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年中资上市银行资本金不差钱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04:27  金融时报

  记者 卓尚进

  8月下旬,正值各家中资上市银行密集发布200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时段,银监会又在考虑出台严格资本管理的新举措,一时间中资上市银行下半年资本金是否“差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8月25日,是各商业银行对银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的最后一天。银监会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考虑将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这一规定针对各类型银行,并涉及其以往发行的所有次级债。

  “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将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约0.8个百分点。”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预测说。

  据分析,截至2008年末,上市银行发行次级债规模为2508亿元,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为1.33%。依据银监会调研结果,有51%的次级债为银行间交叉持有,这部分扣除的次级债将使资本充足率下降0.68个百分点。考虑到2009年新发的次级债,对资本充足率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如果全额扣除,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从原先的12.1%下降0.8个百分点至11.3%。

  防控银行业风险要有前瞻性监管举措

  银监会正在考虑中的严格资本管理的这一监管措施,应当是在当前新一轮反经济周期调节过程中采取的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上半年商业银行机构新增信贷规模达到7.37万亿元,创了有信贷数据历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上市银行上半年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各家上市银行都积极扩大了信贷规模,使资本充足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有可能潜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如工行、建行、中行、交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分别达到8644.75亿元、7314.14亿元、8962.54亿元和4006.28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9%、19.2%、38.3%和30.15%。新增信贷的快速增长,在较大程度上大量消耗各大行的资本金,使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快速下降。

  至今年6月末,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9%、11.97%、11.53%和12.57%,分别较去年年底下降1.0、0.19、1.9和0.9个百分点;至今年6月末,四大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7%、9.30%、9.43%和8.81%,分别较上年末下降了1.02、0.87、1.38和0.73个百分点。

  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新增信贷增幅也是快速提高,有的远超过国有大行,其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速度更快,甚至有的行已接近监管达标线或低于达标线。

  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估算,大概1个百分点的资本充足率可支持约2.3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投放。而到7月份,新增贷款又较3月末增加了3.14万亿元,这意味着,银行资本充足率可能因此较一季度末再降约1.4个百分点。

  即使一季度之后补充约2000亿元资本,整个银行业加权资本充足率可能仍然下降到9%左右,这已在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10%之下。

  如果很快实施新办法——对商业银行已经发行并交叉持有的次级债券从附属资本中扣除,那么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在现有水平上下降一定的幅度,如此将有部分银行尤其中小银行不能“达标”。这意味着部分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业面临着资本不足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出现时,“银行试图将次级债转让给非银行金融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指出。还有投行分析师提出,若要保证资本充足率达标,上市银行要么通过股权融资,要么收紧信贷规模。前者无疑将对资本市场的资金面和心理面产生负面影响,后者则会直接影响流动性。

  综合来看,银监会即将采取的这一举措,将产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通过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行为,避免多家银行依赖互持次级债来维持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的“急功近利行为”,从而提前防范银行业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资本形成机制、严格资本管理措施,防止银行过度扩张贷款规模的行为,防止资产质量迅速下降。

  国有大行“不差钱”部分中小银行“差点钱”

  目前来看,在本轮扩张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的博弈中,大、中、小银行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加上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金融监管措施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形势的适应能力的差别,导致正在形成一种国有大行基本“不差钱”、部分中小银行“差点钱”的新格局。

  在8月24日的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建行发行的次级债被其他银行交叉持有的规模大约366亿元。他表示,银监会关于银行间交叉持有的次级债从附属资本中扣除的规定还在摸索阶段,即使完全执行,对建行影响也不会很大。

  从披露半年报的上市银行情况来看,至今年上半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均在10%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在8%以上。而且,四大行的贷存比分别为57.6%、59.47%、68.98%和66.36%,分别与去年底的56.4%、61.19%、64.60%和64.45%比较接近,与监管部门要求的75%的“红线”还有不小的距离,因此四大行的流动性比较充裕。

  而从中小银行看,没有大行乐观。有的中小银行尽管在上半年通过扩张贷款而使市场占有率有了较快的提高,但是由于大量消耗资本,资本充足率过快下降,有的已在监管标准之下。

  如华夏银行,上半年受信贷投放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截至2009年6月底,资本充足率为10.36%,较年初下降1.04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84%,较年初下降0.62个百分点。该行计划通过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金,而现在银监会收紧资本管理,该行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资本办法。

  又如招商银行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此前,招行发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就显示,一季度末该行资本充足率已从2008年末的11.34%下降到10.95%,核心资本充足率较去年末的6.56%又有下降,补充资本需求十分迫切。8月14日,招行宣布了“A+H”配股方案,拟通过配股融资不低于150亿元,不超过180亿元,全部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

  民生银行的中报显示,至今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已由去年年底的9.22%下降为8.48%,核心资本充足率由6.6%下降为5.9%。而且该行贷存比高达82.74%,远高于75%的监管红线,已显现流动性一定程度的紧张。此前在6月上旬召开的民生银行第五届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有关发行H股的一系列决议,将于下半年开展的H股发行,将不超过38.18亿股,募集的资金将补充资本金。

  据中金公司测算,若银行业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信贷10万亿元和8万亿元,各家银行若需保持相对市场份额,要达到10%的资本充足率,2010年有迫切股权融资需求的银行有浦发、深发展、民生和华夏,所需补充股权资本的金额分别为222亿元、30亿元、71亿元和35亿元。

  鉴于银行业在今年积极扩张信贷规模、监管机构严格资本管理的新形势下,为了保障银行未来资产质量的稳定和银行持续稳定经营,中资银行应当始终把守住资产质量这最后一道防线,时刻注重防控金融风险包括可能出现的资本不足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等,在扩张资产规模和保证资产质量优良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