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典中国·辉煌60年:淮河的世纪安澜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15:28  中国政府网

  经典中国·辉煌60年——

  驯服世界上最桀骜的大河:淮河的“世纪安澜”之战

  新华社合肥9月15日电(记者 蔡敏)“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主席1951年的一声号召响彻中国大地。近60年来,淮河两岸儿女历经艰苦奋战,在被称为“最难治理的河流”上书写着新的传奇。如今,淮水安澜,功在禹上。

  淮河,本是一条通畅的河流。“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曾是千百年来淮河儿女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但是,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经常变得桀骜不驯、泛滥成灾。“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这是过去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两次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多次召开治淮会议。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非常时期,治淮仍未间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年和1950年夏季,淮河连续2年发生大洪水。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即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兼施,下游以泄为主)的治淮方针,确定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

  1991年9月,针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并决定成立由副总理为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4省参加的国务院治淮领导小组,部署了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近期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再次掀起治淮高潮。

  如今,总投资447亿元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已经完成。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英三指出,经过近60年的治淮建设,初步形成了淮河流域防御洪水的工程体系。

  目前淮河已建成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达270亿立方米;蓄滞洪工程发挥作用,蓄滞洪库容334亿立方米;沿淮河行洪区可分泄河道流量的20%-40%;淮河流域现有堤防已达5万公里,主要堤防1.1万公里;淮河干流泄洪能力大幅提高。

  徐英三介绍说,淮河干流中游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洪泽湖及下游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都达到了百年一遇。

  2007年淮河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整个流域在人员转移过程中无一人伤亡,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堤防无一处决口,流域水库也无一垮坝。与2003年比较,淮河流域淹没面积减少了五分之二,转移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工程险情减少四分之三,防守人数减少了五分之四。

  一年前,受益于淮河流域大规模移民迁建及行蓄区洪区改造工程,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的居民陈玉云一家从淮河河滩地迁到了城里的移民安置区。“40多年来第一次不用再为洪水担忧了,要感谢党和政府呀!”陈玉云回想起过去激动万分。

  近年来治淮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力图变淮河流域“大水袋”为“大粮仓”。沿淮重要省份安徽今年以来持续加大行蓄洪区调整、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等治淮“新三项”工程投入力度,努力化淮河洪水为资源,夯实“淮河大粮仓”。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说,经过中国水利和农业专家的调研和测算,一旦国家和沿淮省市的新治理工程全部启动,将在淮河流域实现年平均减淹耕地400万亩,改善耕地2200万亩,年平均增产粮食50亿公斤的目标。整个工程预计需上百亿元。

  “通过5到10年的努力,长年水患频发的淮河流域‘大水袋’就能变为‘大粮仓’,这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纪冰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