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鳌伦敦峰会:中国内需增长使全球经济避免崩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 02:57  第一财经日报

  武慧慧

  雷曼兄弟破产一周年之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依然如同伦敦上空的阴云般挥之不散,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光明前景则给阴雨绵绵的伦敦带来难得的曙光。

  昨日,博鳌亚洲论坛2009伦敦国际资本峰会召开,相信“唇亡齿寒、抱团取暖”的中国,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更加开放的政策向欧洲展开怀抱。

  “令人吃惊!”一位参会的英国银行人士向CBN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投行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让他感到不可思议。

  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消费持续低迷,而中国的消费量则取得惊人增长。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l以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销售量一年来持续大幅增长,而美国实际销售量则显著下滑,中国实际销售量是美国的3~4倍。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一个好的危机。”O’Neill认为,因为中国过去10年的高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此次危机将推动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增长型经济转变。而这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他预计,全球经济复苏会以比人们猜测的速度更加快速地到来,这也将令中国的出口复苏。

  O’Neill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极为乐观的预测。同时预测,205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King赞同之余,认为中国经济的消费增长弥补了美国的消费减退。因此,正是中国的内需增长趋势避免了全球经济的崩盘。

  而另一位与会者则提问,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政策刺激的影响。言下之意,其对中国经济未来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表示疑问。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博士表示,中国政府过去采取的政策,比如降低汽车消费税以及家电下乡等,确实刺激了内需的增长。但数据显示,中国的储蓄消费模式使得中国的内需增长是真实可持续的。但他也表达了出口下降、收入降低等影响消费的担忧。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刘光溪也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长期持续,这将使得中国经济长期受益。因为房地产行业作为城市化的主要受益行业还将大幅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强劲增长的中国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欧洲展开怀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主旨发言中建议,各国应该在此次危机中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同时积极推动节能环保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有两个成语:“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我相信“抱团取暖”,加强合作是当前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最佳选择。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表示,虽然人们指责此次金融危机是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开发所致,但中国还需继续金融创新,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外管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刘光溪也表达了更开放的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政策方向。同时,上海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还将向欧洲推介上海市,一个全新的建设中的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