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史进峰
8月25日晚间6时,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8年年报,总结了2008年以来央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并对2009年货币政策走向作出展望——重申“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务院有关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和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央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其走向分为三个阶段。
年初,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央行执行了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合理均匀安排信贷投放。进入7月,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剧,导致中国出口萎缩,总需求疲软。央行按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9月份以后,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对中国经济冲击明显加大,央行开始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四次有区别地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根据报告数据,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2008年货币信贷总体保持较快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截至2008年末,M2余额47.5完亿元,同比增长17.8%;存款和贷款增速提高,分别同比增长19.7%和18.8%。
在2009年货币政策展望中,央行重申以M2增长17%左右作为全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科学制定绩效考核体系,防止过分追求短期利润而影响长期稳健经营,继续主动做好均衡合理放款工作。
实际上,2009年上半年7.4万亿的信贷投放高潮中,M2已经创13年来的最高水平。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1.2个百分点。
同时,央行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做好“三农”、中小企业、就业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