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只基金跌破面值 目前价位不会减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6日 02:39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丁学梅 北京报道

   百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眼前又是一片惨绿。去年跌破面值的基金好不容易借着今年上半年的东风扬眉吐气了一把,但好景不长,在近一个月的调整中再次沦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基金大胆快速建仓,刚刚建仓完毕却迎来了始料不及的大跌。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1日,105只基金净值跌破1元面值;7月28日,共5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跌破面值的基金翻了一倍。

  次新基金建仓快

     老基金中不乏受累去年的大跌,长期低于面值的基金,新基金的沦陷却令人发指,成立仅一两个月,跌幅却毫不逊于老基金。

   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中共有15只跌破面值,其中,6月至8月成立的新基金跌幅最突出。友邦华泰行业领先8月3日才成立,截至9月1日跌幅已达19.8%,净值0.802元;6月19日成立的招商行业领先,7月29日至9月1日跌幅19.84%,净值0.909元;6月16日成立的广发聚瑞,7月29日至9月1日跌幅17.86%,净值0.915元;7月24日成立的中欧价值发现,7月29日至9月1日跌幅16.70%,净值0.833元。

   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跟仓位有关,跌得多的肯定是建仓快。我一直不是很看好新基金,新基金没有历史业绩可循,比较难选择,跌的时候跌得不少,涨的时候涨得不多,如果反弹,指数型基金反弹最快。不过次新基金也可能建仓更加灵活,现在不好判断。”

   渤海证券基金分析师章辉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部分新基金都建仓很快,不少新基金7月份就把仓位建起来了,而且建仓的都是当时涨得比较好的板块,如金融、钢铁。受市场情绪火热影响,建仓快,行业配置比较重,所以在调整中受伤较重,老基金则相对谨慎一些。”

  对后市分歧明显加大

     随着调整的延续,基金经理们的分歧也日渐加大。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点位这么低,还减什么仓?加仓还行。大部分基金现在都不会减仓,跌了这么多,指数又回到2600-2700点附近,相当于5月份的点位,现在的经济形势比5月份好多了,当时大家可是一窝蜂地买入,现在为什么不买呢?”

   这位基金经理近期已经开始逐步加仓,结构调整由防御型转向进攻型,尽管他也认为市场可能还会震荡,但风险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他开始加仓银行、地产等主流品种,之前的医药、消费他认为已经快告一段落了,现在仍然持有,但不是倾斜方向,现在配置已经太晚了,现在逐步进入布局金融、地产的好时机。他告诉记者:“有分歧才好,我们比较偏乐观。”

   和他截然相反的是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他现在的仓位在三成以下。他告诉记者:“调整得经历一段时间,时间还没够,虽然已经跌这么多了,就算下跌空间不大了,但时间上还得2个月,持续震荡,11月份再看看,有可能走出下跌氛围。”

   虽然他也觉得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好,但让他担心的是这轮下跌太具有杀伤力,市场心态变坏了,投资者情绪受到创伤,而且现在政策不明朗,如果反弹还会积累新的下跌动能,又陷入震荡,所以他的观点偏谨慎。

  之前已减仓目前不会再减

     根据德圣基金8月份仓位研究报告,8月末和7月末相比,各类型基金仓位均有较为显著的下降。8月27日,可比的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0.4%,相比7月30日大幅下降7.2%;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4.68%,相比一个月前大幅下降7.62%;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68.25%,相比一个月前大幅下降6.03%。

   上述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都表示之前已经减仓,现在不会减仓。各券商基金仓位研究报告也表明,上周基金仓位没有明显变动。阎红说:“除了被动减仓外,主动减仓的不多,我们上周测算数据表明基金仓位没有明显变动。”章辉也说:“上周股票基金仓位仍然保持在83%,除了应对赎回,仓位略升后减仓外,没有观察到基金减仓迹象,基金减仓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现在众口一词不减仓,但投资者还是担心如果有反弹,基金是否会减仓,逢高出货?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笑着说:“这是现在担心,真要是涨起来,大家的心态就变了,会认为底部明朗,反弹到3400点也不足为惧,创新高近在咫尺。大家想的就不是逢高减仓了,而是如何抓住反弹。”

   这位基金经理认为,结构比仓位重要,公司一直比较谨慎,仓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之前有减仓,现在只是做结构调整。他认为今年主要的行情已经过去了,再有反弹,反弹幅度也不会太大,因为没有太强的数据支撑,而且新股、资金面等都是制约反弹的因素,目前调整时间不够,一个月太短了,应该经历两三个月的时间。继续下跌的空间不会太大,之前的泡沫已经被挤出得差不多了,企业盈利也会有所好转,尽管不像预期那么乐观,但也不会大幅下跌。就算有恶劣情况出现,比如两三个月的经济数据不好看,到时政府还会出台其他的政策。总体来说还有机会,但现在形势不明朗,时间点还不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