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石油企业走出去:三个巨头一台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15:18  中国经营报

  在苍茫的非洲大地上,来自大庆油田的闵志滨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这里运行着一个中石油在海外最大的油田——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苏丹项目法鲁赤(Palouge)油田。在油田担任现场监督的闵志滨忙碌的身影正是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最形象的诠释。

  从建国到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中国用了15年的时间。但仅仅在甩掉这顶帽子30年后,1993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再度变成了石油进口国。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工业血脉,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成为飞速发展中的中国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走出去”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诉求。中国石油工业的国际化战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摸索着迈开了脚步。

  中石油率先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

  199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获得了加拿大北瑞宁油田的参股权。当年7月15日,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桶海外石油在该油田产生。中国石油人第一次站在国际石油舞台上。

  同年,在秘鲁塔拉拉油田6、7区获得了开发项目操作权。塔拉拉油田已有12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属于复杂断块油田,它的生产高峰期早已过了半个多世纪,被西方石油公司认为已到了废弃的边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百年油田,中国石油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用三年时间,把这个接手时只有年产8万吨的油田提高到年产32万吨。当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秘鲁塔拉拉六区钻探的4226井获得日产3302桶高产油气流时,秘鲁报纸评论说,“这是20世纪秘鲁石油界的最大新闻。”

  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后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秘鲁、俄罗斯、苏丹等国设立了子公司或代表机构。其后中国石油集团又在苏丹、中亚项目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陈耕看来,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一则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另一个则是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

  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三个巨头一台戏。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石油工业海外业务已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其他行业相比,石油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领域。

  中国人制造为全世界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服务,也正从全世界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