术节上,吉林省的动漫企业与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签约10多个项目,达成意向性投资总额近4亿元。

  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告诉记者,任何产业都需要人才,文化产业尤其需要人才。吉林省深知人才对文化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人才集聚机制。

  长春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建华将人才集聚机制形象地总结为,“培养一批人、留住一批人、回来一批人、引进一批人”。

  “培养一批人”,顾名思义是要依靠吉林的高等院校和民间培训机构培养专业人才。

  “留住一批人”,是依靠环境,依靠政策,依靠服务,让吉林培养的人才留在吉林。5年前,动画学院毕业的学生没有一个留在长春,纷纷“东南飞”;现在情况已大不一样,留下来工作创业成为许多学生的首选。

  秦红波则是“回来一批人”的典型代表。他原是长影的资深美工师,前几年离开长春到京沪等地发展,如今又重回长春,创办了“红波美术学校”,投身于吉林文化产业的发展热潮。

  人才兴产业,产业育人才。在吉林省,文化产业和文化人才之间正形成良性互动。

  支点之三

  创 新

  创新,就像一颗颗种子,深埋在肥沃的土壤里,一旦环境适宜,就会绽放出朵朵美丽的花;创新,就像种类繁多的酶,只要条件成熟,就会催化文化企业迸发巨大能量。扎根市场,把创新与创意、创业结合起来,是吉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探索、一大特色。

  “紫玉木兰的绣花鞋”,透着女性的纤巧、秀美,却走出了一条坚实而宽广的发展之路。

  在近10年的发展中,长春市紫玉木兰工艺有限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小小绣花鞋做成了一个大产业,使这一传统工艺品在创新中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生命力。产品远销到亚洲、欧洲、北美洲的10多个国家,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紫玉木兰”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对面料、款式、花色等进行丰富,并开发出休闲鞋、新娘鞋、礼品鞋等各类工艺鞋,力求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千年古韵”系列产品,把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牡丹、蝴蝶等中国传统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产业重在创意,创意之要在于创新,要做好文化企业,必须一开始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公司总经理郭丽深有感触地说。

  前不久,一个好消息传来:吉林市电视台拍摄的《静静的白桦林》获得了第27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其实,制片人李建平和他的电视剧制作中心早已拿下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大奖”。2001年,《刘老根》获得第9届“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种啥得啥》获第25届“飞天奖”的长篇电视剧二等奖;2006年,《插树岭》获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和第26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

  吉林电视剧屡获大奖,分析个中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创新。

  2000年,吉林市电视台成立电视剧制作中心,与电视台管办分离,实行完全独立的企业化运作。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制片人制:拍电视剧,台里不再投一分钱,全由制片人自负盈亏。拍片期间,停发制片人工资奖金,制片人还要交上风险抵押金。

  当时,李建平是台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既是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也是制片人。他说,“这项政策适用于全台的人,谁有胆量谁就来当制片人。”

  吉林市电视台以市场说话的姿态,“逼”得李建平施展出自己全身的力量。拍摄《非常代价》时,他缴纳了30万元风险抵押金,把自家的房产证也押上了。

  说起曾经的“冒险”,已经荣获“全国十佳制片人”美誉的李建平由衷地感到自豪。

  立足市场推动创新,使文化企业迸发出巨大能量。母子公司体制,就是吉林出版集团在资源整合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

  在吉林出版集团,母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母公司和21家子公司一样直接从事图书出版,母子公司共同参与出版业竞争。母公司拥有对子公司的资产管理监督权、人事聘用权和资本收益权。

  《小学时代》原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旗下的一本杂志。尽管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是吉林出版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但为获得《小学时代》杂志的主办权和经营权,经过几轮谈判,母公司出资70万元,才和子公司达成了这笔交易。

  不用行政命令,而是依靠市场运作来整合资源,母子公司区分市场、协作竞争,共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市场检验了吉林出版集团体制创新的成果。去年经审计合并报表统计,集团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新高,实现利润1.3亿元,净资产9.3亿元,是2003年成立之初的1.7倍。

  和吉林出版集团一样,吉林省知合动画产业集团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准确定位和把握,创新发展思路,才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国内大多数动漫企业的发展途径不同,知合动画将目光转向国外,重点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没有满足于搞简单加工“赚点小钱”,也没有脱离市场现实只搞原创,而是走了一条“取中”的路子,一边求生存,一边要发展。集团总经理王立光介绍说,国际动漫市场的价格比国内高出不少,因此,公司与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动漫企业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合作,承接了大量涵盖创意环节的高端加工业务,成功打入了国际上二维动画、三维动画、FLASH动画、FLASH游戏和手机动漫的加工与发行市场,并建立了自主的海外业务渠道。

  在公司资产、利润实现快速积累的同时,知合动画又利用自己熟悉国际市场需求的优势,整合吉林省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逐步开发国际化、时尚化的原创动漫产品。“中国的文化企业要有新思路、新眼光,勇闯市场,扎根市场,分析市场,善于发现国际市场的‘蓝海’,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王立光说。

  在吉林,除了一批领军企业闪耀着光彩之外,更有数量众多的中小文化企业表现活跃,引人注目。这正是吉林省鼓励、扶持文化创业,把创新与创意、创业结合起来的成果。

  如今盛放的“紫玉木兰”,是2000年大学毕业生郭丽带着10多个招来的农村妇女办起来的。第一批做出来的鞋卖不出去,她没有气馁,而是努力创新做鞋工艺,增加绣花鞋的文化内涵。订单一批批加大,工厂一点点壮大,渐渐地,她的鞋“走进”了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如今,她的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吸纳了1300多名农村妇女灵活就业,她也因此被评为吉林省第三届“创业先锋”。

  在长春市,记者还看到了一家安置大量残疾人就业的文化企业————吉林省宇平工艺公司。创办人冯宇平原是一个传统工艺品设计爱好者,1997年开始创业生涯。他作为首席设计师,研发了中国娃娃系列产品,并像芭比娃娃一样使其形成规模化生产,卖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003年,公司根据劳动特点专门成立了残疾员工分厂,成为吉林省首家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

  长春市朝阳区委宣传部长丛中梅告诉记者,最近区里与北京的专业孵化器公司合作,建立了“金谷鸿业创意科技孵化有限公司”。这是吉林省第一家创意产业孵化企业,专门为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比较全面的创业指导服务。区政府将通过提供房屋资金补贴、减免收费等措施,为有志于文化创业的人才提供一个孵化长大的“窝”。

  大公司承担重大使命和责任,小企业也能创造不小的价值。就像长白山间上百年的参天大树与绿油油的小草共荣,在大公司与小企业的和谐共生中,吉林文化产业加快了崛起的步伐。

  支点之四

  园 区

  “小、散、乱”是不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无可回避的问题,因此,集聚发展,打造专业文化产业园已成为各地的共识。吉林省在文化产业园建设中,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内在动力,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集聚区和“隆起带”,走出了一条形式灵活、特色鲜明的路子。

  当前,文化产业园建设呈现出红红火火的势头。全国不少地方采取了“政府建设,企业入驻”的模式,而吉林省在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中,则以企业为主体,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路子。

  长春净月开发区奠基的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就是这样一个例证。该园区由知合动画产业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包括动漫游戏的生产中心、教学中心、衍生品中心、发行中心和体验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动画片5万分钟、5000款手机网络游戏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将达2亿元,提供3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说起投资园区的初衷,集团总经理王立光说,“以企业依托建立产业园,既给园区提供了市场、渠道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原创能力的动漫人才搭建了实践平台。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同一产业链上企业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力不强,应该集聚在一起共同成长。”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吉林省许多发展势头好的文化企业,都在雄心勃勃地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冯宇平的打算是建设中国首个工艺品产业园,包括一个研发中心和两个基地(生产基地、培训基地),建成后将解决3000名下岗人员及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该项目现已正式立项,并获上级政府批准。公司计划用2至4年时间,整合全省工艺品生产,打造一个完整的工艺品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把园区打造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工艺品研发制造基地。

  那么,在产业园建设中,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做什么呢?答案是顺势而为,加强引导,支持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区和“隆起带”。

  “政府引导而不主导,就是要最大限度保持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敏感度。”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姜凤国说。

  今年5月18日成立的吉林动漫集团就是这一思路的产物。它由吉林省文化厅投入17%的引导资金,11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建成,是国内首家拥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大型动漫集团。

  目前,吉林动漫集团的企业已经牵头建立了两家动漫产业园:一是知合国际动漫产业园,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做高端加工,一是吉林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园,主要面向国内原创动漫市场。

  政府引导作用的发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促进园区实现集约化发展。长春市朝阳经济开发区创意产业园就在资源集约利用上做出了特色。这个产业园采取就地发展的办法,在已有的朝阳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划出一块文化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作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区。这样做可省去拆迁与重新建设的费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吸引文化企业向这里集聚。

  那么,采用这一方式,园区未来发展空间会不会受限?对此,长春市朝阳区创意产业办公室主任隋芒认为,可以通过“挖潜、调整”来解决问题。挖潜,使现有闲置的空间得到进一步利用;调整,通过“腾笼换鸟”,实现文化产业集聚,促进开发区产业内容的丰富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吉林省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和产业园区的同时,还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隆起带”,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通化市委书记张安顺高兴地对记者说,省委、省政府决定结合“长、吉、图开放先导区”战略,建设长春、吉林、延边、图们文化产业带,发挥文化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这为通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通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很大,将主动融入“长、吉、图”文化产业带建设,把文化产业发展为全市10大重点产业之一。

  通过这次采访,记者相信,吉林这片秀美的土地,将因为文化产业的勃兴而更有生机、更富魅力!

  图一 舞蹈《鼓舞飞扬》。

  图二 吉林市歌舞团演出现场。

  图三 吉林省的“打造欢乐庄稼院 先进文化百村行”活动广受农民欢迎。

  图四 深受群众喜爱的“东北二人转”表演。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