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寨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7日 02:37  第一财经日报

  郭晋晖

  我们第一财经采访小分队大寨之行的最后一顿午餐是在大寨饭店吃的。 大寨饭店就在大寨村口,老板娘李巧荣是大寨村第一个开饭店的人,她和第一个开小卖铺的赵华晓一样,几乎都可以被写入大寨村志了。

  李巧荣很不简单,她虽然没有赵华晓那种对于社会转型先知先觉的敏感,但她却在务实而略带“狡猾”的天性指引之下,懵懵懂懂地开始了市场经济之旅。

  吃完饭的时候,李巧荣让我们带一袋洗过的李子上路,这是她从大寨村里的李子树上摘的。条件是,让我们在稿子中提一提她的大寨饭店。

  我对她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反感,相反,我认为这可能是大寨目前最缺乏的一种精神。历史赋予了大寨炫目光环的同时,也让大寨人背负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这成为大寨走向市场经济最大阻碍之一。

  为了撰写《口述大寨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课题组的董永刚曾经在大寨生活了两个半月。他对我说,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大寨人仍然沉浸在当年的荣耀之中,崇尚苦干实干,而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灵活性。

  这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农民极为淳朴的本质,但也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素质有所差距。上世纪60年代,华西村曾经是“全国学大寨”的一面红旗,而同时,村支书吴仁宝却抽调20个人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如今华西村的年产值远远超过了大寨。

  我也曾问赵华晓,大寨人是不是有点小富即安?他说其实大寨人的生活一直都是相对比较富裕的,现在大寨所取得的进步与大寨的历史地位并不相称。

  “如果说现在大寨是前进了三步,但事实上她是可以前进十步的,大寨的发展还是落后于这个时代所提供的机会。”赵华晓说,他希望大寨能够走得更快一点,这是大寨利用历史光环发展自身的最后机会。再过十年,更年轻的一代人将不再知晓大寨留给中国的历史记忆。

  大寨发展靠什么?董永刚和赵华晓都认为是人才,而这恰恰却是大寨的软肋。

  这些年大寨考出去的大学生除了当村官的,没有一个回到大寨来。而没有考上学校的年轻人则满足于村里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没有人愿意出去闯荡,这使得新一代的大寨人视野不够开阔,这也不利于大寨的发展。

  大寨中策水泥公司总经理刘旭峰已经感觉到人才匮乏给企业带来的制约。水泥厂有170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修理微机,每一次机器出现故障,都必须从县水泥厂请人过来。

  刘旭峰也曾动过引进大学生的念头,但他明白企业所能提供的工资和软环境无法留住大学生。这也是大寨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