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青
在波音位于美国西雅图运营中心,墙上的时钟有纽约、迪拜、东京等数个区域的时间,唯一没有西雅图当地时间。运营中心高级经理Bruce Rund解释说,“我们是想用这些时钟来提醒自己,我们并非西雅图的本土公司,而是一家全球公司。”
作为大飞机的经典之作,波音737系列飞机广泛装备于包括中国航空公司在内的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如今,我国的大飞机研制已经起步,中国大飞机能从波音公司获得哪些启示呢?
首先,是认真倾听客户声音,不断开发和改进产品。
波音787项目在启动前,曾耗巨资和时间,针对商务舱的10万常旅客做了全球范围的调研,主题是乘客的舒适度和飞机的关系。
波音民机集团乘客满意与收入区域总监Greg Russell说:“‘9·11’前,客户希望飞机的航行速度快,但之后,他们更希望开发一款高效的飞机。我们设计的问题包括‘你喜欢飞行吗?为什么?你认为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飞行最舒适’?”调查结束后,波音找来专门的建筑师,来设计能让飞机空间更大、旅客体验更好的客舱布局,包括客舱内饰改进,用蓝色光线产生更高更远的视觉效果,让舷窗的遮光板更大,使不同座位的乘客能看到更多窗外的风景。
波音公司还做了客舱舒适度的调查,包括座椅高度、宽度、座位布局和乘客舒适度的关系,客舱高度、压力和乘客舒适度的关系,以及飞机尺寸、行李舱、机载娱乐设施和乘客舒适度的关系等。
对于中国来说,认真聆听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声音,是大客机后来居上、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客户的重要筹码。
其次,不断创新,以航空工业技术的发展,带动包括发动机、空气动力、材料等相关工业进步。
尽管最近几年,除了787和747—8之外,波音似乎创新脚步有所放缓。但是波音一直埋头在航空及相关产业技术、环保、新型材料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
波音市场部产品区域总监Samir Belyamani透露:“我们推出一种新机型的前提是,先研究是否有相关技术,以及技术是否成熟,我们需要研究发动机技术、空气动力技术、飞机系统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等,待成功论证是否成熟,以及是否能应用到新机型上,而不是先研制出具体的机型。而且我们还需要等待新的客户反馈。”
对中国来说,从ARJ21到C919,才刚刚起步,只有形成系列化、规模化,才能带动相关的发动机、航空材料、航空电子,包括特种钢铁、铝制品等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这绝对是一场庞大而系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