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建国六十周年经济报道 > 正文
在中国传统纪元中,60年为一个甲子;在历史的的长河中,60年只是一瞬。
对于北京农垦来说,60年是难以忘怀的岁月,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1949年5月30日,京西骡马古道上,老红军樊士成率领着他的队伍,五辆马车驮来了一个副食基地,这是后来的巨山农场。新中国的农垦建设,北京郊区的农垦建设,从这里起步。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代伟人毛泽东这句话,就像是在说北京农垦事业初创。
16个国有农场奋斗兴业,相继建立,支撑起北京农垦大格局。
汗沃大地,百业待兴。京郊国有农场“铁肩担道义”,成为北京市的菜篮子、果筐子、奶瓶子、米袋子,在保证市场供应时期,发挥出国有企业的脊梁作用。
在保障北京市场供应的同时,北京农垦迅速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之中,北京农垦不断创新,独领风骚。
北京市第一家利用外资兴建的涉外公寓,北京市第一家华侨投资的园林式国际公寓,北京市最早建成的高尔夫练习场,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厅……都深深落下北京农垦的印记。
这是一个窗口,展示着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这是一条纽带,维系着中外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北京农垦最初叫平郊农垦管理局,很快更名为京郊农场管理局,后又改名为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北京市长城农工商联合企业、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如今成为了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从平郊农垦管理局到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从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到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从保证首都供给到走向市场,北京农垦在60年中完成了美丽的嬗变。
共和国多了一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北京市民的生活多了一份福祉。
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大型现代都市型农业企业集团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成为了首都经济的标志。
60个“365里路”,每一寸都铭刻着一代农垦人的奋斗与辉煌。
铁肩担义:
这个日子被历史铭记:1949年9月6日成立平郊农垦管理局,很快改名为京郊农场管理局。从这一天起,北京农垦在百废待兴中艰难创业。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7年下方的机关干部和城市知识青年、回乡知识青年来到曾有“无定河”之称的永定河畔,在卵石滩上,扣石垦壤,开出荒地,长阳农场、卢沟桥农场诞生了。
通州是北京“九河下梢”,低洼易老,盐碱地一望无际,“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1961年,通州三垡村在盐碱地上开荒,以此为中心,建立永乐店农场。从1965年到1978年,永乐店农场先后四次大规模改水治碱。
16个国有农场先后建成,北京农垦有了大模样。
北京农垦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一起成长,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分忧,不计代价地保证供给,“铁肩担义”。
奶瓶子是北京农垦首抓大事。
到1956年,北京连同瘸牛、瞎牛在内,仅有6023头奶牛。
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外国贷款、农场积累被困在一起用。
最好的奶牛从国外引了进来,现代化的养牛场建立进来、高水准的乳品加工厂投入使用。
到1978年,北京农垦拥有奶牛总存栏16536头,年产优质鲜奶制品5540万公斤。
北京农垦还是京城的果筐子、菜篮子。
1949年,全市仅有600亩果园,年总产量7万公斤。
1978年,北京农垦系统果树面积4.8万亩,总产量2813.9万公斤。
在大白菜是当家菜的岁月里,北京市场上供应的两棵白菜,有一棵是北京农垦生产的。北京农垦在提供七八十种蔬菜的同时,还提供了占北京市场三分之一的猪肉和填鸭、五分之一的鲜鱼、六分之一的鸡蛋。
在计划经济时期,北京农垦铁肩担义,帮助北京市民走出生活必须品匮乏,为保障首都副食品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开放兴业:
北京农垦60年,半是艰苦奋斗,半是改革创新。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
只要有一点雨露,种子就会萌芽。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北京农垦抓住了机遇,把政策用足,迅速发展起来,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农工商”。
农业最先沐浴改革的春风。
优质品种奶牛空运北京,现代化的养鸡场搬到北京,美味又美观的蔬菜瓜果落户北京,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北京……“农工商”在京郊处处开风气之先。
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农工商”这片沃土中舒青、萌芽、长叶、开花。“无工不富”,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语。
三环路外的16个国有农场里,红红火火,百业兴旺。
北京改革开放的“第一”接踵而来。秀丽的亮马河南岸。1985年6月23日,北京市第一家利用外资兴建的涉外公寓——“北京朝阳公寓”开业。
北京最早建成的高尔夫练习场——北京朝阳高尔夫俱乐部,1987年5月16日开业。
1992年4月,麦当劳在北京合资开了中国第一家快餐厅,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占了50%股份。
荷兰的乳品加工生产线和先进技术引了进来。
瑞典百利包公司的软包装牛奶灌装机引了进来。
日产15吨酸牛奶的丹麦先进设备引了进来……
北京市民吃上了高品质的放心奶、吃上了琳琅满目的乳制品。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展开了宽阔的胸怀,壳牌石油、八喜冰激凌、丘比沙拉酱、卡夫食品、荷美尔肉食、太阳葡萄酒、新普劳薯条、百麦果派和中德合建的盛福大厦、中日合作的东苑公寓、京港合资的香江花园别墅……1980年至1995年,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共建成三资企业261家,投资总额10.8亿美元,其中外方投资7.7亿美元。
从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国营农场,到农工商并举多种经营的公司企业,北京农垦在改革开放中华丽转身。
渐入辉煌:
改革开放为北京农垦提供了发展的广阔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998年场乡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将37个政府机构、农村集体经济划归区县管理,北京农垦成了真正意义的企业。场乡体制改革后,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整合资源优势,加快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集团化运作,形成了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食品加工业为龙头、物产物流为支撑的三大产业。
2002年10月,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更名为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10月,三元集团划归北京市国资委管理,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三元集团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
北京三元集团控股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旗下还聚集着北京三元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元石油有限公司、北京三元置业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业公司。
三元集团不仅旗下的各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还优化投资结构,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从2001年开始,三元集团先后以相当低的价格,收购了北京卡夫食品公司、北京盛福大厦、北京艾莱发喜食品公司、匹比包装公司全部外方股份;同时,以原始投资6倍的价格,出手了三元持有的星巴克股份。
三元集团不仅为首都提供着优质安全的食品,还不断发展壮大,具有了较强的经济力和品牌影响力。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浮出水面,三元集团旗下的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奶业食品安全的佼佼者。2009年3月,三元集团和三元食品的子公司河北三元,斥资8亿元,大手笔收购了河北省石家庄三鹿集团的相关资产,为三元产品走向全国奠定了基础。
2009年5月16日,北京三元集团有限公司吸收北京华都集团有限公司,托管北京市大发畜产公司,重组为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渐入辉煌。
充满希望:
辉煌只能说明过去,未来在向一个有责任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招手。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企业,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做好了准备。
作为首都标志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首都农业集团立足首都,服务三农,努力建设引领行业发展的农牧产品研发科技示范基地。
首都农业集团大力发展具有龙头作用的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首都农业集团致力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食品。
……
有多少耕耘,就会有多少收获;有多少热汗抛洒,就会有多少希望萌出。
当时间悄悄走过一个十年,又走过一个十年的时候……读者就会看到,一个首都标志性都市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如何一点又一点地提高首都人民的生活品质,如何为首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首农集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