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本田:独特的紧凑型产销联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03:08  第一财经日报

  唐柳杨

  眼看着购买思铂睿的客户排起了队,东风本田的经销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上市第一周,思铂睿在山东和成都已经传出溢价的消息。在东风本田经销商看来,CR-V的溢价神话看起来又要重演了。

  在思铂睿上市前后,业内营销专家评价东风本田思铂睿的发布说:“东风本田的营销还是不行。”但思铂睿的上市,将是再次检验东风本田低调营销的试金石。

  两款车型,不足18万辆的设计产能,3500人的中小型汽车公司,一个没有整车制造经历的高管团队,却屡创中国车市的佳绩。

  2003年~2008年80%的复合增长率,市场急剧下滑的2008年更以行业最高经营利润和收益率领衔国内合资企业同侪,风云变幻的2009年上半年,东风本田仍然在经营收入、销量和利润三个指标上实现增长,继续领跑国内汽车公司,到底是什么魔力使得这家仅仅6岁的汽车公司登顶中国车市?

  思铂睿复制CR-V奇迹?

  “厂里发货不多,现在买思铂睿差不多得等1个月才能提到车。”东风本田武汉一家经销商说,“可能CR-V的情况又要重演了。”

  从2007年4月份上市到现在整整两年半的时间,CR-V仍然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创下国内汽车单一产品的销售奇迹。支撑这个销售奇迹背后的正是东风本田产销体制,以及体制背后的成本和品质的控制。“2004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工厂的产量要始终小于市场的需求量。”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刘裕和说。

  在当前的全球汽车制造体系中,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困扰,国内汽车企业中,用30万辆的规模只产生20万辆的效益,15万辆产能的工厂年产不到5万辆的情况比比皆是,但东风本田2007年用10万辆的产能产生了12.7万辆的效果;2008年用14万辆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6.7万辆的效果;今年东风本田的设计产能也仅仅只有16.5万辆,但有望超过18万辆、接近20万辆的销售目标。其中的魔力就是“紧凑型的产销联动体制”。

  无论哪一年,东风本田都力保生产能力始终略低于销量,以保证工厂运营的最佳效率。通过增加设备等柔性手段扩产后,东风本田今年的生产能力提高至16.5万辆。然而,东风本田却有望凭此产能实现20万辆的实际销量。

  或许只是一个巧合,紧凑型产销联动体制不仅使该公司的成本与消耗值保持较低水平,并形成了产品加价热销局面,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双赢格局。

  眼看着新品始终供应不上来,客户不得不排队购车,经销商迅速作出反应。在新CR-V热卖期,多数经销商都获得过每辆2万元的加价收益。刚刚上市的思铂睿再次遭遇供货不足,“聪明”的经销商则迅速作出反应,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成都和武汉的经销商已经开始对加价销售充满憧憬,这和许多车型上市不足半年就大幅度降价形成鲜明的对比。

  谨慎的扩张

  尽管思铂睿已经上市销售,但东风本田高层依然暂时没有扩建工厂的念头。

  刘裕和表示,紧凑型产销联动体制的核心,在于生产能力与销售能力不一定要做到完全同步一致。生产能力略小于销售能力,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紧凑型产销联动体制,以较少损耗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库存度的精细化管理、保持销售的正常形态,这是最大的现实功用。

  刘裕和介绍,东风本田工厂已经进行过3次改造,日产量从500辆逐步提升到800辆,以满足思铂睿、思域和CR-V三款车的生产能力,“今年五一我们停了15天,用了15天的时间完成了800辆的改造,就是年产20万辆。”

  在产能扩建中,东风本田依然坚持依靠人员与流程调整等柔性手段,从不轻言“扩建”。

  “紧凑型产销联动体制是我们的得意之笔。”刘裕和曾这样对CBN记者表示,紧凑型产销联动体制的基本特点,即是以较少的资源配置来应对较大的产销需求。在需求较大时,首先要考虑适度加班和优化流程的方式,提高20%的生产能力。

  这一模式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反应上。由于产能全靠柔性提高,在市场面不景气时,工厂调低产能也不会致使设备闲置、裁员等“硬伤”产生,避免生产制造和销售体系出现失调。

  今年前8月,国内车市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部分公司8月销量甚至出现了超过100%的增幅。而东风本田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步伐,缓慢前进。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各大汽车公司新建工厂和新生产线的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但东风本田仍然在审慎地看待市场的变化,“我们要始终保证销售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模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新建一条生产线。否则几十亿的资金投入,马上就成为沉重的包袱。”

  2008年,东风本田获得了近40亿元的收益。今年,这一数字有望改写为51亿元以上。比起东风日产等公司,东风本田并不是国内利润最高的汽车公司,但东风本田的盈利能力,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高居国内汽车公司前三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