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育新增长点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16:5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夏季达沃斯9月10日-12日在中国大连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培育新增长点”分论坛嘉宾发言实录。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大家下午好!我们这个论坛主题是找到新的发展绿芽,新的增长力在哪里?是什么?

  坐在我旁边的是刘积仁先生,他是东软集团董事长,东软集团增长非常迅速,坐在他旁边的是来自科威特的Marwan M.Boodai先生,然后是万钢部长,他负责的是科技部,科技部是我们产生新增长点的领域,Deepak Puri先生是来自印度;以及IqbalSurve先生,他来自南非很大的一个投资企业,这个地区有几百个投资项目,最后一位是James S.Turly先生,他是来自安永。

  我们经济新的增长驱动力在哪里?万钢部长您一直在参与推动增长的工作,科技部也可以说在培养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您能给我们讲讲环保科技的作用如何?

  万钢:我记得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冬 季达沃斯的演讲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他提出历史的经验表明,每一场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一场技术的革命。通过科学技术重大的突破来满足更多人民的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曾经有很多的朋友问我,说经济发展有经济周期。科学技术有自己的规律,为什么这两者在历史上这么地相近,并同时发生?这是什么样的规律?我在 想,每一场经济危机它的发生总有它的根源。总的说起来,还是世界范围中价值观的变化,人民需求的变化,经济结构的改变。更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有了积累、具备了突破的条件。因此,在这场我们经历过将近一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新的经济领域,新的发展方向正在变化。从中国 的情况看起来,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以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于是人民在生态环境方面、能源方面有了更大的需求。对于人民的健康、发展有了更多的需求。人民更多地想通过信息技术来了解世界,来发展他自己。我想这是最根本的需求。因此我认为,新的增长点会发生在大约能源、生物、信息、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 这四个范围。

  能源方面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的能源,逐渐地脱离我们几百年来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的情况。这里面包括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的清洁能源,还有清洁汽车和高效照明等等。

  第二个是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生物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对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环保上面的应用等这些都会是一个新的增长的区域。对于信息的发展,我们更多地是在高通、海量、智能的软件的方面。我想移动网络、因特网和电视网的三网融合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的应用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中的比较重要的内容。 由于新材料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的发展,逐渐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新材料中产生了新的经济上的增长。我相信,随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要想在一场经济危机之后能够迅速地推动技术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有积累,有政府推动的措施,有广大企业的努力和广大社会和人民的需求。中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就启动了12个面向未来的重大科技专项。比如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如说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比如说生物质能的应用,比如说生物制药,比如说下一代的无线通讯网。等这十二个重大专项,这个成果就成为我们了这次在发展新型经济增长点上面的重要的基础。

  未来在促进经济振兴方面,我们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开始就启动了旨在推广这些研发的新技术的一系列的重大项目上。比如说我们在全国10个城市中推动电动汽 车的发展。包括混合动力和电池和燃料机车。各位嘉宾来到大连市可以看到这次大连达沃斯所用的汽车中,据我了解有250多辆电动汽车,很多嘉宾是乘坐采用锂离子的电动汽车来到了现场。大家如果晚上出去看到大连市美丽的照明,我想告诉大家这是我们另外一个重大专项,叫做十城万盏推动半导体照明的工程。我们率先 启动几万盏的LED照明、半导体照明。这方面拉动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节能新产品的发展。大家知道半导体照明与白炽灯相比节能效率要超过60%。同时我们在很多的区域,比如说在上海和它周边的长三角区域共同推进了三网融合的事业。在明年举行的世博会上,我们大概在上海市会有50万户居民进入三网融合的试 验网,加大了它的推广速度。我所设想的还有一系列的,比如说推广太阳能的金太阳工程,比如说远程交通的高速铁路,比如说从北京到天津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以及到2011年就要完工的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我们相信在金融危机之后,适应社会上更多的新的需求,满足市场更多的需要,顺应自然来推 动绿色能源、推动生物技术、推动信息技术,推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将会为我们的解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们年轻的企业家和科学技术人员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奋斗方向,也会为全世界向一个绿色经济、向低碳社会和低碳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我们共同而又长期的气候变化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在 全体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以后大家达成的共识,也是我们今后共同奋斗的目标。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谢谢部长先生。刚才您提到的领域大概有五个,我不会一一重复,那么我想大家在探讨中也会再次提到。我想问一下JamesS.Turly先生,你在世界各地到处跑,你们的业务也是全球化的,你是目睹了很多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又如何重振的,我想问一下,增长点更多来自中小企业 还是大企业呢?

  James S.Turly:你的问题问得非常好,每过五年看一下大公司的一些指数,大多数都是一些新的公司。所以说这些中小企业以及创新企业,常常是推动世界各地经济主要的增长目标,而且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多的调研。如何满足企业家的需求,我们也提出了确实在中小企业投资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我们看那些伟大的 公司时,我们看到很多公司是在我们今天这样的危机时刻起步的,在企业家的心目中,以及参与我们今天会议的年轻领袖心目中,环顾世界他们产生了一种远见,找到方案、找到办法来满足这种需求,并且有了这种勇气,投入一切来建设一个公司。另外他们也是非常的坚韧,失败了能够再爬起来继续前进,正是这样才创造了伟 大的公司。而且这不仅仅限于万钢部长所说的科技领域,在经济各个领域中都有这样的事情。那些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司会成为领军人物,带领我们建设未来。

  在这样的时刻,有很多重新监管的工作,而且很多政府注意力,比如说刺激经济和其他的一些关注力,大家都在想之前是什么地方出了错,中小企业以及创业者必须要努力以确保成功,那么我们这里一定要继续保证经济的开放性,不能让保护主义抬头。此外在经济体当中还有一种观念,就是我们不能过度惩罚失败,在世界各 地,有些企业家第一次就很成功,但是有些人不是第一次就成功的,所以在经济和税收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惩罚失败。我们的税收体系要能够鼓励冒风险,比如说研发方面的信贷,或者是其他一些措施方面。另外在全球的资本形成方面,我们也是要有一个全球的标准,此外也要鼓励劳动力多元化,鼓励男女都能够积极进入就 业大军,而且不分种族、民族以及国家,都能够进入流动大军。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您觉得这是全球如此,还是亚洲如此?

  JamesS.Turly:在这里所有的嘉宾他们所在的国家,都在引领我们走出衰退,进入经济增长。在美国,当然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是很强的,另外还有其他地区企业家精神可能不那么强,他们也是拉在了后面。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Iqbal,给我们谈谈非洲的情况。

  IqbalSurve:非洲的经济情况很活跃,特别是南非。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那么对这一地区是否起到了推动性作用呢?

  IqbalSurve:肯定是 这样,非洲分成了好几种不同的类型。我们投资于很多的公司,我们投资于农业,投资于信息技术,投资于生物技术,非洲有着真实的增长,可能相当于中国在15 年前的情况吧,非洲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有非常棒的大学,很多人才,很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员,我相信在未来的10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里,在非洲我们将会看到在电信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跨越式发展,绿色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发达国家在能源效率方面是非常懒的,但是非洲可以这样一个 能源效率很高的方面发展,这里很关键的是很好的政策和治理,当然资本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勿庸置疑,非洲的很多增长速度超过了8%,超过了10%,整个大陆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前提是资本要通过投资的方式进入非洲,特别是在技术领域。我想说,这次危机并不是非洲造成的,但是我们却是在此次危机中身受最沉 重的冲击,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决定不再往我们的大陆进行投资,资本流中断了,而其实我们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我认为在技术方面有很多的机会,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有诸多的机会,非洲绿色的萌芽正在出现。谢谢!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您的投资主要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是否这里就足够大了呢?那里的情况是否和非洲北部的情况完全不同呢?

  IqbalSurve:确实是 不同的,非洲饱受冲突的困扰和自然灾害的困扰,但是这个地区正在走出这里,从北部到南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想要参与经济进程,看到政府正在崛起,虽然速度并不是很快,我们刚刚拥有了非常成功的投资结果。这些投资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本地人民的参与,他们要参与公司管理,参与政策制定,战略实施和员工发 展。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我们有过很多经验。我们受到了很多欧洲的影响,但是我觉得非洲北部将会继续受到影响,直接投资在增长,但是过去20年中,撒哈拉以 南并没有接受很多直接投资。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Puri先生,印度在过去飞速增长,虽然有些人对它不看好,能源在这里是占有重中之重,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多大程度上能源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DeepakPuri:我想谈 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也是非常自豪的。首先,当我们探讨新的增长点是什么时,哪一个国家,我觉得我们可以看一看印度,然后看一看印度的太阳能。当我们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发现金砖四国是有增长潜力的,印度也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我们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在当前的经济衰退背景下,在走出危 机以后,我们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的问题,这就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绿色经济发展的机会,气电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印度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我们有很多政策,特别是在太阳能方面我们做得非常好,印度认为大自然不会来解救我们,我们必须要靠自己,必须要靠可再生能源。

  从微观角度来看,在我国我们是投资于太阳能,太阳能是非常广泛的领域,你们想到了哪个环节,我们就在这个环节有投资和运营,我们相信创新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相信创新至关重要,所以在太阳能中的每一个环节,多晶硅、聚合技术和其他的领域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没有研发就没有创新,因此在新德里我们有一个非常大 的研发中心,专门研究纳米技术。万部长刚才也谈到了纳米技术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能够更进一步发展纳米技术,有更多的发明,降低成本,我认为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这也是我们在印度正在做的事情,我相信整个游戏规则都会发生变化,整个格局都会变化。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非常感谢。刚才您提到的问题,我们在第二轮的讨论中将进一步的进行探讨。

  刘先生,您是中国一家非常大IT公司的负责人,您这样的企业家会追随政府,还是政府会根据你们的需要来制定政策?

  刘积仁:全球都需要新兴增长,这是 中国所引领的。在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如果我们假设中国政府撤出了刺激计划,停止了刺激计划,中国未来会何去何从?我们面临巨大的问题,包括出口的减少,中国是一个出口为主导的经济体,我们以制造业为核心,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这样的刺激方案我们就不可能提振出口,改变现状。

  如果我们想转型,转变成一个更有创新精神的国家,这样的转型并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循序渐进实现这样的转型。像日本、欧洲和美国4、50年前经历的情况一样。

  人们说中国有很多的储蓄,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但是人们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快可以改变的。如果他们不能够确保他们未来是很安全的,他们是不会花钱的,这是中国的文化,仅仅给农民几百元这是不够的,因为他们要有医保、退休金、养老金,要有健全的保障。中国在内需的提升和出口的减少方面还有很大的鸿 沟,在中国不仅要进一步提升过去已经有的消费,而且要增加新的消费。在中国,过去有很多有形的产品,但是先进电子产品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年轻人听音乐是通过手机下载的,通过网上下载,他们会在网上购买这些无形的产品,在这一方面潜力巨大,我们下一代人的需求是很大的,我们需要调整更多的技术,有更 多的IT技术和更多的创新,我们也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在服务业工作。

  中国是没有办法靠一己之力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复苏,因为我们需要时间来提振消费和拉动消费,这并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当然政府可以继续支持和继续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而且政府需要花多少钱来做这些事情。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谢谢,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在第二轮中可能会谈到这个问题。Boodai先生,大家一般不会把中东看成有新增长绿芽的地方,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Boodai:我们看待中东,它的 地理位置很特别,我们认为重要的财产是从经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在中东可以说政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主导国家经济和企业。我们经历了油价上升到147 美元/桶的情况,我们必须发展我们的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让经济继续保持活力。在几年前,公共交通都是国家所有的,但是现在我们面临了这样的挑战,衰退中政府必须放弃对这些公司的控制权,把它让之于民。此外,中东也有一个很好的市场,有的人觉得中东是一个小市场,因为人口不多,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去年,我们的航空市场已经达到了1亿乘客流量,现在已经是1.5亿了,所以说人口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看人口能带来多大的消费能力。因此,我认为中东会充分的借鉴我们吸取到的教训,获得发展,我们要让新的嫩芽能够发展起来,能够把野草去除。比如政府对一些公司放手,就为我们创造了机会。政府越来越愿意倾 听,而且政府也认为有一些机会可以和民营企业共同投资。

  另外一点是能源。能源在我们来看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的清洁能源。中东除了石油还可以生产很多东西,我们可以生产手机、生产地毯,但是方方面面都需要石油作为能源,未来我们在石油产业中介入更加多的下游生产,这意味着更多的市场,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下面先请现场听众提问,因为我们看到了演讲嘉宾为我们描绘了激动人心的图景,而且还没有提到美国和欧洲的名字,我们在探讨世界其他地方的机会,可以说世界其他地方和欧美相比,有更加乐观的理由和迹象。

  现场提问:我有一个很短的问题问刘 积仁先生,我们知道现在东软作为一家高新技术起家的企业,而且现在也在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民营企业,在全国已经非常知名了,很多同类其他企业都以东软为楷模,那么现在东软正在进行哪些管理上的完善和创新,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你期望有哪些政治和经济措施上的完善?谢谢!

  刘积仁:我不知道您的问题是否切 题,我不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了,在这里我也不想给我们公司做广告,我只是想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比较关注碳排放的问题,而且我们也谈到了要创造内需市场。如果我们再看一下医疗保健这个市场,可以说中国医院已经人满为患,像一个大市场一样,不管是谁如果到中国的医院看一看,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排长队,看 一个病要在医院待一天,而很多中小医院却没有人,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我认为创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基础设施,统一标准,并且要有更多的设备能够把老人和家庭联系起来,对那些去医院不方便的人,我们也需要提供措施让他们享受到医疗服务。现在很多中国公司都在创造新的技术,来改 变这一状况。首先,他们要让资源更加平衡。第二,他们创造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消费需求,这是以前的模式所没有的,但是新的模式会对人民有利。当然,有了这些新的技术以后,人们也不用经常出门跑路了,对环保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也是有好处的。我们谈到清洁能源和降低碳排放,那么如何采用能够测量的方法来改变现 状,这要比技术更加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之所以有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技术,而是我们缺少好的管理系统,所以我们要有很好的管理来解决这些问题。IT 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现场提问:请问万部长,刚才您讲到我国的低碳经济以及新的产业革命的几大领域。请问您,在您担任部长的期间,您所观察的角度以及我们所要实现这样的一些部署,最主要的障碍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谢谢!

  万钢:一些新的技术怎样形成新的市 场,从而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觉得这是一个交替增长的过程。任何一个心的技术,当它刚刚走入市场的时候,往往是其貌不扬的。我们回想本世纪初的数码相机,当时最大像素不过100万,但是经过不断的进入市场中的不断更新、改造和创新,它现在已经占有了基本上所有的照相机市场。

  我们在发展新型能源和新型生物技术时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技术的初步成熟会形成一个相应的应用市场,而这个相应应用市场的驱动,首先需要政府在这一方面要给予一个驱动力量。我们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方面,首先就选择了公共交通领域,其中一个是想让新的技术首先获得广大公共交通乘客的理解、认识和支持。第二, 公共交通是属于专职车队式的运输,专职驾驶员,他很容易找到新型汽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由于这种车的运行形式,提供车辆的厂商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服务中改进产品。中国公共交通足够大,全国具有50多万辆的公共汽车,在这一氛围中,通过政府的支持,通过企业的努力和用户的支持,就会促进这个市场的产生,我想这是第一点,技术的成长,进入市场,政府的支持三者互动能够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发动更多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说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是使未来的世界更加清洁、更加智能、更加节能,更加合乎人民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创造。这时候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十分重要的,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光是在它对于某一个产品市场的敏感程度上,更多的是在它对这种需求的 及时反馈上,在这个范围中,政府要帮助他们做什么呢?比如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我们推出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帮助中小企业创造新产品给它一定的补贴;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使得它在融资市场获得一定的担保;比如说推动中小企业的上市;还有在我们能够集合中小企业发债券,帮助他们的发展。我想,一个是采用 各个行业的政策来推动新的产业,创造市场。另外一个就是帮助企业,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它们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谢谢!

  现场提问:请问万钢部长一个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当然我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问,看新型产业时,新能源政府推动力度是最大的,另外健康和技术结合,第三方面是教育革新。从回报周期来说,新能源政府推动力度最大,但是回报怎样我们不知道。那么我想听听您个人的建议,从科技部支持力度方面,有没有一定的比重,是可以都支持,还是会有一些偏 重?

  万钢:刚才您说到了新能源、环保产 业、健康和教育产业。教育是一个公共事业单位,它是政府投资强度最大的部分。但是帮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比如说信息网络的建设,特别是帮助农村建立信息网络,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现在网络信息的优势,使他们克服数字鸿沟,这是我国政府在近几年做的工作,不光是在金融危机中,近几年在这一方面工作下的力 度都是最大的。包括我们在芯片制造,包括我们在价廉物美的计算机自主研发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农村的孩子来克服数字鸿沟,使他们能够应对一个更好的未来。上次我在达沃斯也谈到了,我觉得这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解决农村科学技术的供给问题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现在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在做的重点工作,降低排放,特别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也是我们在整个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中正在进行的工作。我这里谈的是比较大的宏观领域,我们所做的是稍微小一些的领域,但是作为投资者在哪个具体行业和企业上进行投资,一个要考虑大方向的问题,还有市场未来取向,最终还有一点 很重要,投资的是企业本身和企业家本身,这就要发挥你自身的特长来判断了。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谢谢部长先生。

  现场提问:我来自凤凰财经,想问万部长一个问题。现在有人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过剩,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或者说科技部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会采取哪些措施?

  万钢:有一些议论,认为最近这个阶 段新能源投资有些过热,为此我谈点自己的看法。新能源或者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节奏问题。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当你左脚迈出去,右脚还没有跟上来时,不能说左脚迈得太远,关键是要把右脚推上去。从风能在我们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它远远不够,但是为什么有人说风能过剩呢?是因为它暂 时不能上网,我们现在要推进的是什么?是把智能电网技术推上去,使更多的风能能够上网,这样就满足了它的需求。比如说我们搞软件的,一个网络软件推广范围可能会得到很多人的应用,但是如果网络本身的速度还没有达到的时候,你就很难说软件过剩,而是网络的能力要加强,所以在研发和推广新能源产业时,我们要注 意它发展中的节奏,对于政府来说,尤其从科技角度来说,要在及时推动风能的角度说及时推动电网产生,当电网扩大以后及时推动太阳能,这样总的说起来,从我们今后发展的需要,从我们能源结构来说,我们必须要克服的是过度的煤结构,因此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宏观角度是不会过剩的,但是从实际的节奏说 起来,我们要注意到每一步节奏的合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关心的问题。

  现场提问:我也想问万部长一个问 题,但是因为有其他的嘉宾在,所以我想问一个比较笼统的问题,创新框架的问题。刚才大家谈到了创新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在人才方面的挑战也是很大的。我想问一下,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新的合作框架,什么样跨国联盟,什么样的合作安排,是你们认为应该出现的?是你们认为如果要培育新的增长点所不可或缺 的?如果我们需要一个创新时代的话,那么组织架构、战略结构也需要跟上,绝对不能沿用过去20年和25年间的结构。谢谢!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我们请Deepak Puri先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DeepakPuri:这个问 题是和我息息相关的,这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五年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当时我们就在太阳能领域进行搜罗,就像刚才说到的美国企业家精神是非常兴盛的,特别是技术领域,在印度也有很多的技术和创新,所以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今天在美国已经有5家投资企业了,我们通力合作,加强创新,有着固定的目标,像我在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愿景就是要进一步的发展太阳能产业。那么,我们到底搞了哪些技术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技术,那就是纳米技术。

  硅片在半导体中使用,在存储器中使用,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都用太阳能的,但是有了纳米技术以后,我们在美国的公司就生产出了这样的产品。此外,我们也开发出了一种工艺,是百分之百的清洁能源。我们今天看看技术作出的卓越贡献,你能够想象你吃的所有的食物、蔬菜都是完全洁净的吗?这是印度做出的努力。当然这 也有赖于我们的合作伙伴,后来这家公司还上市了,我们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公司也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和荷兰、美国其他的公司进行合作。谢谢!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请刘积仁先生谈一下。

  刘积仁:我认为创新必须要发生最大 的变化,我们过去创新把称之为开放式的创新。在我们公司有很多跨国企业合作伙伴,我们使用各方面的智慧,我们界定市场目标,因此会从各个方面整合资源。这样一来,我们的行动更快、更高效、成本更低。此外我们也能够关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以及全球市场。今天我们有很多的知识产权都是由双方所共有、共享 的,我们非常开放,我们可以创新,然后用不同的品牌在全球市场进行销售。在当今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改变原来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对于中国公司来说,我们总是想要自主创新,自我创造,但是我觉得有些时候你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你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持,如果你可以整合全球资源的话,就可以和其他的合作伙伴 拥有共同的资源,共享资源,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共担风险。

  JamesS.Turly:谈 到合作这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一位朋友说得非常好,他说个人的智慧永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变化在于G20已经开始向我们展示世界已经不再局限于七国集团了, 重要的是各国的参与,这一点必须要得到承认,他们也应该是未来合作的参与方,这个模型需要在其他的行业、领域进行复制。最后一点,为了推动合作,需要做到几点。首先,需要全球标准,在全球要有一致性,否则的话,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技术,我们就讲不到一块去,这不只是语言上的。第二,法律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些也都是合作的基础。

  现场提问:请问万部长,我们知道美国在高科技出口上一直有很多的限制,请问在涉及清洁能源方面,中美合作空间到底有多大。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曾经来华访问过,不知道你们在交流时,有没有涉及到这个问题。

  万钢: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是全球 都关注的问题。最近朱棣文部长和骆家辉部长,我们确实谈到了中美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同时讨论了共同建立一种合作的形式和合作的框架,我们共同宣布了发展新能源里一个建议,就是共同建立新能源研究合作中心,叫做新能源研究中心,这里面我们特别强调希望大学、研究所、企业,两个国家的重点研究室能够在一 起工作,共同确定几个未来重要的方向,面对未来进行合作科研,这样来促进双方的合力,进行双方研究互补,解决一些中美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说清洁煤的利用,中美都是用煤大国;比如说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等等领域。高科技限制方面往往是由于两国之间有一些差别,更多需要两国之间加深了解,如果我们共同确定面对 未来的技术,共同研究、解决,大家发挥共同的智慧,就应该能够克服一些问题。而且我相信中国的科学家在科技方面的研究上和世界差距越来越小,在很多我们推进的领域中,我们已经和世界走到了相近的起跑线上。谢谢!

  现场提问:万部长您好!温总理昨天在演讲时提到节能减排已经是我们的国策,科技部在推动节能减排现有政策和未来即将出台的政策上将有哪些措施?谢谢!

  万钢:节能减排是国策,是政府在 “十一五”期间向全国人民承诺的一个约束性指标。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提高能效20%,也就是降低GDP万元能耗20%。政府每年都按照进度,对各个部门所应该贡献的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划,然后逐步的进行贯彻。从科技角度就要更加超前的部署,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有足够的科技供给。同时,我们还要 在现有技术的应用推广上有一个更大的动作,我所说的,在我们最近的一系列的工作当中,将在2012年公共交通领域推广6万辆以上的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它们的节能效率远超过20%,达到了30%甚至更高,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比如说我们采取的照明技术节能达到60%以上。今后我们会更加促进在节能减 排方面的创新,更加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措施,应该说,在这一方面科技部的投入已经超过我们整个投入的70%。谢谢!

  现场提问:请问万部长,刚才大家的话题都是围绕新能源展开的,现在国内经济很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民企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民企现在也处在复苏阶段,但是可能在创新或者是其他创新能力方面相对其他企业有些不足,不知道科技在这一方面有没有政策上的支持?

  万钢:刚才我在贷款、创新基金方面我谈了一些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还有要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成立技术创新联盟,使我们的企业和高校更加紧密结合,整合高校、研究所资源,使他们向所有的企业开放,科技部在这一方面已经有相应的文件,并且在各个地方建立了合作机制。

  比如我们在发展半导体照明时,大连理工大学由国家投资建立了一个半导体照明研究中心,而这个研究中心没有建立在校园里,而是建设在高新区里,向所有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提供支持。第二,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加弱一些,之所以他们碰到困难是创新结构的老化,但是他们拥有市场,具有很强 的掉头能力,所以我们今年已经动员了将近6万多的工作人员,进入中小企业,带着自己的产品,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改造,使它们能够短时间的恢复过来。我 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玩具厂原来生产绒布娃娃,后来变成生产电动娃娃,后来又变成了信息娃娃,这样推动了他们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现在剩下三分钟时间了,我们请每位嘉宾用一分钟做一下总结。

  JamesS.Turly:我 们的探讨非常有意思,总结起来不容易。我想就最后一个发言讲几句,我们的世界在很多地方,其实这些私营企业不管大小,都显示出了更强的创新能力,所以一开始这个前提假设并不一定十分正确,所以我认为要获得进步和增长,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协作把这些非常敏捷的企业家远见、能力和学术界以及大企业等产业界结合起 来。

  IqbalSurve:我就刚 才讲的这一点说几句。说到协作,所谓增长的绿芽都是连接,不可能世界上一个区域增长,而另外一个地方没有增长。我们的世界是不平等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一些跨国机构和学术界来实现,但是最主要是企业界,企业界可以说是协作的主角,我们积极鼓励在未来十年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要于那些有技术的国家开 展协作。

  DeepakPuri:女士们,先生们,在你们今天离开前,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我们的大自然不会救市,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人能够单枪匹马获得成功,我们肯定要一起努力才能解决碳排放和其他的问题。

  万钢:我觉得经济增长的绿芽要想培 育起来,科技非常重要,但是还不仅仅限于科技,我们还要有学术界、金融界都来支持我们的企业,尤其是要支持中小企业,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找准方向,比如环保科技、生物科技,还有信息技术,所有的生产和产品都要沿着这个方向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MarwanM.Boodai:如果我们只学到一点的话,那就是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中,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们要记住这一点。今天很多问题都是向我们的万部长提出来的,如果在中东的话,肯定也会向我们的部长提出这些问题。

  刘积仁:那么我们要一起培育经济增长的嫩芽,建立更好的世界,我们必须改弦易辙,我们不能靠过去的老办法获得经济复苏,我们要靠创新促进经济复苏,用新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更加环保,更加关注社会,更加关注可持续增长。

  主持人Victor Halberstadt:对我来说,这一节的会议让我有点吃惊,因为我们谈到的危机不多,都是考虑了未来面临的挑战,大家都是热情澎湃,提出很多激情的解决方案,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嫩芽是实实在在的,感谢各位嘉宾,大家都非常守时,感谢各位演讲嘉宾富有真知灼见的发言。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