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石化业绩暴增3.3倍 炼油业务下半年盈利存变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9日 03:17  第一财经日报

  王斌

  ●2009年预测EPS:0.6898元

  ●2009年预测PE:18倍

  [ 尽管中石化原油产量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6月底,中石化剩余可采储量较2008年12月下降了1100万桶,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中石化的生产经营将会受制于人。此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大涨导致中石化出现的亏损仍历历在目 ]

  

  “大象”正在起舞,中国石化(600028.SH)上半年的净利润暴增达到了332.6%。

  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改革,让中国石化尝到了甜头,炼油业务的盈利也让中石化赚得“盆满钵盈”,然而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回暖,以及全球流动性注入,下半年原油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或许给中石化的盈利也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炼油业务催生盈利大增

  中石化上半年业绩几乎全面飙升。净利润达到了331.9亿元,稀释每股收益也高达0.384元,去年同期仅有0.057元,暴增了566.7%。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95元,增幅高达1274.2%。

  炼油业务的盈利无疑是中国石化上半年盈利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上半年中石化的炼油业务营业收入达到了3018.64亿元,尽管同比减少了24%,但是由于上半年原油价格的快速回落,中石化炼油业务的营业成本同期则减少了52.6%,最终使其炼油业务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2.3%,毛利率则达到了8.8个百分点,对于此前一直深受炼油板块亏损而影响业绩表现的中石化而言,无疑对业绩大有裨益。

  中石化中报显示,上半年其合并营业利润达到了439.99亿元,其中炼油事业部就贡献了199.63亿元,占比达到了45.37%,成为各分事业部中营业利润最大的事业部。去年同期,中石化炼油事业部营业亏损为747.37亿元,正是该事业部的亏损导致其出现了去年同期合并营业亏损260.23亿元的状况。

  中石化也明确表示,2009年以来,境内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使境内炼油业务扭转亏损的局面,中石化炼油业务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以及中石化的一体化优势和管理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其盈利的重要支柱。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回暖势头。预计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将同比增长50%以上。

  但同时原油价格的回落也给其勘探及开采事业部带来了业绩减少,上半年该事业部经营收益为人民币55亿元,同比降低79.7%。

  油价不确定性或影响未来表现

  炼油业务对于中石化而言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内以成品油销售为主的巨头,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对中石化影响很大。尽管上半年原油价格回落,给中石化增厚了业绩,但是下半年原油价格的走势或仍给中石化业绩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中金公司认为,新定价机制有助于保证中石化下半年的炼油毛利,但仍面临政策风险。当油价处于60~70美元/桶时更有利于中石化,油价高于70美元/桶时炼油毛利预计将逐步被压缩。

  民族证券指出,上半年中石化炼油毛利达到432元/吨的历史最好水平,从国家执行《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的力度看,今年炼油业务将成为中石化主要利润来源。基于对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扬的判断,预计下半年公司该项业务较上半年将有小幅下滑,但仍将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预计贡献公司40%的净利润。

  尽管中石化原油产量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6月底,中石化剩余可采储量较2008年12月下降了1100万桶,在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中石化的生产经营将会受制于人。此前国际原油价格的大涨导致中石化出现的亏损仍历历在目。

  “下半年炼油业务依然能够给中石化贡献一半左右的营业利润。”华泰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吴剑平表示,由于中石化原油开采量很小,化工业务基本属于平均水平,而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已经保证了中石化的炼油板块毛利。

  吴剑平指出,只要油价不超过80美元/桶,中石化炼油板块的盈利应当可以保证,因此下半年中石化的主要营业利润仍将来自于炼油板块。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开始实行联动机制,未来中石化的炼油业务毛利也得到了保障,此后将成为其重要的业绩支撑点。

  附表_中国石化半年报主要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半年报整理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期末

  总资产(亿元) 8163.42 7632.97

  所有者权益(亿元) 3544.94 3293

  每股净资产(元) 4.089 3.798

  报告期 同比

  营业收入(亿元) 5340.25 -30.20%

  净利润(亿元) 331.9 332.60%

  基本每股收益(元) 0.383 ——

  净资产收益率 9.36% ——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元) 0.95 1274.2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