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岗村30年:土地的分与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03:03  第一财经日报

  石玉

  [ 不过,小岗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多重因素,让它错过了多次工业化的机遇。目前,引人关注的是,小岗村将土地由“分”而“合”,开始了大规模的流转经营。土地流转,能否成为小岗重新起飞的契机?  2001年,小岗村7户农民将自己承包的8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出租给长江村的润发集团,期限20年,建立葡萄示范园。这个现代农业园是经小岗村农民自愿、有偿流转而兴起的第一片“试验田” ]

  问起种粮什么时候最赚钱,小岗村的老人们都会说是上世纪80年代,村里瓦房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盖的。在大包干的最初几年,小岗村的粮、棉、油连年增产。

  年近七旬的严立学,1978年任小岗生产队的会计,是签订分田到户契约的18户农民之一,他给记者一组数据:1980年,队里产花生3.5万斤,油料1万多斤,稻子19.9万斤。“花生达到了700斤一亩地,以后再也没有过。”

  当时的粮食统购价格也让农民满意,1979年夏粮上市时,粮价提高了20%,农民通过种粮得到了实惠。严立学说:“粮价最高的时候,小麦达到了7毛一斤,稻子卖过8毛多。”

  “1987年,粮价一路下跌,从7毛跌到了4毛,从那个时候起,小岗村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严立学说。

  工业化的挫折

  种田不来钱,小岗村人也曾经有过工业致富的梦想。

  1984年,新当选的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忙起了塑料切粒机的事情。这事当时还瞒住了妻子段永霞,严宏昌“欺骗”段永霞,说要存折取钱是为了“买收割机”。

  塑料切粒机花了11700元。1984年8月,跟塑料切割机一起回来的,还有两个来自温州的技术员。

  这种机器可以拉丝、切粒,做编织袋。当时严宏昌想在村里一家搞一台机器,每户一天可以赚40元。

  但是直到最后,“一家一台”的梦想没有实现。首先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拿得出这笔钱来;另外,这台机器能保证赚钱吗?得不到肯定的答案,村民们不愿冒险。

  1985年春天,严宏昌的塑料切粒厂干了一年不到,就没法再干下去了。“当时村里的民用电线被盗,紧急把厂里的电线拿去顶,结果再也没拿回来。”段永霞说。

  办厂是严宏昌的个人行为,他的尝试失败了。村民们也不支持。当时种粮食的收益高,村民们看不到潜在的危机。

  1991年,村里开会决定办养鸡场。当时还派严宏昌到上海参加一个研讨会,拉来了技术人员。1991年开始养,1992年鸡死去了大半,养鸡致富的梦破灭了。

  关于养鸡失败的原因,记者得到了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来自段永霞,她解释,这是严宏昌个人带回来的项目,想推广,但是严俊昌问:“养鸡能不能包赚钱?”推广的事情就泡汤了。只好自己家养,1991年还不错,到了1992年,鸡不知道怎么回事把家里的农药打翻,结果一下子死了2000多只。还有一种说法来自安徽一家报社驻凤阳记者站的记者。他说,上海人带来的项目是支援小岗村全体村民的,结果几个村干部自己养鸡,根本没有为村民着想,上海的技术员一气之下就走了。

  小岗村的集体工业梦没有完全破灭,严宏昌又开始跑门路。1999年,小岗实业总公司注册成立,严宏昌担任总经理。

  1998年,ABS刹车器厂、电子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日本投资的养鸭厂,汽车缸盖生产厂;2000年的金属废渣处理厂——这些企业没有一个获得成功。

  小岗村人、18户之一的吴广新向CBN解释,ABS刹车器厂是因为项目技术含量高,小岗村无法完成,把项目拿到县里去了。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因为一直没有办下生产许可证,无法维系。日本人援建的养鸭项目,重蹈了1990年代初养鸡的覆辙:干部们养鸭,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汽车缸盖厂的产品则没有销路。

  金属废渣处理厂根本没办起来:投资方来考察,县里答应给予减免税收,可是还没投产,乡里收税的就上了门,投资方不干了。

  “保守的观念,加上投资环境欠佳,使得小岗村错过了江浙农村那样的内生型工业化路径。”记者在小岗村采访期间遇到的一位考察者说道。

  葡萄园的成功

  1993年,小岗和大严两个自然村合并,形成小岗行政村。第一任村支书是严俊昌。1994年到1996年,小岗村的支部书记由小溪河镇的党委书记徐家宝兼任。1996年9月到1998年7月,严德友担任小岗村支部书记。

  严德友上任以后思路比较新,开始在“农”字上做文章,并在外引资跑项目。

  1997年初,严德友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与广东省农科院、珠江三角洲经济研究会、上海转基因研究所商定了合作项目,准备在小岗村搞土地租赁,开发现代化农业项目。

  然而,严德友的思路有点超前,直到1999年,安徽省在土地流转才开始搞试点,而国家的有关规定到2001年才出台。

  “这个项目计划先期租地600亩,先试一下,投资上千万,做观光农业,把土地的附加值提高上去。如果当时能做成的话,小岗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严德友告诉记者。

  “当时村里95%~98%的人认可,仅有极个别的人反对,虽然反对者在村里有威望,但是对这件事构不成障碍。”严德友解释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上级领导的思路问题。小岗是大包干的发源地,原来分田,现在又合了,当时的上级领导有些想不通,而且,土地流转的国家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这件事情就被撂下了。”

  当时的小岗村非但没有把握发展机遇,内部还出现了动荡。

  1998年,严宏昌把严德友告到了县里,历数严德友的12条罪状,主要涉及贪污,还有包括非法租赁农民的土地问题。

  村里的财务工作历来缺乏透明度。严德友在此之前在外头跑了半年多,这笔费用从哪里来引起了大家的怀疑。

  虽然村里的财务不公开,不过,当时任小岗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吴广新告诉记者:“那时村里没钱,1998年的工资我到2004年的时候还没拿到。”

  安徽省纪委的人很快下到村里头,经过调查,严德友的12条罪状纯属子虚乌有。村里账面上亏空3000元,严德友在外头是掏自己的腰包,账上有记载,一共是1.5万元。

  问题没有了,但是严德友的村支书是当不成了。原因是对方要进一步上访。为了安抚双方,县乡两级领导做了严德友的工作,准备把他上调,但是严德友不情愿。

  最后,父亲严俊昌让严德友“听党的话”,严德友同意上调,去另外一个乡镇任党委副书记。

  虽然在外地当领导,但严德友仍然没有中断与小岗村的联系。

  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长期帮扶小岗村。1997年,长江村的润发集团捐助小岗村建设友谊大道(小岗村内的道路)的时候,润发集团的领导就和当时担任小岗村村支书的严德友结下了交情。他们认为严德友是个“有魄力的人”。

  2001年,小岗村7户农民将自己承包的8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出租给长江村的润发集团,期限20年,建立葡萄示范园。这个现代农业园是经小岗村农民自愿、有偿流转而兴起的第一片“试验田”,由严德友负责。严德友也是在农户中推广葡萄种植的发起人。

  这个时候,小岗村附近的赵庄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土地流转,政策壁垒不再成为障碍。

  2002年起,润发集团开始向农户推广葡萄种植。润发集团无私地向小岗村派驻技术员,对村民随时进行指导。

  刚刚在小岗村推广葡萄种植的时候,很多村民在葡萄地里套种小麦,影响了葡萄长势,润发集团还特地补贴500元,让村民不要套种小麦了。

  在众多项目失败之后,葡萄种植成为小岗村人(指的是2008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之前的小岗村,不包括后来与之合并的石马、严岗)广泛参与的致富项目。2005年,小岗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了400多亩。

  严德友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明白在小岗村做成一件事情有多么难。2005年,村委主任任期满后,严德友打消了继续走仕途的想法,脑子里就一个心思:葡萄。

  土地流转:小岗再“革命”

  2005年,小岗村迎来空降的党支部书记沈浩,当年,他也当选上了小岗村村委主任,并获连任至今。沈浩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过,视野开阔,思路清晰。

  2008年3月,凤阳县开展行政村区划调整,为了便于小岗村发展,小岗村与相邻的石马、严岗合并。目前,小岗村下辖23个村民组,拥有849户、3823人。

  “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这是沈浩不断强调的观点,“现在小岗并不是重走原先意义的集体道路,而是采用集体合作的一种市场化的道路,与30年前集体制的内涵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土地还是在农民手里,但是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基本问题,在当下根本不能致富,而且单个家庭的生产方式投入产出比低,风险抵抗能力也差,农业产出效率就非常不乐观,所以我们试图通过流转搞集约种植和开发。”沈浩说。

  小岗村的土地起伏不平,本来就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小岗村民关正银讲述了一件事:“当初分田到户时,土地分割过于细碎,小的地块犁地时都转不过弯,插秧抛种时,秧苗一不小心就会抛到别人家的地块上。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农机手对大的地块每亩收费45元,小的每亩60元,太小的就是给再多的钱也不愿收割。”

  2009年8月12日,小岗村党委副书记张秀华带领记者到村南的一块流转出去的稻田观看,平整后的稻田上田垄整齐,稻田边的土路宽阔,足以通行大型机械。而稻田北侧的玉米地整整高出稻田半米,且高低起伏。“这块地马上就要平整。”张秀华指着玉米地说道。

  沈浩介绍,小岗村发展合作社将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村民出租土地,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定租金。小岗发展合作社起到一个组织中介的作用,合作社再将土地提供给前来承租的企业。

  小岗村南的一条公路延伸至307国道,距307国道4公里处的公路东侧的土地上,推土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里的1000多亩土地正在平整,该地块儿由广东从玉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租经营,每亩租金500元/年。

  在小岗村西,美国GLG集团占地1000多亩的工业园正在建设。该企业的宣传资料称:将在此建设优质甜叶菊种苗繁育和民用甜菊糖等食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先期投入1亿元,2009年10月份产品上市。

  其余还有些零星地块儿出租,由承租企业或个人直接给农户商谈,几十亩到上百亩,面积不等。

  “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小岗村,有18000多亩土地,目前流转出去的占1/20到1/10,这是远远不够的。” 沈浩告诉记者,“今年秋后,我们要发动村民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平整,为流转集中经营作准备。”

  “小岗村的品牌是块金子,可老是埋在地里面,现在要把这块金子挖出来,让小岗村成为投资的热土。”沈浩信心十足地说。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