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煤炭重组快马加鞭:补偿标准成主要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1日 03:42  第一财经日报

  高永钰

  尽管山西煤炭大重组工作正快马加鞭,但由于补偿标准等问题,对中小煤矿的整合依然困难重重。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厅长王守祯日前表示,山西省的煤炭企业重组已经正式得到批准,11个市超过70%的煤炭企业,都已经签订了重组协议,目前重组行动已经进入到正式的实施阶段。

  山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高剑生却表示,大多数企业只是签了合作框架性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意向书,真正的谈判实际上才开始。

  意向性协议落实起来遭遇的主要麻烦是补偿标准的问题。

  去年10月,山西省政府出台的具体补偿标准是:2006年2月28日,山西省187号文实施前缴纳资源价款的,按照百分之百给予补偿。2006年2月28日之后缴纳的价款,按照百分之五十补偿。

  “这个文件出台之后,立刻使煤炭资源的收购工作遇到一个很大障碍。煤矿企业新批资源的价款也在(每吨)6至8元,按照每吨一两块钱的补偿,显然煤老板是不会同意的。” 山西祝融万权律师事务所一位参与此次煤矿整合的律师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

  山西省一些参与此次煤炭整合的律师透露,现在很多中小煤矿顶住压力不谈判,“煤矿的执照到明年年底大部分就到期了,到期之前不能生产,但到期后就作废,中小煤矿越往后拖损失越大。”

  事实上,山西省有关方面也比较着急。在山西省政府发布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要求加快审批手续办理工作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又发布《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对煤炭资源整合中在建的四类矿井进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按照山西省重组规划,8月底,将全部完成兼并重组的协议签订工作;9月,新的企业主体要入场开工,新建扩建矿井的基本建设将全面推开。

  时间对于国有大矿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有些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小煤矿,大多不愿意以低价出售,而这又是国有企业争夺的主要并购目标。

  一位参与整合的律师告诉CBN记者,去年在临汾谈的一个年产30多万吨的煤矿,储量大概只有800万吨,可采储量只有四五百万吨,但煤老板开口就是五个亿,但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补偿规定,这个煤矿最多也就值几千万元,和煤老板的心理价位相差太大。“但省国资委要求省属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省政府的补偿规定,不按照这个文件执行的,评估报告不予备案。”这位律师说。

  鉴于此,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CBN采访时表示,对于部分特别优质的资源,有些国有企业最终不得不以高于指导价签订兼并协议,但高价的部分出现在协议的附件里,向上申报时只呈送主本,以便通过审批,形成所谓“阴阳合同”。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