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券商资产管理核心能力衰退悬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 02:25  第一财经日报

  程亮亮

  外有掣肘 内无压力

  尽管自2005年第一只券商集合理财计划——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成立以来,经历5年多的时间,券商集合理财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是截至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总体规模依旧尚小。这背后除了产品本身的局限性、政策的制约之外,券商自身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位和投入也存在问题。

  而根据CBN记者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的60余只集合理财计划中,产品最多的是华泰证券,旗下有8只集合理财产品,而中金公司则拥有7只。光大证券只有4只产品,申银万国则只有2只。银河证券到目前则仅有1只产品,让人不得不唏嘘。为什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发展了多年之后依旧规模尚小呢?

  国泰君安相关人士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近几年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依旧在资本市场所占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一些政策上的限制。该人士表示,2002年到2005年在券商综合治理整治的大背景下,各大券商对资产管理业务上主要以消化风险、清理历史遗留问题为主,不太敢过于激进地推出集合理财产品。而到2006年年底的时候规范治理才告一段落,但是政策层面的原因导致具有集合理财资格的券商较少,最早的一批只有13家,到2008年中期也只有30余家券商具有该项业务资格。

  该人士还表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私募性质也造就了当前的规模偏小。该人士称,私募性质使得集合理财产品不能像基金那样爆发式的增长,10万元的门槛使得客户群体没有基金那么宽泛,推广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必须使用纸质合同、不能作宣传等等都使得集合理财产品发展缓慢。

  上海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总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之前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让券商在创新的路上步伐迈得相对缓慢,但是现在集合理财依旧面临很多限制,如不能宣传,不能做广告推广,对产品期限有限制等等。“如果监管层方面在券商集合理财管理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集合理财产品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该人士对记者表示。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逆境,与券商自身因素也存在一些关联。上述国泰君安人士表示,在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是第一位的,而资产管理业务板块的收入十分有限,导致券商不愿意在该部门配备更多的人员。而基金公司只有投资这一项核心业务。据CBN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中小型基金的规模都会达到70~80名的员工,而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最多的也只有50~60名的员工配备。该人士表示,在现阶段,资产管理部门在券商内部不是跟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同一个序列的部门,在人员配备、投入上都有所限制。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乐嘉庆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的研究部门多半都是独立运行的,这样就导致券商内部的研究部门跟做集合理财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相比研究所的主要客户基金公司更少,就不能很好地共享研究团队的优势。另外,券商做集合理财的人员配备比较复杂,不像基金公司有一整套的投资管理人的选拔流程。之前对资产管理的不重视使得其人员配备上有很大劣势,部分资产管理总部的人是从营业部出来的分析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投资培训。

  乐嘉庆还指出,券商集合理财的产品信息不太透明。他解释说,集合理财没有标准的决策机制,而且没有基金公司那样的净值压力,很多时候管理者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即使做的成绩较好由于不能宣传而不能被投资者知晓,相比阳光私募就发展得更为缓慢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