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百亿产业基金或遇3大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21:35  上海国资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启动9大产业基金项目与科教兴市在政策环境、目标、推动人、项目管理流程上颇多相似,而资金管理方式却更为粗放

  上海市政府欲扭转经济颓势的意图溢于言表。

  7月16日,上海市政府继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后,再次发文,设立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

  上海市政府在文件中表示,将设立共计100亿资金的产业基金重点推进9大重点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化进程。政府的蓝图是,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产值将达到11000亿元左右,比2008年增加4500亿元。

  业内预计,百亿基金至少要撬动600亿—800亿外界投资方能成就政府理想。

  此9大产业定为: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除生物医药项目为市科委负责申报推进、评估外,其余8个项目都属经济信息化委管理。

  据了解,高达100亿的专项资金由市发展改革委与市财政局共同调度,但上海市国资委未见参与其中。

  继2004年上海市政府推进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后,上海新一轮高新技术行业产业化正式启动。

  3年时间能否实现上海市政府设定的宏伟目标显然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源于可能存在的3大瓶颈。

  百亿蛋糕

  据《上海国资》了解,100亿资金并非直接分摊9个产业。

  “9大产业会分成3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国盛集团投资发展部副总经理王旭岗对《上海国资》介绍。

  据政府文件的解释,所谓产业化项目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或规模化应用为主要目标;攻关项目指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指支持现有国有创业投资公司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解释颇显晦涩,“通俗地说,产业化项目主要是由企业上报的项目,已经完成技术研发,形成技术成果,需建设大规模生产基地的项目。而科技攻关项目也要以企业为主体上报,主要包括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王旭岗解释。

  虽然划分成3类,但项目所得资金的支持力度并不一致。

  据《上海国资》所得有关资料,对产业化项目,资金的支持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新增总投资的10%,对攻关项目,资金支持比例不超过新增总投资的30%。

  “所谓不超过新增投资的10%,是指比如项目申报的时候拟投入5亿,但是此前企业已经投入了2亿,支持资金的额度是3亿的10%。攻关项目的30%比例亦是如此安排。”王旭岗解释。

  据了解,市政府对此两类项目的资金安排以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的方式为主。

  虽然政府雄心可鉴,但这两类项目的设立和管理办法在业界看来并无多大新意。

  “感觉上还是传统的老办法,比如贴息、补助、拨款,以前的成果不明显,放在市场化的今天,仍采用老办法,成效会有多大,很难说。” 上海创投协会会长华裕达表示。

  事实上,问题远不止于此。

  瓶颈一:监管方式

  据《上海国资》采访所得,诸多企业研究专家对政府采取拨款方式启动大项目颇感失望。

  “拨款的方式当然比较简单,政府管理也比较省事,但对资金的去向将无法掌握。”华彩咨询管理公司总裁白万纲对《上海国资》表示。

  “财政拨款给企业后,谁去追踪管理项目?怎么去管理?政府一是人少,没有力量每个项目去跟踪,而且也没有专业能力去做。”华裕达说。

  诸多市场人士认为,企业完全可以不负责任地花完拨款,因为没有追责机制,亦没有证据追责。

  资金如何发放本是政府最有力的管控手段,但却被轻易放弃了。

  “事实上,这种管理方式是一种倒退。”曾参与科教兴市项目的一位人士对《上海国资》颇为尖刻地表示。

  他介绍,科教兴市项目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委托贷款,“这种方式比拨款管理要细致,至少可以很好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比如项目需要资金是3亿,政府委托银行贷款3000万,银行要求企业同步到位资金30%,这样可以控制其自有资金的到位情况。另外,委托贷款是专户存储,政府的资金不会直接拨付给企业,而是根据合同发票,直接拨付给合同方,除非做假合同,否则政府能很好地监控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科教兴市项目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

  “首批是29个项目,几十亿的资金投放,并且在政策研究、细节操作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但现在这些项目在哪里?产生了什么样的产业化效果?评估如何?已经少有人提及。”一位接近上海市决策层专家表示。

  在上述专家眼中,启动9大产业基金项目与科教兴市在政策环境、目标、推动人、项目管理流程上颇多相似,而资金管理方式却更为粗放。如此,成效几乎可以断定。

  但政府舍弃委托管理采用更为粗放的拨款,亦可能出于无奈。

  “商业银行未必能如愿合作。”富国基金策略分析师张宏波对《上海国资》表示。

  他认为,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第一考量要素,对于没有政府担保、自己盈利不多的委托贷款并没有多大兴趣。

  “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很严格,市场份额和利润争夺很厉害,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觉得有利可图才会跟进。委托贷款在2005年之后便对银行失去吸引力。”张宏波认为。

  他表示,政府如不愿意尝试更市场化的手法,比如引进外资或者民间专业资金管理公司,那么在现在环境下已找不到更好的管理办法,只能是拨款。

  除了资金监管让市场不解外,其评估方式亦让人觉得有机可乘。

  “评审项目是到3年后再考核,中期并不会再评估,很明显,时间过长。情况不能及时掌握,怎么去给企业提意见,定目标?”一位参与此次项目的人士评价。

  “投资方向和目标是它仅能掌控的。”

  不过,对第3类项目,即创投基金,政府管理方式却截然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会更顺利。

  瓶颈二:国资退出难题

  据市政府文件,在产业化项目和攻关项目,政府主要是采取拨款方式外,创业投资基金计划在9个产业领域各设立1个,每个基金不低于3亿。

  “市财政将给予15%—20%的资金,国有投资公司出资20%—30%,吸引社会资金不低于50%。”王旭岗介绍。

  政府对此管理亦比较开放。

  “一是资金投入方法可以选择,投资公司可以选择以资本金注入的方式还是委托管理的方式;二是,政府在管理体制上不参与日常经营决策,其三,是政府让利,如果投资公司盈利,政府可以将盈利的30%左右让给股东,如果出现亏损,政府愿意先行承担亏损。”

  7月底,上海市发改委邀请国盛集团、创投公司、浦东科投等8家国有投资公司参加研讨。

  据《上海国资》了解,该次研讨确定了创投基金方案的具体程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国有投资公司需编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组建方案》,由市发改委会同财政局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择优审定;实行协议化管理,并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表面上看,国有投资公司领衔创投基金,有利于政府加强管理。

  不过,这种方式成立一种要求高度市场化的创业投资基金,其效果仍难预料。

  目前,作为国有投资公司自身,最为担心的是今后如何退出。

  “产业投资基金事先是要锁定一些内容的,比如若干年后以什么样的约定价格退出,但国资的退出一定要经过交易所挂牌交易,这不是PE惯常的做法,会影响与外资的合作。”上海一家大型国有投资公司负责人对《上海国资》表示。

  浦东新区国资委副主任贾继锋亦表示,他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国资今后如何以创投领域通行的方式退出:“风投是非常市场化的产物,但如果国资很小的股权都要进场交易,成本太高,妨碍创投企业的运作。

  《上海国资》采访的金融界专业人士均认为,国资管理的这种体制与风投行业的管理确存在冲突。

  “进场交易是为了防止国资流失,但不计形式和股权大小通通进场,显得矫枉过正。外资讲求的是,以多少比例进入,以什么目标退出。不会愿意有这样死板的管理方式。”一位银行业研究人士表示。

  防止国资贬值和流失的严格规则在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下显得与实际情况脱节。

  “在风投领域,简单地提防止国资贬值是不现实的,高科技产业本来就有风险,如果在每一个投资项目上都要求国资不能流失,不能贬值,而不是从总体上来把握,那推进高科技产业化是没什么效果的。”贾继锋直率地表示。

  为此,市场人士猜测政府会有特批和特例情况出现。

  不过,这种非常态的运作当很难持久。

  “很多国资企业从事PE,可能会打报告做为个案来处理,但8个投资公司的创投基金都能作为个案处理?这是不是对其他从事PE的国有投资公司有失公平?如果是选择几个,那怎么选择,以什么标准选择?这都是有很大问题的。”上述国企集团负责人表示。

  瓶颈三:专业能力缺乏

  一方面,国有投资公司担心不好退出,另一方面,市场人士则对这8大投资公司的投资能力表示怀疑。

  他们表示,风投所要求的专业素质很高:“其能力最起码应包括资金管理能力以及能够把握投融资领域、熟悉了解当前产业最前沿的技术并能帮助企业分析生产环节的优劣。没有这样一批人,资金投资的成效就很难保证。”

  “感觉大多没有自己的主攻方向,浦东科投可能会对高新技术有一些经验,但远远不够。”上海位创投界人士表示。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政府把鸡蛋分散在几个篮子意图资金安全,但忽略了这几个投资公司缺少明显的专项投资优势。

  基础已是如此,但政府却似并不计划去改善,目前各国有投资公司亦没有形成明确分工。

  “8个公司都做高科技创投基金,这好像一个大杂烩,似乎谁做都是一样的结果。”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更让市场质疑的是,9大产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投资显然不太可能,需要有所选择。但政府似乎缺少这方面考虑。

  “比如生物医药,不可能每个环节都要投资,如果这样,100亿资金全部给这个产业都不够,必须选择重点突破,要精细到哪个环节或者哪个环节的关键点。不是说只要投向这个领域就可以了,那建几家药店是不是也是属于这个领域的投资?”贾继锋表示。

  与其持相同态度的人士不在少数:“生物医药产业,设定2—3个产品,新能源产业,选择几个项目,或者几个生产环节,这样,集中资金使用,利用率可能会更高。”

  专业投资能力看来已无所作为。事实上,即便这些国有投资公司与外资合作,聘请团队管理和使用资金,市场仍担心双方的合作前景。

  “主要是薪酬怎么制定?比如国有投资公司与外方合作设立一个基金公司,投向新能源领域,这个基金公司的人员有一半来自国企,一半来自外企,那么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还是传统的国企体制确定人员薪酬?按照传统的体制确定,会与外资做比较,按照市场化设定,那会不会产生国企内部利益分配不平衡?”

  诸多实际问题都将在未来考验9大产业基金的效果。

  项目审核进度

  9月底,第一批产业化项目将启动。

  据了解,此批项目由各企业于4月份上报,截止4月16日,共上报577个。4月和6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和上海市科委组织了两次专家评审,筛选出不到100个项目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7月底,由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市财政局委托上海上海投资咨询公司评审。

  如此算来,只有六分之一的项目得以通过。

  “审批时还是发现部分项目存在问题。”参与项目审核的王旭岗表示。

  他介绍,项目出现的问题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申请政府资金把项目编得很大,一是所报资料比较粗糙,附件材料缺失,明显事先没有经过内部认真审核。

  “比如上海电气上报120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总投资13亿,那么按照10%的支持比例,政府资金应补贴1亿左右,但审核时发现这个机组的原材料采购金额是11.3亿元。这是不合理的,不可能单台装备的生产材料需要政府支持,应该把原材料的采购费用剔除。最后发现2000万就可以完成技术项目。”王旭岗介绍。

  另有多个项目材料缺失严重:“比如需要环评的项目,看不到环评报告,需要政府批复的项目,看不到规划许可证等。”

  甚至有项目重复申报:“比如自仪股份的数字化控制系统项目已经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得到过国家资金。”

  目前,尚无法准确得知通过的项目情况。但已确定的重点项目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大型铸锻件、商用飞机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等。

  政府应当更开明

  ——访上海创投协会会长华裕达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近期,上海市政府为启动经济发展措施频频。

  由政府主导的上海国资企业大范围重组尚在进行之中,上海市政府又高调宣布将推动9大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的发展,并很快设立100亿政府引导专项资金加以推动。

  其势不可阻挡,政府决心之大亦让市场动容。

  究其行动背景则非常明了。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政府GDP增长5.6%,其增幅为17年来同期最低,且在全国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排名中列倒数第二,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排名亦是垫底。上海经济在其发展历程中鲜见如此低位。

  重塑制造业辉煌,扭转时局迫在眉睫。

  从9大产业的确定中可以看出,上海市政府寄希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

  此非一蹴而就之事,其方向的控制和管理细节的设计考验决策层的智慧。

  此次,上海市政府设立9大产业创投基金尝试采用市场化手段吸引社会资本赢得了官方和民间的普遍认可,亦对今后的成就表现出相当热情。

  上海创投协会旗下若干创投机构亦积极参与其中,9月1日,上海创投协会会长华裕达接受《上海国资》采访,他认为,创投基金的效果如何最重要的在于管理方法,上海市政府可以做得更加开明。

  更赞成创投公司管理资金

  《上海国资》:您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怎么评价?

  华裕达:我认为要从项目性质来看。对产业化项目,由企业申报的,确实不必要拨款的方式,应该采用创业投资的方式,这样更符合市场化的发展规律。1992年,上海对高新技术产业话的政府资金就实行了“拨改投”的改革。但对于共性的和公益性的科技攻关项目,政府拨款的方式是可以的。因为这些项目是全社会可以共享的;而对于有些产业攻关项目,可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政府投资是直接还是间接应酌情而定。

  《上海国资》:在现在的环境下,政府如何实现对资金安全的掌控?有人认为,采用委托贷款的方式更好。

  华裕达:贷款是间接融资,由银行实施;股权投资是直接融资,由投资机构实施。对产业化项目而言,无论是贷款或投资,最能掌控资金、规避风险的应是创投机构。所以,我更赞成将资金交给创投公司管理,这样更专业。政府只需要把握好宏观目标:第一,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你希望9大产业3—5年后形成有多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造就多少优秀企业?其二,明确制定一些规则。比如资金的投向,责、权、利的分配等。

  但是,我不赞成政府一定要追踪每笔资金的取向。政府不需要微观上去进行项目资金的运作,如果真的管理到每个具体项目,那跟计划经济时期就没区别了。

  《上海国资》: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政府应该对资金的大方向有掌控,但不应该干涉企业的微观操作,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个度?

  华裕达:很多事情政府不是管得太少,而是管得太多。你要招一个好女婿,只要跟女儿说清楚择婿的要求,或是把好关就行了,没必要跟你女儿一起去约会。政府管理也是同理,有的时候管得太多,大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企业也失去积极性,投资公司也没有兴趣。

  然而,如何实现资金大目标的宏观管理,政府必须重视和关心。

  政府应要更开明

  《上海国资》:您刚才说,希望政府把资金交给专业的创投公司管理,据我们所知,政府已设立了总额27亿元的创投基金。

  华裕达:这只是100亿规模里的一小部分。不过,为什么要全部选择国有投资公司呢?

  为什么不放心把钱交给民营和外资的投资公司?这是不太公平的。选择国有投资公司可能是因为好管理。尽管政府声明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但选择国有投资公司的初衷还是因为政府想去管。

  我认为政府应该考虑的不是机构或人是否好管,而主要应考虑这笔钱是否好管理。有些国资机构的人虽然听话但责任心不一定强,而有些置业人士对承诺管理资金作为事业来做,其责任心反而更强。

  《上海国资》:那么您认为应该怎么选择创投公司?

  华裕达:创投公司要符合3个条件,其一,他有没有本事放大这笔资金?比如现在的3亿基金,要求引进社会资本至少是50%,那么这个公司有没有能力?这是政府需要判别的;其二,有没有管理能力?即创投公司有没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当然它可以委托管理,那么委托管理的团队是谁,政府有权去了解和判断;其三,有没有出色的业绩与经验,能否承诺实现政府的目标与投资宗旨。

  在这3个条件中,有无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投必须专业化,必须有业绩,必须有专业管理人才。

  《上海国资》:您对这8家国有投资公司如何评价?

  华裕达:我并不是很乐观。有些公司在筹资方面可能存在难度,更重要的是,专业管理水准的欠缺。不过,专业能力的欠缺可以弥补,它可以再找其他的有经验、有业绩的资金管理人委托管理。因为政府部门以前极少做过此类尝试,所以效果方面还是较为担心。

  《上海国资》:您希望投资基金对民营和外资公司开放?

  华裕达:是的,为什么你要民营资本和外资进来,要人家投资,帮助产业发展,又要关起门来管理呢?这个道理说不通。社会资本是逐利的,政府管理太多,人家很难操作,上海市政府要做一个更加开明的政府。

  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上海国资》:那么是否会影响资金的引进?

  华裕达:我对其能否引进足够的社会资本和外资还是充满信心。因为政府引导毕竟会有政策环境上的各种优惠,而且现在金融危机,大家对中国普遍看好,上海经济仍然活跃,逐利的资本还是会被吸引进来。这一点应该能达到政府的预期。

  《上海国资》:政府希望到3年后,这100亿资金能获得很好的效益,比如把工业产值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4500亿元,达到11000亿元左右。您对此是否乐观预计?

  华裕达:我对上海的发展是很乐观的,但没有作过多的研究。我的总体感觉是,政府对产业化项目、攻关项目和创业基金项目的分类比较粗糙,政府应对9大产业分不同情况、企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投融资的不同方式、研究开发的不同目的和方法加以区别。

  例如,产业化项目中,初创期,小企业只有技术和粗糙的产品雏形,甚或只有经营设想;扩张期,企业已经有了好的市场产品和做大做强的潜力,但规模仍不大。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政府的目的是扶助成成长,对于扩张期的企业,则是支持其做大做强。要求不一样,设计产业基金的类型和对管理者的要求应该也不一样,不能笼统划在一起。

  科研攻关项目的分类也是如此,科研有3种:一是基础研究,一是应用研究,一是开发研究。政府应该讲清楚基金是着重于哪一类研究。有的人说,攻关项目“十年磨一剑”,实在是个误区。科学基础研究别说10年,耗费几十年也不多。但大量的新产品开发或技术等级的提升必须在较短时间,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那么频繁,哪等得了10年?政府应该有清醒的判断标准和明确的计划。

  但政府有这么大的决心和手笔,前景值得期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