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施耐德:如何实现经济更好的平衡是最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世界经济论坛首席运营官安德烈·施耐德

  林纯洁

  一场金融风暴令发达国家失去了消费能力,而对于亚洲而言他们的产品失去了市场。虽然在短期内,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力挽狂澜,但亚洲已经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首席运营官,安德烈·施耐德说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就此停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亚洲可以继续此前的增长模式,亚洲需要更多专注于自发性的增长,并且在新能源、新技术这样的领域寻求可持续性的增长机会。可以说,亚洲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自己。

  CBN: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是推进全球经济成长的主要力量,但是在这次危机过后,我们看到的是保护主义的抬头。去全球化真的会成为趋势吗?对于全球经济会有什么影响?

  施耐德:全球经济脱钩的可能性很小,我们依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并不认为趋势将反转。

  当然我们看到了一些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复苏的迹象,但这些都是短视的行为,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去20年,30年甚至是40年的全球经济成长都与全球化有着巨大的联系。当然你可以将自己保护起来,只关注你自己,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也并没有什么国家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已经处于这样的年代,就如我们不能放弃掉所有的东西回到冰河世纪,靠打猎为生。

  我们目前有两个挑战,第一就是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全球经济出现的不平衡,这是非常急迫的事情。不仅仅是发达国家,所有的国家都需要正视这一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虽然这可能是自然的反应。比如在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即使一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认识不到合作的重要性是极其危险的。

  CBN:虽然我们希望可以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平衡,但同样也关注经济目前的状况。在你看来,经济是否已经见底,复苏的可靠性如何?

  施耐德:我并不确定危机已经完全结束了,过去一段时间经济表现出来的向好方面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投资,但这是不能持续的。在大连的会议上我们将就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之后我们如何实现经济软着陆,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再深入一层,那就是如何防止出现未来危机的种子。

  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看到经济情况出现改善的时候,只是一味去增加公共投资。这样的话我们将埋下下一个更为严重的危机的种子,而且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去解决另外一些挑战,比如说气候变化问题,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问题,我们,特别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未来将没有生存的地方。

  另外我需要补充的是,在信贷危机以及其他的事件中,人们并没有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以便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走出危机,我们需要重建这种相互的信任。

  CBN:就如你所说的,目前的经济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央行的政策,但是在未来经济势必需要找到更加稳健的增长道路。那么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是在哪里?

  施耐德:对于未来我们会怎么样?

  这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道路。最坏的一种情况莫过于,当我们走出危机之后,所有的事情还是和以前一样。

  我们应该做的是联合起来为经济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经济增长,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需要,当然中国也需要,这是来自于社会本身的需求,但增长是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出现的。比如我们可以将以往那种以矿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转化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这将带来更大增长潜力。

  我们需要修正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又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这应该成为未来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也是我们需要的经济成长。

  CBN:虽然这是一场危机,但是很多人却相信亚洲可能借此机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是这样的吗?

  施耐德:其实我们在三四年前就谈论到了这种“权利转移”,这既不是古老的故事也不是什么新兴的事物,这就是一个事实,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个趋势将让全球的经济系统更加平衡,所以可以称之为一次自然的进化过程。这(亚洲)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地区,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惊人的制造能力。对于这个趋势我们只能说,希望可以以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式来完成这种转变。

  CBN:事实上亚洲的经济在最近表现出来反弹的迹象,在你看来亚洲特别是中国目前的状况如何,风险和挑战分别在哪里?

  施耐德: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应该认识到经济出现大幅反弹还表现出一些不确定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其他经济体的状况。

  对于亚洲和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内需,也就是如何实现经济更好的平衡。

  不管你做什么,如果这种行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就是为未来的危机埋下种子。在过去几年,美国的大量消费是基于信贷上面的,而这是不可持续的。同样对于中国而言,当主要消费者不是仍在严重萧条就是还在信贷危机中挣扎的时候,去持续自己的外向型经济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只会为未来的危机埋下种子。

  中国将持续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投入,但是中国应该多要想想这个问题:那就是谁将是未来的最终消费者?消费者必须更多来自于亚洲本地,特别是中国本土。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