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轮胎:以后不能随便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23:48  华夏时报

  贸易大战概率不大 新博弈时代来临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实习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中美贸易关系火药味渐浓。

   9月11日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提前宣布,从9月26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乘用车及轻型货车轮胎采取“特殊保障措施”(简称“特保”),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3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仅仅过了数小时,中国商务部高官以罕见的严厉口吻进行批驳,称之为“恶劣先例”。

   “中国政府以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可见其重视程度。”特保案中方代表律师、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杨晨第一时间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随后,13日,商务部启动了对进口自美国的肉鸡产品和部分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审查程序,此举被视为对于奥巴马裁决的“报复”。中国一改以往被动局面,积极应战,被称为“中美贸易史上的第一战”似乎正一触即发。

   除了中美两大主角外,另有国家意欲搅局。17日有消息传出,欧美欲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阿根廷也要参照巴西和美国做法调查中国轮胎。

   山雨欲来前,本报记者经过大量调查发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大规模爆发贸易战的“最坏结果”很可能不会出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17日在欧美同学会的午餐会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情况下中美之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贸易战;但是中国要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

   据了解,目前中国就美轮胎特保措施正式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而中国轮胎行业、企业也在积极准备上诉材料,中国的强硬态度最终可能让美方选择重回谈判桌。

  奥巴马的算盘

   在杨晨看来,“特保案”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

   作为中方代表律师之一,杨晨曾两次赴美就轮胎特保案与美国方面进行磋商。他告诉本报记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听证会上,轮胎特保案提出者、代表美国轮胎企业工会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理由却并不那么充分,并被中方代表一一驳斥。当时感觉中方在理由上站得住脚,事态在朝着有利于中方的方向发展。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有点出人预料。 

   据了解,在此之前,美方曾有六次向我国挥起“特保”大棒,但均未付诸实施。其中四起通过高层交涉而终止,两起在中方抗辩下撤案。对于这一起案件,杨晨认为是“最不应该通过的”,但最后却付诸实施,实际上这背后是有除了经济因素以外的作用力在里面的。

   事实上,发动这场轮胎“特保”的并非美国轮胎业界,而是与此并无关系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

   汽车业资深专家罗锦陵分析认为,奥巴马政府这么做也有自己的理由。首先是出于自己政治前途的考虑,其中包括工人团体联合会的强烈要求以及后续医保案。权衡利弊以后,奥巴马下了这个赌注,实际上是在赌中国政府的反应。中美贸易顺差有一两千亿,而轮胎特保案也就十几亿的贸易额,美国可能认准了中国不会有太积极的反应。

   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项奥巴马上台后签署的第一项亦是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一项对华特保措施,最直接的受益者——美国轮胎生产企业的表现则或保持沉默,或表示反对。

   数据统计显示,在中国对美轮胎出口增长最快的2004年至2007年间,美国厂商运营利润增长了两倍多。由于中国轮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与美国国内同类产品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美国轮胎制造商通过放弃利润较少的低端市场获得了产业升级的机会。

   而更有意思的是,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信息,在目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涉案轮胎中,有15%来自美国轮胎企业设在中国的工厂,特保并不符合它们的利益。

  中国政府积极回应

   然而,这一次中国政府的态度可能会让奥巴马失望了。

   在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的当天晚上,商务部迅速作出反应。商务部表示,将就特保案展开坚决交涉,同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将在本月24日至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这是一场最辛苦的战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

   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交涉的中国商务部,已不可能选择以往被动的做法了。姚坚表示,商务部将会在三个方面支持轮胎企业的发展:第一,继续坚决交涉;第二,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协会在内的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制定包括轮胎上下游产业支持的措施;第三,支持轮胎行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是中国政府反应最快,态度也最积极的一次。”杨晨说。

   同时,13日,商务部启动了对进口自美国的肉鸡产品和部分汽车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的立案审查程序。

   据了解,中国是美国肉鸡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按照美国禽肉和鸡蛋出口协会的统计,美国出口的肉鸡产品中,17%销往中国,2008年相关产品出口总值达到了7.22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上,中国对美国产品提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屈指可数。对此,商务部新闻办相关人士解释称:“这次并不是专门针对特保案才对美国实施的‘双反’调查。实际上调查很早就已经启动了,只不过没有对外公开。”

   解释归解释,中美贸易关系走到现在这一步,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高度。

  不会爆发大规模贸易战

   不过,无论是美国发难的“特保案”,还是中国回应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浮在面上的还都是一场事关生意的纠纷,最终解决的途径也会首要考虑双方利益的共享。

   事实上,中国的强硬表态让奥巴马的立场已开始发生微妙转变。而美国各方随后或反对、或消极面对的态度似乎也让美国自己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商务部提出对美国部分汽车产品和肉鸡启动“双反”调查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轮胎特保案引发贸易战的可能性进行了低调回应。他认为,轮胎特保案不会引发中美贸易战,这不是向世界发出贸易保护主义信号,也并非意在挑衅中国。

   因此,尽管中美贸易冲突看似愈演愈烈,但大规模的贸易战很可能并不会出现。

   毕竟,轮胎案只涉及22亿美元,而中美两国贸易每年达到数千亿美元。孰重孰轻,双方都了然于胸。这从中美双方相对克制的态度和采取的举措就可看出。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美作为贸易大国,总会有一些贸易摩擦、贸易诉讼,这其实和整体友好而合作的贸易关系并行不悖。两国合作共赢,这是大局;但合作中也存在斗争,这是策略。

   而商务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则认为,“特保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奥巴马政府批准这个特保案,至少能对支持他上台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有一种交代。至于后面是否要退一步,那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最重要的是美国人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态度。

   对此,杨晨也表示认同。他表示,我们可采取的贸易救济手段有很多,除了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外,还有如果该项政策实施一段时期,并不能缓解美国工会提出的所谓就业问题,那么我们还可以上诉提请撤销。

   尽管杨晨也承认中国政府已胸有成竹,但若局势真的向最坏发展的话,短期内对中国相关企业的影响还是不能小瞧。

  链 接

  中国加入WTO八年遭遇的部分贸易摩擦

  2009年 禽肉:6月23日,中国要求WTO审查美国禁止中国禽肉进口的问题,7月1日,商务部宣布停止从美国进口肉鸡。

  2009年 原材料:6月23日,美国、欧盟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向中国提出磋商要求,指责中国针对一系列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关税、配额等扭曲国际贸易秩序、提高国际售价,令欧美下游产业蒙受损失。

  2008年 玩具:美国对中国产玩具质量问题发难,中国为此取消数百家企业的出口资格。

  2008年 汽车零部件:欧盟与美国针对中国征收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和限制外国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提出抗议。

  2006-2007年 纺织品:中美欧纺织品争议,最终,中国对每年对欧美出口的纺织品的增长速度进行自行限制。

  2005年 综合:一年之内,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还遭遇国外发起的特保案件7起,涉案金额2.2亿美元;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0.9亿美元。

  2004年 半导体:美国向WTO申诉,认为中国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歧视性关税。

  2003年 纺织品:美国商务部受理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等组织要求对中国针织布、内衣、袍服实施保障措施的诉讼案。

  2003年 彩电:11月25日,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部分电视机生产商向美国市场倾销其产品,四川长虹被认定的倾销幅度为45.87%,TCL和康佳分别为31.35%和27.94%,厦华为31.35%。

  2003年 热轧板材:8月20日,应澳大利亚断山钢铁有限公司(BHP)申请,澳海关决定对从中国、印尼、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热轧板材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3年 钢铁钉:7月24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公告,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钉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公告通知有关各方在公告发布后的30个工作日内到墨西哥国际贸易惯例总局索取调查问卷。

  2002年 钢材:3月,美国总统布什引用201条款对进口各国(包括中国)钢材加征8%-30%的关税。

  2002年 半导体:美国政府向WTO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实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使美国半导体出口商“处于非公平竞争的地位”。这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首次遭到美国申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