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文帅、陈梦阳、韩洁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而早已被提出的“人民币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在夏季达沃斯年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经济界人士认为,“内外兼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迈开新步伐
财政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8日联合发布公告,中央政府将于9月28日在香港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内地以外地区发行人民币国债。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是当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作为中国经济界寻求破解当前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新路径的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开始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起步:2008年12月以来,中国先后同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今年4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些都被市场解读为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之举。
出席夏季达沃斯年会的经济学家余永定认为,货币互换可以看作是中国谨慎地向外部世界提供流动性的一种策略,同时也能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互换是一国货币实现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安排。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则能大大便利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计价和结算,将人民币结算的范围从部分边境贸易扩大至与港澳地区和东盟的双边贸易以至整个国际贸易,有力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应更多地在贸易领域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现在的试点仅仅是开始。
无论是密集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还是积极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都是以稳定和扩大国际贸易规模、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为目的的,这样可以借助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利用贸易规模优势推进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流通,通过在国际贸易中让人民币发挥更大作用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增强综合国力 完善金融市场
尽管人民币正在努力“走出国门”,但其国际化目前还处在刚起步阶段。这是专家们普遍的共识。“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的目的。”汪涛说。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都强调了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正在此间参加夏季达沃斯年会的巴克莱资本副总裁韦俊贤对记者表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国家实力强大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实力大大增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余永定表示,可自由兑换是国际化货币的重要条件,因此,只有当中国资本项目自由化、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时候,人民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货币。不过,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有高有低,尽管当前中国还存在资本管制,但这并不妨碍人民币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化。
他同时强调,一国货币在实现国际化的同时也意味着相关风险的增加,因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强大的监管当局和中央银行,以及具备足够抗冲击能力的稳定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能走多远,关键是看我们相应的监管能力,包括对风险、资本流动的监管能力的提高。只有具备了足够好的监管能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才会走得更快。
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成关键
达沃斯年会与会专家纷纷建议,在目前人民币还不是贸易结算主要货币的背景下,中国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用人民币计价的主权债务,这既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可以降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是要被国际市场上的个人和机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投资工具和价值储藏手段等几大功能。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夏季达沃斯年会现场对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是国际上缺少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只有让国际投资者熟悉投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才会更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能只靠贸易途径推进,现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国际上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国债或者企业债,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嫁美元贬值的风险,也可有效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一些金融界人士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期待。瑞士银行中国区主席李一说:“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以拓展我们在华投资的外国银行的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