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复星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23:49  经济观察报

  463

  2009-09-14

  “从公司逻辑和结构的角度说,我们最注重去学习的是三家公司。”8月17日,在上海复星集团总部大楼内,郭广昌再次对本报重复了自己已经不止一次提到过的学习对象。

  郭广昌要去学习的这三家公司是:奥马哈圣人沃伦·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华人商业教父李嘉诚的公司和记黄埔,以及全球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通用电气。

  “杰克·韦尔奇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且GE的每代领导人都能把GE的风格贯彻得非常好。GE董事会选择经理人选得很准,不同的时代选的领导人都是公司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比如杰克·韦尔奇时代,需要的是整个公司的变革,也就是买卖,把不好的卖了,把好的买进来。现在的CEO伊梅尔特更强调的是创新,因为光买卖不行,必须结合创新。”

  如果从现在的投资智慧和投资逻辑来讲,巴菲特并不是不管他投资的公司,他投资很多企业都是控股,在董事会层面发挥很大作用。巴菲特充满智慧,他有自己的逻辑,能坚守自己的原则,这一点很多投资人都做不到。人家说不赌就是不赌。

  “李嘉诚则是中国智慧的师表,他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郭广昌将这三家公司和三个商业世界的传奇人物分别点评了一番。

  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和李嘉诚中,郭广昌和其中两位都在公开的场合接触过。2004年6月,郭广昌和已经卸任GE首席执行官职务的杰克·韦尔奇在上海的一次活动上有一次公开的交谈;2006年4月,作为长江商学院首期CEO班学员,郭广昌参加了长江商学院组织的中国企业家集体拜访李嘉诚的活动。

  他本人也被人不断地跟李嘉诚做比较,他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国内地最像李嘉诚的人;他创办的公司复星国际则被视为内地版的和黄与GE;在同杰克·韦尔奇做公开交流时,他甚至要求这位传奇经理人向他点评一下GE同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以及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区别。正如他对本报所做的那样。

  这家成立17年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的典范,甚至是代名词。无论是他人还是郭广昌和他的同事们,都在迫不及待地希望复星向这三家富有传奇色彩的多元化投资公司靠拢。

  “复星要取它们所长,形成自己的特点”,郭广昌在复星国际2007年于香港上市之后说:“我们要学习GE的前三名战略,学习它让大象跳舞的管理哲学,我们也要学习巴菲特价值发现、组合投资的精髓,更要学习李嘉诚先生既有自己操控也有战略投资的产业进退、组合之道,以及保持低负债率迎接发展机遇、保持有节奏而非高密度投资的发展策略。”

  一

  1992年11月,当复旦大学团委老师郭广昌决定下海经商时,他决没有想这么多。他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放弃出国的选择。

  更早之前,他是一名从浙江东阳考入复旦大学的乡村少年,读中学时最大的满足是每顿饭 “吃着铺着霉干菜的热气腾腾的饭”,因为受到鲁迅的影响决定选择哲学专业。鲁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自己决定弃医从文,是因为“光有良好的体魄,没有健全的头脑,这也是民族的悲哀”。年轻的郭广昌则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问题,也是如何解放国民思想的问题。”他在大学时代的智力偶像是马克思,整天琢磨的是“如何去完成‘五四’未能完成的启蒙任务”。

  毕业之后,他获得了留校工作的机会,这在今天对于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生而言,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成就。可是他却不能不注意到,时代的风向已经转变到让哲学家目瞪口呆的阶段。成为一名意见领袖已经不是最佳的影响时代的途径;而政治家也在逐渐从万人瞩目的神坛上渐渐隐形;新诞生的英雄和偶像也许是商人。

  “做官从政并不是知识分子 ‘治国’的唯一出路,社会需要坚实的中产阶层,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工作者,他们是承担经济建设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资源的主体,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当初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先富起来的是一批个体户,所以当时社会很盛行‘原子弹不如茶叶蛋’‘手术刀不如剃头刀’的说法。但是他们所形成的经济主体,是单薄的,是缺乏持续增长性的。只有知识分子成为经济主体,社会经济秩序才会更理性,社会才会更稳定、更良性的发展。出于这样的思考和对自己个性的判断,我认定自己也必将走从商的道路。”郭广昌在后来的一次演讲中说。

  于是,1992年年末,郭广昌将自己已经换好的用于出国的美元,重新换成了人民币,和他在复旦大学团委的同事梁信军一起下海从商,尽管当时他已经通过了GRE和托福考试。他们取得了最初的胜利,25岁的郭广昌和24岁的梁信军创办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在开业10个月后就实现了他们当时梦想的第一个100万元收入,梁信军说:“我觉得挣100万就够了”,还在学校工作时,他和郭广昌曾经认真计算过,以他们两个每个月的130多块工资,要攒够100万,“不吃不喝得干80多年”。

  当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时,他们在复旦大学的同学汪群斌和范伟已经加入进来。后来,复星获得巨大成功后,它的团队被归结为重要原因之一:汪群斌、范伟和梁信军是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学专业的同学,汪和范还是同宿舍的室友;而郭广昌和梁信军则是复旦大学团委的同事;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志同道合”(郭广昌语),而且分工清晰,郭和梁擅长对外沟通,汪和范则专心于内部运营。

  1993年底,复星从市场调查和咨询行业延伸到了房地产,通过做房地产代理销售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与此同时,复星创业团队则让复星在医药行业斩获颇丰,他们带领研究生制作的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在1996年让复星赚到了第一个5000万。

  在目前复星投资的众多领域中,房地产和医药是复星最早进入的。复星先后成立了两个子公司复星医药和复地集团。1998年,复星医药的前身复星实业在A股上市,招股说明书上已能看到,作为当时复星集团旗舰公司的复星实业,其在1997年销售收入达到1.9亿元人民币,利润3602万元人民币”,这是郭广昌和梁信军创业的第六年;更让人瞠目的是,复星实业的5位创始人和股东,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复地后来则在香港上市。

  2001年,复星国际开始借上海国企改制的机会投资豫园商城,进入零售业,到了2002年年底,复星成为豫园商城的第一大股东。

  复星也投资了包括德邦证券(2003年)、永安保险(2007年)等金融公司。

  二

  不过,让复星的投资彻底重型化,并且还让复星因此卷入一场风暴的则是复星对钢铁的投资。2001年,郭广昌和张志祥结识。张志祥在当时是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民间钢铁大亨,他的建龙钢铁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之一。这两人年龄相仿,同样都是浙商。复星出资3.5亿元收购了唐山建龙实业30%的股份。这是复星第一次染指钢铁。

  2003年,复星集团、南钢集团、复星产业投资和广信科技四家企业合资设立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随后南钢联对江苏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了要约收购。在此之前,南京钢铁的大股东南钢集团公司已将手中持有的70%的南钢股份放入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之中。南钢集团公司占据南钢联40%的股份,而郭广昌的复星集团控制的另外三个股东占据南钢联60%的股份,相当于间接控股南钢股份。郭广昌对外表示说,投资南钢,“意味着复星已将钢铁作为了主业”。

  也是在这一年,南钢联和唐山建龙等投资方一起投资在宁波建厂,厂名为宁波建龙钢铁厂。但不幸宁波建龙迎头撞上了从2003年末开始、到2004年上半年达到高潮的宏观调控,建龙项目被叫停,尽管同邻省江苏的铁本项目相比,已然算是幸运,但却对复星形成不小压力,无论是资金上的还是舆论上的。

  2004年7月,一家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报道,复星在银监会下达给各银行的通知中被列入慎贷名单,这让复星和郭广昌团队一时间格外紧张。彼时曾经是中国最大民营企业之一的德隆刚刚坍塌,民间流言四起,媒体上也是风声鹤唳一片,其中的一条流言即是:复星可能是下一个德隆。它们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样多元化,同样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同样打着产业整合的旗帜。

  在这一年郭广昌和杰克·韦尔奇的会面中,郭就不止一次对杰克·韦尔奇说到大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受到的影响:“最近天气变化很大,不少企业家感冒了”,“中国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也有一些个别企业原来做的比较大发生一些事情,导致对民营企业有很多的看法,个别企业做事波及到整体民营企业的信誉”。他问杰克·韦尔奇,在面对普遍的质疑情况下该怎么办。

  杰克·韦尔奇回答说:“不要媒体一问那些问题你就火冒三丈,你要继续前进…… 媒体说我不喜欢钢铁,或者是医药产业,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惊慌,我想如果说你对企业有信心的话,那么你最好的答复和回应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有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开放你的账簿,把你的账摆在桌面上,让他们看一下,看完以后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部分受益于韦尔奇的教诲,复星开始主动透明化。公司一方面发布澄清声明,称一些媒体声称 “复星走进‘慎贷’名单”“被迫收缩战线”等,所引用的数据、资料,纯属子虚乌有,复星也从未被列入慎贷名单;另一方面,开始忙于将两份报告分送给关联银行、投资人和监管机构,希望能够加深各界对复星的信任度。这两份报告,一份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的《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另一份则是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为复星集团做的《复星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04年6月30日。除此之外,复星还请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两家信用评估机构对复星集团做信用等级评定。

  三

  三年之后复星国际在香港的上市几乎成为复星一次表示胜利的举动。

  2007年的7月16日,复星在香港整体上市,融资132.7亿港元。 在招股说明书中,复星国际称自己的核心业务包括“钢铁、房地产开发、医药以及零售业务投资,此外,还有金融服务业、金矿开采、铁矿石开采等战略性投资”。

  感冒和癌症是不同的,郭广昌开始反复对不同媒体重复这一句话。2004年复星患上的只是感冒,如今终于可以证实。

  上市之前的路演中,在回答海外投资者时,郭广昌讲得最多的就是两点,“第一,你相信中国吗?我相信中国经济经过30年发展,还会有15年、30年的快速发展;第二,你相信我们团队吗?15年里把一个注册资本10万元的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逾300亿的公司,你相信我们团队有对投资的判断力、决策力和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吗?”

  上市让郭广昌的声名进一步提高。毫无疑问,他已经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的公司已经开始被人称为是中国大陆的和黄和GE。这两家公司以多元化投资著称,更以成功著称怀疑李嘉诚就是怀疑成功,怀疑GE就是怀疑伟大公司。

  也是从复星国际上市之后,媒体和公众才开始更多地了解郭广昌和复星的投资理念。这些投资理念的简单表述如今随处可见:它“投资于中国成长的根本动力,其主要业务均长期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带来的消费需求、投资需要,持续的城市化、服务全球的制造业带来的持续增长等中国动力”;它的核心能力是以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团队作为核心的 “持续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的能力,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的能力和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能力”。这些理念如今不但被接受,而且在很大范围内被视为真知灼见。

  当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波及到中国时,郭广昌又开始提出自己的“反周期之道”,复星的投资既要扎根中国,分享中国成长,又要反周期操作,利用经济周期“趁低换牌,对冲投资,优化资产配置”,同时恪守价值投资的原则。在2008年下半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上,郭广昌在介绍了反周期之道后,“炫耀般”地说复星手握超过百亿现金,“如果各位有好的投资项目可以来找复星”。

  2009年过半,媒体观察说,复星的投资开始轻型化,这也是郭广昌想要传递出的信号。复星换牌的结果是,复星完全或部分退出了包括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在内的数个重型项目,同时大手笔投资了包括分众传媒、同济堂等在内的数家轻资产企业,一家快餐连锁企业成了复星的投资对象,它也投资了一家畜牧企业,这让郭广昌和互联网富豪丁磊一样成为“养猪”英雄。不过,复星的重型投资仍然是复星所投资的诸多产业中最具分量的一块:复星投资的上市公司中,南钢股份的复星权益市值仍然大于另外两块旗舰产业复星医药和复地集团的复星权益市值。复星仍然很重。

  在复星集团2009年的年度工作大会上,郭广昌在提到要为收购机会准备现金时说:“这次危机里巴菲特账上有200多亿美金现金,李嘉诚有1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复星有100多亿人民币的现金,这两个级别基本反映了我们企业发展的差距所在。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没有掩饰自己的雄心,毕竟,如下他所言。

  “每一次大萧条中必然会诞生一批伟大的企业家、投资家。比如1929年大萧条后的Morgan财团;1973年美国经济危机后的巴菲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三星;2000年IT泡沫破灭后的Google、苹果。”

  (本报记者李翔撰文)

  刘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执行秘书长

    上海复星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值得学习的典范,该公司企业发展战略思路清晰,企业文化体系健全,资源优化能力较强,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它的成功是适时的抓住了中国发展的大好机遇,成功探索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民营企业成长的经验。建国60年之际,一个崭新的历史空间展示在我国民营企业面前,如何以全球视角与思维进行资源共效整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创造出更多的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使企业发展更长远。

  ◆1992年 开始业务运营◆1994年 8月,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94年12月,通过复星医药开始开展医药业务(当时公司名为复星实业)。◆1998年7月,复星医药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8月,复地成立(当时公司名为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0年 8月,复星医药完成了2,250万股的A股配股。10月,投资友谊复星。◆2002年 8月,投资建龙集团。11月,成为豫园商城的单一最大股东。◆2003年 1月,复星及建龙集团投资于宁波钢铁;投资国药控股;3月,南钢联成立;5月,德邦证券成立;10月,复星医药发行9.5亿人民币的可转债。◆2004年 2月,复地完成首次公开发行,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2004年4月,投资招金矿业。◆2005年 1月,南钢股份完成1.2亿股A股增发;3月,复地完成14660万股H股配售◆2006年 启用新品牌和品牌标识语--汇聚成长力量;4月,复地完成17590万股H股配售;12月,招金矿业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07年7月,复星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整体成功上市;8月16日,复星集团以出资方式参与海钢改制重组◆2008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第82位、中国企业综合制造业营业收入第2位、中国企业500大营业收入第100位、中国企业集团纳税500强第37位。旗下产业业绩稳定增长,在行业内也基本进入国内前10强。

  相关企业

  均瑶集团有限公司

  1991年,均瑶集团成立。同年,王均瑶、王均金和王君豪三兄弟承包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成为中国民营包机先行者。

  1994年,均瑶集团开始多元化发展,进入食品行业,生产乳制产品。

  2000年,均瑶集团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均瑶集团入股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入股国家全资控股业务领域的民营企业。

  2006年后,均瑶集团进一步发展,进入零售、房地产行业,开发了如宜昌均瑶国际广场购物中心、上海均瑶广场等项目。

  如今,均瑶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营销服务为主营业务并设计置业等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雨润集团

  1993年,雨润集团成立。

  自2004年5月起,雨润集团通过其控股的子公司江苏地华开始在二级市场收购南京中商,到2008年末,江苏地华持股比例已经攀升至29.24%。

  2005年,雨润集团的部分食品业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雨润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食品、物流、百货、旅游、高科技、投融资和房地产等产业于一体的民营集团性企业。拥有下属公司100多家,遍布全国20余个省、市和自治区。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

  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北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

  1994年,大连万达集团与大连足球队联办大连万达足球队,由此迅速提升了集团在国内的知名度。

  2001年,大连万达集团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过渡,在吉林长春试水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如今,大连万达已发展成为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万达集团在全国40多个城市投资项目,已在全国开业19个万达广场,6家五星级酒店,拥有直属影院36家,300块电影银屏。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