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代化新解:技术、市场、矿石一个也不能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13:58  中国经营报

  1985年1月2日,第一艘4万吨级的“江达海”号货轮满载印度矿石泊靠宝钢码头,1月19日,第一艘13万吨级的“巨拉”号货轮满载巴西粉矿经宁波减载驶抵宝钢,宝钢首开进口矿石先河,揭开了中国大规模进口矿石的帷幕。

  而在这个帷幕拉开以后,全国个钢铁厂陆续登上舞台,继宝钢之后,全国各钢铁厂开始大批量使用进口矿石,位于中原的邯钢、湖北的大冶、远达内地的新疆钢铁公司都开始吃进口矿石,而也是从这一年,我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铁矿石谈判。

  2009年6月5日,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的心情极为复杂,这一天,他必须告诉一个令投资者倍感失望的消息,“力拓集团今天上午发布了正式公告,宣布其董事会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双方达成的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我们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失望。”

  由于进入2000年以后,铁矿石市场开始对我国钢铁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钢铁企业超过一半的原料需要进口,而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所垄断的世界铁矿石价格在近几年的上涨幅度均在70%以上,为此我国钢铁业每年要多掏上千亿元的资金来买单,痛定思痛,中国国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大肆参股矿山,从产品竞争走向产业链竞争。

  正是这一背景之下,中国铝业公司在2009年2月以195亿美元的现金发动了收购力拓18%左右股权的战役,这也是为了争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商对铁矿石定价的重要发言权。不过,这场持续了7个月的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有分析说,是当时市场正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谈判中,中铝给了力拓足够长的时间另寻出路,致使过去4个月中力拓股价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涨一倍,为其提供了“脚踩两只船”的宝贵机会;同样有人判断说,是大宗商品在2009年的强劲反弹给了力拓足够的底气,支付违约赔偿金。亦有人断言,这是钢铁业产业链各端利益主体的一场博弈,作为垄断性资源的最大的需求方和最大的供给方,中国本来就不具备主动权。从进口第一船铁矿石,到拿出真金白银去竞购铁矿石的世界级企业。中国钢铁业对资源的觉醒,用了整整24年。

  无论怎样,中铝收购力拓只是我国钢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个缩影,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6亿吨,出口1亿吨,已经成为世界钢铁产量和出口第一大国,而随着更快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国钢铁业如何通过提高现代化提高竞争力,如何形成一个完整产业搭配下的现代化,而不是只屈就于成为现代化的钢铁制造商,已经是中国钢铁业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