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袁岳《大学生何以执剑“江湖”》文字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18:17  贵州卫视《论道》
《论道》节目嘉宾袁岳在节目现场
《论道》节目嘉宾袁岳在节目现场

  第一环节

  主持人:"观天下风云 与永图论道",大家好。这里是贵州卫视,高端对话节目《论道》,我是李崑。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嘉宾主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龙先生您好,到2009年,大学扩招应该说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了,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0万,可以说是创了历史的新高。那么这么多的大学生,当他们走出校园的时候却遭遇到了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也看到顶着诸多的压力,截止到7月1号大学生的毕业就业率达到了68%,可以说这份答卷确实是来之不易,那么经历了这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也看到大学生的困境,应该说他们的就业困惑,我们是越看越清晰了,顶着这么多的压力,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应对,如何去突破,如何去选择。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探讨,首先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欢迎我们今天的特邀嘉宾,他也是非常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老师,是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也是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先生,袁总 您好,

  袁  岳:你好。

  主持人:那同时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特邀观察员分别是,资深媒体人朱熙先生,凤凰新媒体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申鹰歌女士,智立方品牌整合行销集团董事长杨石头先生,欢迎几位的到来,此外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还有北京职脉招聘,以及阳光正约文化公司大学生求职公寓两所机构的朋友,和许多关心这期话题的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有人说,竞争是从离开大学走向社会的那天开始的,但是竞争力的培养是从迈进大学校门那天开始的。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我们也看到工作不好找,找到好工作那就更难了,那么我记得袁总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职场和社会都是江湖,那如果大学生想要在这个江湖上立足,我们想先请几位,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认为,大学生竞争力的"法宝",都是哪些?请几位在你们的题板上写上,你们认为的一项或者多项,大学生如果想找到工作,或者好工作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我想先请答,最快的龙先生,您来揭晓一下您的答案,好吗?适应能力,您来看一下是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能不能简单地讲一下。

  龙永图:因为大学生初找工作,就像一个演员初登舞台一样,他应该说完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所以他的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应变能力就更重要了。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还有些被动的话,那么应变能力就是他要有相当的智慧,来适应这个,新的环境。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初登这个舞台的时候,也是应该有慢慢地适应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个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在适应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的挑战,那个时你就开始应变了,所以我就觉得怎么样以一种非常机灵的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勇气来适应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是我们大学生寻找工作当中,很重要的能力。

  主持人:我们想听一下袁总的,看一下,这是一个图是吗?

  袁  岳:对,为了形象一点说明。刚才龙先生说的这个适应性,其实我经常在大学里面讲,我把它叫社会化程度,就是大学生他是从一路上在家里面,从小在家里面不让干活,然后学校里一直在考试 ,考试,他一直是在一个,我把这个里面画了一个圈,他都是在一个自己的系统里面长大的,但是这个是江湖,我把社会叫做江湖,大部分的大学生是这个,就是他一直到他大学毕业,他不知道江湖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只有10%的大学生曾经实习过,90%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实习过,而美国的大学生人均实习2.7次,也就是说每个大学生他实习了将近三次,美国的中学生实习人均0.9次,也就是每个中学生都实习过一次。

  龙永图:实际上他们还不仅仅是实习。

  袁  岳:还有志愿活动。

  龙永图:志愿活动。

  袁  岳:社会服务。

  龙永图:而且是要到其他国家学一年。比如我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当时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学生,他要到美国学半年交流学生,然后再回来,他要适应一种不同的环境,学习环境。

  袁  岳:还有跨文化的适应。

  龙永图:跨文化的适应。

  袁  岳:所以这是我把他分为第二种人,就是说你在学习的时候,你要建立跟这个江湖的交叉面,所以这是我画的一个交叉面,也就是说,这是真正适应性比较强,有没有这个交叉面,是决定了你能不能适应。很多大学生我给他出一个题目,说在你生活里面最重要的十个人是什么人,他能想到的都是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和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然后他的关系都在这个圈子里面。但是你工作是在这个圈子里找吗?是到你大姨的单位工作,你大部分的工作是到这个地方去找,你发现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关联的。所以我就说,其实这个圈子的规则,和这个圈子里面的规则不一样,这是为什么一个大学生非常重要的就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前,我们说这个叫职业,在你择业之前要有职业准备,这个职业准备就是要建立这个交叉,而且你有了这个交叉之后,你就会反过来看大学里的东西怎么用,你就不一样。

  主持人:我觉得袁总刚才提的这点,跟龙先生提的这点比较相像,就是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非常重要。

  袁  岳:对,而且我这里面就讲了四点,就是社会通常从哪几个方面会对你提出要求。第一,爱好,就是你这个人,非常爱好干这个活,你就会有热情;第二个呢,人家说这个活你能搞得定,来自于什么,技能;第三个说这个孩子比较懂事,什么东西,人情世故,这个东西说这个人比较有趣,来自于什么,情趣,所以这是职业的四个基本要素,叫做职业爱好,职业技能,职业社会知识和职业情绪,那一个人如果四样都具备,这个人是一个,叫人才。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我们三位观察员你们手里,就是你们认为的大学生就业的"法宝",都是哪几项,跟我们台上的这两位是不是都一样?

  朱  熙:我希望大学生能够有两组能力,这两组一个方向是对自己,一个方向,是对职位,那么对于自己,我希望是有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所谓认识就是发现自己,所谓表达就是推销自己,而对于职位来讲我希望是有解读能力和对接能力,所谓解读就是,你去了解你要谋的这个职位,所谓对接就是,要和你的职位能对上,否则的话你就看到了很好的,你也发现了自己,如果你没有和职位的对接,那你和职位的靠拢也是不可能的。

  申鹰歌:我作为毕业生的姐姐,给大家提三点意见,首先第一就是执行力那么你初到工作岗位,不管哪个领导说得对或错,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行它,OK,也许你认为,这个执行这一条,并不是你自己所想的,你可以保留你自己的意见,那么下面要求,你有端正的心态,首先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社会或者在任何工作圈里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那么摆正你的心态。好,从这件事情中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那么请你好好学习,你学到什么这是你所得到的,这是工作所能给予你的。

  主持人:好,谢谢。来,杨总,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三点好吗?

  杨石头:第一个就是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的好,认真,这是和认真有关系的;第二个是快速吸纳与学习能力,跟速度有关系的;第三个是思考、思考、再思考,跟思考能力有关系的,比如说现在80后的大学生,两盲一定,未来发展方向盲目,未来发展策略盲目,自身价值坚定。我牛,为什么牛我不知道 ,我黑洞般自信,对吧,这个过程中间,同学们同意吗?,同意就鼓掌,好多人都在鼓掌,所以还是要把,我建议是眼高手低,眼睛要高,手落下来,所以把基础的,把平凡的怎么做得到更好,这个是要必须训练的,同时学习速度必须要快,第三个是他的思考力,思考力在哪呢,就是你白天想的是决定现在,而晚上想的是决定将来的,这个对他来讲必须要同时,同步伐开始的。

  袁  岳:我觉得像有一些能力,只要你会,你一定能够找到工作的。这就说到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里面,有些技能是通用技能,有些技能是这个职业的专业技能,这个通用技能,这个是两个东西你就可以了,第一是写东西,说实话你要是到任何一个单位实习,领导说了什么,今天和客户谈了,立马你能写出一个备忘录来,一看 ,开完会还能写出会议纪要来,你就会这两招,我跟你说,你找工作百分之一百,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都不会写的,你哪怕写个小条,领条都不知道怎么写,借条都不知道怎么会,所以他这个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所以我倒不觉得,当代大学生要多大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就要一些低于ABC的基本能力,你就能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没有,那就是竞争力,再比如像人情世故,举一个例子,老板带领大家去吃饭,我说有几个大学生,你是实习生,你会帮老板点菜,你能点下菜吗?然后你会发现,老板,请点菜,好嘛,天天老板点菜,这个点菜不是个高级活,这个只能老板干的,有一个实习生能点下菜来,绝对那就是你的竞争力。

  杨石头:袁总讲到这,我给他补一个例子,有一位小姑娘应该今年是工作两年了,是在一个世界500强的人力资源部,她就是做了一件,刚才袁总说的事情,就是她的小老板说你去订个饭,下次有说你去订,是份外之事,她把每顿饭都订得很好,然后没有过多久,老板说你去发工资吧,袁总知道这个订饭,和发工资有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就能联系起来。

  袁  岳:是,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很多大学生你去实习或者你在试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做"影帝"和"影后",什么叫"影帝"呢?

  主持人:就是复印来复印去。

  袁  岳:那很多大学生说我都是环保系毕业的,我又不是"影帝"系毕业的,我干吗非要干那个活。但是你知道,你同样一个人做复印的时候,我就碰到一个实习生,他真是做的让我非常感动,他能够先作出一个表来,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的复印张数的对比,然后每天的文件分成两类,就是这个文件中间,上面的这类叫做体面的,对外的,正式的文件复印用纸,和非正式的,内部的草稿用纸,然后他发现底下这个平均比例是68%,然后就提出说把68%,都用双面纸来复印的时候,减少了多少成本,他能干这个事,你觉得他能干,比如说行政经理吗,大概行,为什么,他把一个小小的行为把它流程化,精细化,他能够找到管理的空间,找到节省成本的空间,他就是一个manager。

  龙永图:因为大学生刚刚工作的时候,其实老板或者是雇主在观察他的时候,往往从一些比较小的地方观察他,比如我经常在我的办公室接待外国客人,有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我们那儿实习,他就比较了解,比如说美国人来了他一般就把矿泉水也不打开,就是每个人发一瓶矿泉水,昨天我见日本外务省的经济局长,他就知道一个矿泉水的旁边,再放一个杯子,一个纸杯子,因为美国人很随便拿着就喝了,但是日本人不是,特别是日本外务省官员来说,你不给他一个杯子,你就让他去喝那个瓶矿泉水他是绝对不喝的,我一观察这个孩子我觉得这个人不错,对于美国人,对于日本人,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很小,很细的地方 ,他不过就是端茶送水的,但是我从他这样一些细小的做法当中,我就感到这个人可以用。

  袁   岳:你看这里面我有两个评论,第一个就是像龙老师说的这件事,你说哪个教科书上会讲

  不讲的,你一定是在那个单位的时候,原来这个事情是这么干,一定是在实践中间学习的,另外一个,我把这种工作叫精细化管理,就是叫refine,我们一般普通干活叫做fine,你干的怎么样?Fine,就是说还可以,但是他干的活怎么样 Refine,他可以得到两个"fine",意思是说,这活干的,我们一般人就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干,但是你却可以做一小小的东西,你就让人们对你印象深刻,所以我经常跟实习生说,你要能够三个事,第一,能够让雇主对你写出故事来;第二,人们有一句话,这句话不是套话是人们发自心扉的,能够给你一句话;第三是 ,你能够做一点事情 Unique,你自己都觉得特得意的,你干了半天活你有得意的事吗?通常我可以说 你得意的事,人家印象深刻的故事,加上人家对你评价多这一句话,你能有三个这样的东西,对你真能找到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倍数。

  第二环节

  主持人:不管刚才是龙先生还是袁总,还是咱们场上几位观察员都提到一些例子,就是这些学生,他们在工作或者实习当中,现在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但我们现在很想知道,有很多,大部分学生,可能现在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怎么来培养这个能力,在他们去实习,或者是在工作当中能出彩,能不能在这里,先请龙先生给我们讲一讲吧?

  龙永图:我觉得培养一个能力,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问题,它有时候并不是很刻意地,就能够培养出来,它是在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厚积薄发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大学里面培养这样一些才能,就是不要读死书,如果我们所有的学生,他主要关注点都是在上课、背书、考试,我想这样的一个学生不会是一个有能力的学生,因为能力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大学生要培养这些能力,就是要在学校学习过程当中,始终是把将来的社会,作为自己可能要面临的这样一些挑战的,这样一个目标来做,而不是我的目标就是考试及格。

  袁  岳:有一个专家做一个研究说,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6年的高考状元,就是说都做状元了,考试考得最棒的状元,这些状元其实他们没有出类拔萃的,有重大成就的人。所以他一定程度说明什么,考试这个能力,它并不是真正对我们特别有造就的能力,你一个大学生,你可以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能力,连你能够随随便便,能够谈上男朋友、女朋友,很多陌生人一下拉近乎的,那个能力都很有用的,只有一个能力在这些里面用处不大的,就是考试,就是你能考试考100分,证明什么,证明你背死书的能力强。但是职业是什么,职业是同样一件事情,三个不同的客户,就有三个不同的情况,他是跟情商有密切关系的,他就是说不同的情况,就要有不同反应的,结果考试是什么,永远是那个标准题,差那个就是,永远你考不到满分的,所以其实是对职业来说,考试那个玩意,对你是产生职业伤害的,你要是过于注重以后,基本上你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就会低,所以这是为什么,说你过于注重考试之后,这个对你找工作 ,反而是不方便的。

  龙永图:刚才袁老师讲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开完会以后能不能马上写出个备忘录出来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从我当年做职员的时候,我就开始做这个事情,所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你文字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并不需要你做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就是要记一件事,就是要讲清一个问题,像这样一些基本技能,我觉得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非常基本的,所以我就觉得,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这样一些事情。

  袁  岳:实际上我也非常同意龙老师这个观点,其实大学里面,我认为现在最少的东西是action本身,就是行动。然后这个行动,我就把大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有当领导情结的,一类就是规规矩矩,就想将来找工作的,找工作的人一定要去实习,你要做正式的工作,那就去实习,还有一类人,就是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人物,人家不会天然认可你,干嘛,找个机会创业,既可以商业创业,也可以刚才我说的公益创业,目的是什么?你要得到两样东西,第一个,我说叫社会上的人脉,将来找工作也好,社会上人家对你的帮助也好,学校里的人脉对你有帮助,但是有限的,其实社会上的资源,跟社会人脉联系在一起,你在一个单位实习,你跟一些客户打交道,你就会积累社会人脉,另外一个就是多读闲书,而不是多读教科书,我经常这样觉得,就是学校里的老师讲的很多课,就是考留学生们其实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学校里太多老师,他给你讲课的时候,他都不爱好那个,我们很多老师学校里那个课都是被派的,你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有的老师们在那念稿子有气无力的,坐在那边,然后讲半天,然后大家的睡着了,或者都跑掉了,对不对,就是那样的课很多,一般来说就那种课你考60分准没错的,因为基本上你自己看书完全就可以了,然后在老师可容忍的逃课范围内,你要找出时间来,多增加action的成分,你一定要赢出宝贵的时间资源去干这个事,然后如果现在电视机前面有大学生,今年要上大学的,上大学特别要考察,这个大学的大学城是不是在荒郊野外,荒郊野外的这个大学城,对你特别不利的就是,你在大学城里面一出门因为就是农地嘛,你连个人都见不到,所以你的社会化程度是更低的,你的,被隔离的成分更高的,所以尽量选大学门外,哪怕是个小镇,那个是个人气,有人的地方,哪怕出去做个小生意、摆摊,你还是跟人来接触的,你不是跟地接触的,这个时候,对你增加这个部分是有帮助的。

  龙永图:很多问题上都是要,改革我们学校的一些教育体制,比如说在国外学生的成绩从来不公布的,更不要说要把它排名出来,我知道从美国的小学,中学到大学,考分出来以后,都是一对一的,就是老师和他本人知道。

  袁  岳:更不会排序。

  龙永图:更不会排序,也不会让人家知道,这样的话那些考得比较低的人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怎么会智商那么低,或者考得很高的人他就会觉得高人一等,这样的话就把很多的精力放在考试上面,考试还是要考的,基本的教育还是要学的,这是肯定的,不然你到学校干什么呢?你又不能到学校里面专门搞社会活动,但是我们的学校,一个是不要把考分看得那么重,这是一个;第二个,把上课的时间,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当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去做袁先生讲的那些社会活动,我觉得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孩子们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教育制度上所产生的,所以还是要从制度上,把它解决起,第二有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做其他社会活动,我觉得这样的大学生出来以后,确实为社会上所欢迎。

  主持人:刚才两位都谈到,如果想让大学生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去社会上进行实习,可能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分数都不应该太过于看重。

  袁  岳:有一个专门做大学教育调查的,叫麦可思的公司。他做了一个用人单位的跟我们一起合作来做的,实际上用人单位,对学生成绩是放第四位,就是它的平均来说是第四位,第一位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里面有没有搞社会活动,就是组织社会活动,和当学生干部,那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是,除了他这个学习成绩以外,他有没有其他的成绩,因为通常其他的成绩,哪怕你得一个体育奖,它代表你的专长,那方面你很有特长,所以那个是很重要的,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其他你的过去的实习经验,有没有,然后第四位才是学习成绩,所以我就觉得,今天对适应能力这个问题,他要从大一开始重视,然后你就知道适应职业的需要,是一种习惯,然后你慢慢知道,一看,刚才我们说到一个单位需要,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说话的时候,我经常就看龙先生说话,你看他有那种气质,其实那也是一个技能,你就说这个是可以训练的,我记得龙先生您是农村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个训练,它是后天习得的,所以这个东西,你都是可以学习出来的,而且这种学习得到的东西对你的职业都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我们应该尽早地培养好这种好习惯,非常谢谢几位。

  第三环节:

  主持人:我们几位嘉宾都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一下,大学生就业都应该具备哪些法宝,但是我们也知道,初涉职场江湖的大学生朋友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许多困惑,今天我们在这里,总结了大学生的七点困惑,就业的现实七问,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他应该说是初涉职场江湖的,大学生的集中代表,这几幅漫画当中,就代表了大学生,现在对于就业都有哪些问题。第一点,张小盒就提到了,说是向社会学习,还是向学校学习;第二点就是考研、出国、还是找工作,人生的三岔口,要选择;第三点,当国家公职人员,还是进企业打工;第四,要户口还是要薪水;第五点,张小盒就问了是去大城市工作,还是去小城市工作;第六点,应该说是,张小盒的女同学提到的问题,女大学生嫁人呢还是找工作;第七点,找工作是比爹呢,还是拼实力,先请场上两位嘉宾,给我们讲一下,您觉得这七点当中,您觉得哪一点,特别想和我们分享的,想谈一谈。

  龙永图:其实这七个问题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考研、出国还是找工作,这个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我要选的话就是找工作,因为我们大学生在学校当中最差的问题就是社会经验,就是社会能力,就是适应社会的那种能力,那种应变的能力,他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基础知识应该是差不多了,所以如果我要首选的话还是找工作,当然,如果你实在找不着工作,你考研、出国也是一种选择。

  袁岳:我基本同意是应该向社会学习。因为这个部分你基本没有,所以你更应该学习,但是我这里面,特别要说的向学校学习,在学校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学校里到底学了什么东西,比如说我在公司里面,我是搞管理咨询和市场研究,我的公司里面学化学的人特别多,为什么,因为化学是一个分析学科,它的分析技能特别有用,所以如果你俱有分析技能,其实你不是在化工厂工作,我们干什么工作,不需要分析呀,所以不管你学什么东西,你如果能把这个学科里,这个能力一看你受过这种领域的训练,你把这个能力学出来了,说实话你其实干的活,就不仅仅在学的,那一点点专业。

  申鹰歌:社会和学校,如果学校能够涵盖社会的所有时间,我当然愿意在一个地方,全部都能学习到,我为什么要花更多的精力在社会和学校之间徘徊呢?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杨石头:那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就是说不是你有多成功,而是你多有价值,你只有一个肉身,只能走价值成长体曲线,这三条路都是可能会让你自己,是不是有一个自我增值,这个中间,你要看清楚,中国的国际化已经全部开始,就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已经全部开始,所以我其实是蛮建议,他应该成为一个国际人,而不只是找一个工作,如果他有条件的话。

  主持人:所以建议先出国留学。

  杨石头:而且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晴耕雨地,晴天的时候赶快耕地,雨天的时候赶快读书,这个时候对他来讲,其实是一个好的时间。

  主持人:我特别想知道,向学校学习还有向社会学习,这个时间分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袁岳:其实我觉得是两者互动的,就是越互动、越有价值,我在武汉一个大学的时候,都是一个会计系的同学,我让他们去不同的单位实习,有一个同学他是在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刚刚起步的,去在那儿实习,他去了以后,在那儿实习的时候,他干一圈的活,他说累得要命,但是他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太少了,不够,他发现很多知识向谁(学习呢),要向老会计去学习,你看,这是一个什么?他是在社会上学习的,然后回头就知道,学校里学的东西,他能衡量它的价值,就是学校里学的从来不是为学习而学习,学校也是为你职业准备而用的,但是如果你对职业有感觉的时候,你回头就把学校里的学习用到更好。

  龙永图:去大城市还是去小城市,我的选择是去小城市,因为现在由于信息社会网络还有整个媒体的发达,再加上大家生活水平也慢慢的,大城市、小城市的生活水平也差不多了,所以从生活质量来讲,小城市的环境,小城市的方便,小城市上班所花的交通时间,比大城市少得多,所以这个完全是个价值取向问题。

  朱  熙:我是强烈希望是要去大城市,理由很简单,龙先生也好,就是在几十年前,您从山村走到了大城市;袁先生,我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到的大城市,我也从小地方到的大城市,我不知道您是哪个年代到的大城市。

  袁  岳:我是1981年上大学开始。

  朱  熙:我觉得,因为你们进得比较早,因为你们到的城市比较大。

  袁 岳:我们都把大城市给占领了的。

  朱  熙:所以我就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更可能的看到今天,但是如果你们早早地只是走到了小城市,而不是走到了北京,我不管是毕业前,还是毕业后,我觉得我们真的是会非常遗憾,在今天,我们在这两个座位上看不到袁先生和龙先生。

  袁  岳:还有其他更好的人。

  朱  熙:当然你们也可能在更好的地方,那个是不清楚了。但是,我是觉得在今天的中国,要换的不是中国,那我觉得我就不知道答案了。

  袁  岳:大城市、小城市争论的问题,是这样的,就是说原则上我认为,大家应该去大城市,其实大城市,包括高考,你考上北京找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工作机会,类型,丰富经验都很多,但是它的确有一个情况,就是说大城市。

  朱  熙:对,我接下来想说的是,关于小城市,在今年有一个毕业生,她是北方交大毕业的,是个女生,她学习的是通讯技术,她一开始非常想留在北京找工作,但是这个女孩最后内容,也是通过一定的关系,和她的考试回到了宁夏,去石嘴山移动的一个分公司。

  袁 岳:那也不错了。

  朱  熙:我其实心里面非常为她高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就业也要讲成本的。

  袁 岳:其实你说的这个符合我的一个推荐,我就是主张,就是在能到大城市,你有工作单位,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叫什么,大城市里面大单位的,小城市营业单位,比如说中国移动,移动是个大单位,从上到下有这个系统,你在这个系统中间,其实小城市工作,这个是没问题,包括有些大的跨国公司,现在开始向三、四线城市发展,这个时候,北京招聘了你,派到保定工作,不错,其实是个挺不错的机会。

  主持人:条条大路通罗马。

  朱  熙:小城市也要分,如果我们去了华东,去了东南这一带,有的小城市比大城市,还要厉害,女大学生嫁人这个事情,我认为,因为咱们今天这个社会,除了我们意识形态也好,或者说除了我们道德的趋向也好,还有个财富的问题。对,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要尊重个人,和尊重各个家庭,我倒是认为少部分,或者说个别的女孩子,她一定要先嫁人,再工作,为什么呢?我是指她自己和她家庭,她一定要这样做,也不妨,因为这种结果,也许会出淑女,淑女也可以去做公益工作,这个对社会并没有危害,对她也并没有危害,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选择上,不会有太大的害处。

  龙永图:女大学生是嫁人还是找工作,我认为这个问题对女大学生首先是一种侮辱,为什么要提出这么样一个问题,女大学生当然是首先找工作,当然有少数人女大学生,她有那种价值取向,她认为嫁人比找工作更重要,这是她个人的问题。

  杨石头:我个人觉得女人的最终还是要考虑婚姻的幸福,婚姻对女人的价值是终身有靠,我之前在跨国公司,在做主管,然后我看到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女强人,都是为工作、奋斗,然后逐步变化了,然后那个女强人,在我看来都是半夜面对墙壁的女人,半夜挠墙壁的女人,最后实际上 ,再回头看自己的幸福,已经蹉跎了,已经过去了,所以如果可以,她有一个幸福之家的话,我觉得可以考虑。

  朱  熙:我就接着想跳到,说第七条,我觉得比爹肯定不对,但是爹比一定是对的,什么叫"爹比"呢,就是爹在这个阻断上面,如果要发挥了作用,你这个爹就主动在比,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我们其实会发现,比如说公务员队伍的子弟,从孩子进学校开始,所有他周边的人,都认为他毕业肯定是公务员。

  袁岳:你认为会遗传吗?

  朱  熙:不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天然的结果,但是你作为一个个别家庭来讲,你这把一刀给他阻断掉了,实际上你就给你孩子未来的发展和他的生存。

  袁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朱  熙:而且是给他奠定了一个更好的基础,因为这样他就有可能,等于他没有后路,他没有坦荡之路,他必须把自己逼到,就是被选择,被压迫 ,被锻炼,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头,因此我觉得爹可以不比,但是爹自己要去比。

  申鹰歌:你不用去比,你比得过就比,比不过,就放弃这个念头,不要再去想这些,让你自己痛苦的事情。

  龙永图:我认为这个也是我们社会要负责任的一个问题,现在找工作确实爹比实力还重要,可以说是这样,这是大部分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子,从小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人,我看到这种题目我就讨厌,当然必须是要拼实力,为什么比爹呢?因为我自己几十年的经历,我自己是拼实力,拼出来的,我从来是拼实力、拼出来,我从来不接受比爹这个问题,我讨厌这个东西,但是社会上,它确实是比爹,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社会的舆论,要用媒体的舆论来解决在找工作的时候,爹比实力更重要,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出来,对我们就业的问题,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个对很多大学生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袁总,您自己好像说过吧,说在这个社会上,求职就看谁爹狠?

  袁岳:对,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因为现在找不着工作的,和找工作,特别困难的人群中间,农村和边缘地区农村占的比重相对比较高,然后学校本身就上的差,这个学校又是属于,什么三本,什么民办大学的,他的难度就大,实际上他很大程度上,就反应了这样一个结果,这是为什么,我就说假定你现在爹,没有什么好比的,那你比什么东西呢?实际上你就比你的,新建立的社会关系,毕竟这个社会关系,跟你还有关,那你什么社会关系好比呢?假定说一个人 ,在你毕业之前,你实习过三次,在三个单位中间,你每个单位只要有一个良师益友,比如说他只相当于一个部门经理,这个部门经理对你有好感,他就相当于,这是你的一圈人脉关系,然后你实习过三个单位,你就有三圈人脉关系,所以等到你正式找工作的时候,大家说这个比一般的大学生,怎么会懂事那么多呢?人们就会欣赏你,毕竟,说实话,一个单位,靠比爹比来的学生,不是干活的主力,干活的主力是爹没什么好比的,那才是真正干活的人,所以我觉得,既然你爹没什么好比的,那你要从你干活,怎么样你也能够,有那么一小技之长,你可能就混出来了。

  第四环节

  主持人:很多朋友,很多大学生朋友,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说都是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但是当这个现实来临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其实光有激情和梦想是不够的,可能有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了,可以说有的,还是背负着家庭的荣耀,但是真的到了职场上,或者真的初涉江湖的时候,发现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或者薪水非常低,怎么来调整,大学生的这种心里落差。

  袁岳:其实你刚才说,大学生找工作有梦想、有激情,事实上不是,大部分找工作,他既没梦想、也没激情,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他不知道找什么工作,你明白吗/其实那是最苦恼的地方,因为他很迷茫,我自己看现在大学生,还是很有价值的,我就作为一个员工群体来说,现在大学生知道的东西很多,就是他知识面很广,还有大学生,他敢想,老板说只能这样想,他说为什么就要这么想,为什么就不能这么干,所以从很大程度上,他是有很多优势的,但他缺少方向,所以我就说,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我有三句话,我就把它叫,成功的三个基本元素,第一个叫做有梦想,有梦想就是你大胆地想,就是你敢干嘛,但是不要想太多,想一个,也不要想一大堆,因为知识面太广了以后,都想太多,决策的特点就是,再多的东西中间选一个;第二个,叫能折腾,就是想完了之后,你怎么action,不行再来一回,你每次折腾,只要你出去折腾,每次都很有用的,当然;第三个很重要的特点,我说,粗话叫做不要脸,不要脸就是,不要找那么一个工作,人家不要我,人家欺负我,然后陌生人又抹不开脸,说话的时候 ,又不敢厚颜尤耻的,有一个员工到我们单位找工作,被我拒绝了七次,第八次又来了,端个小板凳,早上在我们门口,我上班的时候,第一个就碰到他,我说我再不面试你,就凭你这个精神,咱就要了你,所以你看,他就是什么,不会每次被拒绝了,我们很多人要是被拒绝一次,脸上都回觉得,心里面伤害多大啊,你肯定就不想这个事,人家每次能力都不过关,就靠这个意志力,让你相信说,这个人就不凭别的,就凭意志力这件事情,他一定能够做一些,其他人做不到做的事。

  龙永图: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我觉得现在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因为我们经过改革开放30年,应该说,吃饱穿暖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就觉得我们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说,最后的工作对你的整个生活质量,和你整个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决定性的意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就觉得,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你对它一笑,它就反回你一个笑,你对它做个苦脸,它回你一个苦脸,就是说心态很重要,本来都是一样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心态很好,你会感到非常愉快,会感到非常振奋,同样一件工作,另外一个人做起来,觉得简直是一种折磨,但对你来讲的话,又会从工作中得到一些乐趣,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但是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大学生找工作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解决,不然的话,我们如果是,始终把这个工作,分成三流九等,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决定他的价值,决定他的地位,我认为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以后找工作,会越来越难。

  袁岳:其实我看这个事情,它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的改造更难,所以我同意你的结果,要有好的心态,但是心态从哪儿来,从折腾里来,就是你通过折腾,你才能找到机会,然后,包括你找到爱好,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到底适合干什么呢?我喜欢干什么呢?我的"折腾"是说,你要尝试不同的东西,你别老待在那儿,光瞎想,越想还越复杂,最后还想不开,只好跳下去,所以我的意思是说,这个"折腾"是指多行动,你多去尝试,然后你说,发现其实干这个不错,挺适合我,本来以前以为,当这个东西很好,但是后来发现其实着个东西,不是我喜欢的,我干这个活,虽然好像不是很体面,但是我很快乐,我可以干这个活。          

  龙永图:但是中国基本文化是,不太愿意折腾,大部分中国人,是不太愿意折腾的。

  袁   岳:你说咱们现在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都是干吗的,那不就是"折腾"吗?我们全国现在那么多人出来,包括我们现在温州人,他都走到全世界去,他不就是在"折腾"吗?所以我觉得,没错,在过去的传统文化里面是不太"折腾"的,但是现在,其他人在"折腾",你不"折腾",你就没有竞争力了,所以我认为,"折腾"本身就是竞争力,在"折腾"中间,找到你的位置,在"折腾"的过程中间,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主持人:刚才袁总提到了,自己在职场江湖,包括他建议,大学生职场江湖当中,独门秘笈,就是要"折腾",我特别想问下,咱们台下的三位特邀观察员,你们认为在职场江湖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心态还有"折腾"以外,你们认为,还有那些能力,或者还有哪些独门秘笈,跟我们分享的。

  朱 熙:其实我觉得,无论是袁先生讲的"折腾",还是龙先生讲的心态,都是缺一不少的,比如说你折腾的过程,心态不好,我觉得你也折腾不出什么名堂,如果你心态非常好,你一直待着,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好,肯定是包括,你一直"折腾"一直在做,这样你才能有心态好,但是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想说的就是,我想袁先生也好,龙先生也好,一定记着在,应该在十几年前吧我们曾经有过一组片子,片名就叫《知识改变命运》,我觉得这句话,在我们的心里,是很振荡的,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再抱着这样一种知识改变命运,我认为就是无视现实,因此我就想改两个字,就把"知识"改成"心态",这是我同意龙先生的。

  主持人:这种心态怎么培养,我知道咱们申女士,本身就是人力资源部的,是不是?

  申鹰歌:因为我们接触的应届毕业生非常多,我忘了是谁说过一句,他总结了三点,胆大、心细、脸皮厚,具体怎么说,就是说,胆大就是敢想,可能类似于"折腾"的概念。

  袁岳:有梦想。

  申鹰歌:有梦想,第二是心细,也许这个概括应该更全面,就是有执行力,并且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第三就是脸皮厚,其实我理解为,就应该是执着,执着于你现在的工作,执着于你所喜好的,努力做下去,我想一定会有成就。

  袁  岳:你看你说的这个,跟我说的,三个项目,它有两个项目是一样的,它的项目区别是中间那个项目,你是讲的心细,我讲的是要能"折腾",它这个问题在于,在我没找到,我真正喜欢的那个玩意之前,你让我心细,咱心定不下来。

  申鹰歌:但其实现在应届毕业生,我想问问在座的,现在这么多同学,你们能够明确告诉我,你们所喜欢的行业和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吗?

  袁岳:这个很难的,所以要"折腾"。

  申鹰歌:对,其实他们要在工作中不停地折腾。

  袁  岳:对,我们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所以我的结论是要"折腾"。

  申鹰歌:但是你没有这个脚踏实地,细心地去做这些东西,你不能发现自己适合,或者不适合什么,对,但是你先要做一段时间,你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执着以后,才可能。

  朱  熙:但是什么心态下去,支持你的"折腾",也会变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否则你"折腾"的效率

  也会大大的降低,所以我特别特别强调的,大学生到哪里找心态,其实就是刚才袁先生讲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都是我们的农民工,包括我们农民工,在我们今天的中国,有最大的两个就业人群,一个叫大学生,就是刚刚毕业不久的,一个叫农民工,全中国都在关心,但是二位有没有注意。

  龙永图:但是我们农民工的心态比大学生好得多,因为他把他的姿态,放的很低。

  朱  熙:农民工的就业在我们更多的媒体中看到,农民工就业靠企业,企业开工招人,大学生的就业靠谁呢?靠国家。

  龙永图:就是说我们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难,当然也有经济状况的问题。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不够,不足以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的问题。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学生,实在是在很多情况下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为他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一种人,为什么现在找工作还是比较难呢。我认为这些东西的话,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能够做到这点的话,我就觉得我们中国,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主持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学生朋友如果想在今后的职场江湖当中立足的话,那么在现在的校园生活当中,就需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子,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梦想才能照进现实。好,本期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我们几位嘉宾,今天带给的我们精彩内容,也感谢现场观众朋友们的热情参与。观天下风云,与永图论道,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结束)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