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钢重组日钢的非市场化成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4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在企业重组中,地方政府本来不应越俎代庖,代为包办,应该让市场化发挥更大作用,从经济上支持重组虽然经过无数次抵抗,但胳膊终扛不过大腿,山东钢铁集团重组日照钢铁集团的游戏,终告收场。9月6日,山钢与日钢签署重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向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以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山钢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照方面则以其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

  山钢吞并日钢已不是新鲜事,从去年3月山钢集团成立之时起,这一话题就充斥业界或各种媒体。但由于重组方山钢是巨亏的国有企业,而被吞并的日钢是赢利的民营企业,由此引发的争议愈演愈烈。9月7日,在国内某著名网站的一项调查中,逾8成网友认为山钢吞并日钢是一次典型的“强买强卖”案例,并支持“重组应该遵从市场规律”的观点。

  在表面上看来,山钢吞并日钢成功,或许是国内钢铁业重组当中的“重大成就”,或者说是重大事件——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不过,这种吞并事件也受到业内人士的质疑。有分析认为,这种行政性重组的效率令人怀疑。山钢吞并日钢其实并非是完全自愿的市场化自由重组方式,主要是来自于地方的行政命令,所以这种重组的实际效果恐怕并不乐观。

  为抵制山钢的吞并,日钢董事长杜双华可谓煞费苦心:在迅速扩大日钢规模的同时,甚至动用“借壳上市”之计。今年6月,杜双华将旗下日钢部分资产借壳自己控制的开源控股实现香港上市,开源控股52亿港元收购了香港誉进发展公司,后者间接拥有日钢30%权益、日钢30%权益及日照钢铁轧钢25%权益。

  杜双华此举,目的就是在财务和政策上给山钢增加吞并难题。不过,他的抗争是白费力气,山钢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吞并日钢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志在必得。山钢吞并日钢,是一场小鱼吃大鱼的怪戏,如果按净资产计算,山钢将通过增资100亿至160亿才能完成对日钢67%的控股。

  由于山钢集团是由济钢和莱钢合并组建,其注册资本金只有100亿元。要吞并日钢,也将面临着资金的巨大压力。此外,山钢成立后,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山钢的集团化运作进展缓慢,资源与业务整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上半年,山钢主业的多项指标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出现亏损12.85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日钢实现利润6.6亿元。同时,日钢目前是山东省内大型民营企业,位居国内十大钢铁企业之列。2008年胡润富豪榜上,杜双华以350亿元的资产成为钢铁业首富,其净资产约80亿元。从两家企业的经营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来看,山钢绝不是日钢的对手。

  然而,山钢吞并日钢还是发生了。有的人认为,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源于当前钢铁行业“企业遍地开花、谈判一盘散沙、产能严重过剩、重复投资比比皆是、资源分配极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现状。也许此次吞并事件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要整合山东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好事。那么,为什么不是日钢重组或吞并山钢呢?出现盈利民企被亏损国企吞并的事,只能说明,现在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何其恶劣,在“国进民退”的经济大潮中,市场已经容不下一个优秀的民营钢铁企业了。虽然日钢从来都不心甘情愿被山钢吞并,可是又很无奈,几番挣扎依然无济于事,甚至面临银行断贷、环保部门叫停开发项目的危险。

  在企业重组中,地方政府本来不应越俎代庖,代为包办,应该让市场化发挥更大作用,从经济上支持重组。山钢吞并日钢,却与之背道而驰。此事的发生,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还是从发展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角度而言,都开了一个强买强卖的先河。这不仅是日钢的被吞并,或许同时也意味着整个非公有制经济在不久的将来被国有制经济吞并一样。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