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曙松:信贷投放大起大落会干扰复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 03:3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曹顺妮 发自北京

  精彩语录

   ◆由于今年上半年放贷规模过大,下半年如果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

   ◆这种时候,最害怕货币政策没有过渡,直接由宽松转向从紧。

   ◆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都是对金融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反思机会。

   ◆“铁公基”引发的集中度风险不能忽视。

   ◆目前市场复苏基础不牢,因此留给决策者的余地不大,未来的最大挑战还是复苏。

   ◆现在我们加大对资本金的要求,实际上不完全是逆周期操作,甚至带有顺周期操作的含义。

   下半年信贷骤缩之势似已确定,这或许不太利于处于企稳复苏关键时期的我国经济。

   据最新消息,8月新增信贷很有可能维持在7月3000亿元左右规模,远低于上半年的月度新增信贷额。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第十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及会后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下半年若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与此同时,对于上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下逐渐累积起来的金融业几大系统性风险,当前尤需关注。

  观点1

  最怕货币政策直接松转紧

   “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对经济复苏是个干扰。”巴曙松说,“虽然按银行放贷习惯,每年下半年的信贷规模都会比上半年小,但由于今年上半年放贷规模过大,下半年如果出现信贷剧减,对实体经济和短期市场都是个冲击。”

   巴曙松进一步解释道,在刺激经济复苏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启动松紧不同的货币政策,“最开始一般是采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然后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慢慢复苏,就转向正常货币政策,最后是从紧的货币政策。”

   但是,基于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政府往往会过于担心信贷引发通胀问题。“这种时候,最害怕货币政策没有过渡,直接由宽松转向从紧。”巴曙松担心。

   “目前市场复苏基础不牢,因此留给决策者的余地不大,未来的最大挑战还是复苏,所以信贷投放减弱若没有缓冲带,对经济复苏不是好事。”巴曙松说,关于下半年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他本人正在密切关注。

   同时,巴曙松以房地产信贷为例解释当前的经济复苏形势。“上半年的信贷主要流向了销售环节,还没有传导到生产建设环节上。如果信贷出现中断的话,中间将出现大波动。”

  观点2

  系统性风险监管不容忽视

   尽管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市场效果,但是也使得金融业累积起一些系统性风险,对这些风险的监管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都是对金融体制、金融监管体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反思机会。”巴曙松说,但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中国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获得授权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负责,比如哪些金融机构应该重点监管、如何监管,又比如各种投融资机构的杠杆力度应如何分别限制等。

   此外,巴曙松还指出,当前国内金融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除了间接融资比例高于直接融资等一般系统性风险之外,国有银行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形成的融资结构和资产布局也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铁公基’引发的集中度风险不能忽视。”

   另外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隐患则是由“地方投融资平台”带来的。“从去年到今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地方融资负债从1万亿飙升到5万亿,仅中国沿海的某个省就有400家投融资平台,全国的投融资平台70%左右是县区一级的,这5万亿和3000多家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怎么消除,值得我们关注。”

   最后,巴曙松表示,英国金融服务局之前发布报告提出要建立反周期的缓冲基金,银行应该在金融繁荣时期积累更多资产弥补经济下滑的损失;实际上,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开始有这样的操作。“通常而言,逆周期操作一般是在经济的上升时期,这时需要增加资本金的要求。而在经济的下行时期,往往是起到对经济‘走平’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加大对资本金的要求,实际上不完全是逆周期操作,甚至带有顺周期操作的含义。”他强调。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