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骏:不要用政策避免二次下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18:34  《新财富》

  据测算,中国二季度年化(经过季节调整)环比GDP增长速度飙升到了18%, 为1992年以来最高。允许年化环比GDP增速在今后2-3个季度中下降10%到8%左右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避免通胀失控和与此相伴的银行坏账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不应该用加码刺激政策来避免经济“二次下行”。

  经济“二次下行”不是坏事

  根据我们的计算,中国二季度年化(经过季节调整)环比GDP增长速度飙升到了18%,为1992年以来最高。与2008年四季度年化环比为1%左右的水平相比,两个季度反弹的幅度达到了17个百分点。这个大幅反弹的背后是过去8个月来力度极强的刺激政策。其具体表现为2009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速达90%左右,银行新增贷款同比增速达200%以上。但是,短期反弹的幅度越大,其可持续性就越成问题。从历史上看,年化环比GDP增长一旦达到或超过16%,在两个季度之后平均增幅会下降7个百分点。如果16%以上的年化环比增速居高不下,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比如,1992-1993年的8个季度中曾有5个季度达到或超过了16%,其结果是导致了1994年20%以上的通胀。

  假设我们可以在如下两个经济走势中择一:第一,在今后一年半中保持二季度16%的年化环比GDP增速;第二,允许年化环比GDP增速在今后2-3个季度中下降10个百分点到8%左右。那么,前者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一年以上持续高于增长潜力10个百分点,随之而来必定是大幅通胀。相比之下,第二个选择(即环比经济“二次下行”)就是一个好得多的情形。虽然年化的环比经济增长从18%下降到8%左右(甚至在某1-2个季度到5-6%也没什么可怕),但避免了通胀失控和与此相伴的银行坏账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换句话说,既然年化的环比经济增速已经到了18%,那么,同比经济增长在此后出现“二次下行”是理想的选择和健康的调整,而不应该用加码刺激政策去“避免”之。

  贷款增速2010年底

  可降至17%

  许多人认为,因为过去8个月新开工项目大幅飙升,如果要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在今后两三年中贷款增速将难以明显下降。我们的估算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中国投资项目的平均周期为18个月,在今后一年半中有许多项目会逐步完工(如4万亿投资计划的项目大部分在2010年底以前要完工),贷款需求自然会逐步减弱。另外,今年上半年有许多企业过度借贷,使得今后一段时间会逐步消化“存量”。只要在4万亿计划之后,中央政府不再推出大规模新的投资计划,同时约束地方政府盲目上新的项目,估计贷款同比增速在今年9月达到36%的峰值之后,就会逐步回落到明年底的17%左右。明年底的M2增长速度可以控制在15-17%,消费价格上升幅度大概可以控制在3-4%。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形。

  当然,这个预测存在上行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层面。如果中央主导的4万亿项目在今年9月前全部开工之后,地方政府大上新的项目,中央决策和监管部门在项目审批、贷款和土地使用上又不加限制,则货币增长就可能失控。如果新开工项目涉及的金额在今后3个季度继续保持今年二季度的水平,则明年底的贷款增长很可能还保持25%。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连续20个月贷款增速超过25%的情形,明年底的通胀就可能达两位数。

  所以,在政策层面上,即使公开基调暂时不变,也应该尽早对新项目的审批开始采取审慎的态度。同时,应该加强对银行的窗口指导和风险指标的约束,防止银行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另外,明年应该考虑削减中央赤字,适当减少资本性支出,并降低为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

  出口可能会超预期反弹

  在今后一年,美国经济很可能超预期反弹,从而导致中国出口的超预期反弹。导致美国经济从低谷快速反弹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库存的正常化。在市场信心稳定之后,库存就会逐步恢复正常水平。如果美国在今后4个季度中逆转过去3个季度发生的库存大幅下降,则可以对年度经济增长贡献2个百分点。其次,汽车销售的恢复。  目前美国汽车的年化销售量为1000万辆,远低于每年旧车报废1250万辆的水平。也就是说,只要汽车销售恢复到替代旧车报废的水平,汽车销售就应该增长25%。最后,住房开工水平恢复。目前,年化的住房开工为50万个单位,但每年家庭个数的增量为125万户。如果在4年内,将住房开工水平恢复到家庭个数的增量,就意味着每年开工数量要以25%的年率增长。

  这些因素表明,美国GDP的年化增长率很可能从今年上半年-4%左右迅速上升到明年上半年的3%左右。根据中国出口与美国经济的历史相关性,我们估计中国出口的增速至少会从今年低谷的同比增长-26%上升到明年年中的5%,甚至1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