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翰墨留香别有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竹菊梅兰俏牡丹,古木顽石伴青山。心仪神追天下景,翰墨留香别有天。”近年来,广东佛山画家李锦发在绘画创作中,勤于写生,模山范水,闲心造景,以手运心,学古人而不拘于古人,在继承中创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将祖国壮丽河山用彩墨泼写在纸上,淋漓尽致,别具一格,引起画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广东佛山一个农民家庭的李锦发,从小喜欢画画。少年时代的李锦发因为家境困难,买不起绘画颜料,曾将在山中游玩时常见的各色野果采集回家,碾碎后将野果汁盛在盘子里,互相调和,配出各种颜色,自学画画。1981年,岭南画派名家张丽嫦到佛山寻访民间艺术苗子,发现了李锦发的绘画天赋,专门招收他到专业的美术培训班学习。培训班的系统学习使李锦发掌握了正规的国画知识和基础技法,也使他痴迷上绘画这个职业。童年的兴趣升华为一生的艺术追求。

  从培训班回家,李锦发一边给家乡的孩子上美术课,挣几个钱补贴家用;一边继续研习绘画。他经常到深山老林或蓝海边写生,观察自然山川的美丽景观和风云变化,寻找创作灵感;深夜,他常常孤灯熬夜翻读美术理论,临摹名家书画。在日复一日的学画过程中,李锦发对皴、擦、点、染、浓、干、湿等绘画技法,从一窍不通变为逐渐掌握,灵活运用;对玄而又玄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境深邃”等画论理论也有独自的理解。20多年从未间断的习画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一定的回报,他的画作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可以通过画画来营生。

  后来,李锦发又遇到广州美术学院的周彦生、刘书民教授。他刻苦自学、积极向上的求学精神感动了这两位岭南画派的名家,对李锦发进行悉心辅导,使李锦发的画艺有了长足进步。2006年,李锦发听说中国美协举办高级进修班,他克服种种困难,自费前往学习,得到了当代中国画坛知名的人物,如刘大为、雷振民、王春立、霍春阳等指点,使他的绘画艺术又有新的突破。他的作品开始出现在一些国家级的美术书画展览活动中,频频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

  在不断学习和研讨绘画艺术的过程中,李锦发对中国绘画艺术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只有传承而没有创新的绘画,必定走进千人一面、千画一面的死胡同;扎实的传统笔墨基础是创新的基本条件,否则,所谓的创新也是一名空话。李锦发在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己的画风,既重视前辈的教导注重写生,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终身老师,在大自然中汲取养料;又尝试着把西方绘画中的着色、构图技巧非常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使自己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十年的努,李锦发终于走上了一条光明的发展之路,从佛山乡村走向宽广的世界。 在2006年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美术书法大赛”中,他的作品荣获银奖;在前年广州历藏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书画拍卖会上,他的一件四尺整张作品,拍出12万元的佳绩。去年,他又将佛山的青山绿水搬上画纸,献给养育他的故乡。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今年8月,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结业,走向新的创作世界。

  李锦发,1962年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专职中青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从小得益于岭南艺术名家的悉心指导,先后进修于清华大学及中国美协中国画高研班。在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国画作品的构图、用色独特而饱含诗意。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力的绘画风格见长。幸获“首届黄宾虹美术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