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尚教父吴泓:人的时间是公平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6日 02:58  第一财经日报

  陈黛

  从8月22日到昨日(8月25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北京世贸天阶旁的时尚大厦吊唁吴泓。作为中国时尚界教父级人物,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吴泓在中国树立了时尚理念,让人们知道,时尚能够改变生活,时尚离自己并不遥远。

  《时尚》诞生于16年前的8月,16年后,同样在8月,46岁的吴泓因胰腺癌驾鹤西去。

  10万元,《时尚》的起点

  走进时尚大厦,气氛很沉重,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大厦工作人员、时尚集团的工作人员全部是一袭黑衣。

  在18楼,通往吊唁吴泓的大厅的走道几乎全部被鲜花占据,吴泓的黑白相片两旁,摆放着各式花圈,诸多他亲手创办的时尚系媒体的花圈格外醒目:《时尚》、《时尚新娘》、《时尚先生》、《时尚芭莎》……

  “作为中国时尚高端媒体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离开对于整个时尚产业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这样评价吴泓。

  1963年7月生于江苏的吴泓在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即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吴泓广为人知的是他对书法的热爱和造诣,这从他在南京大学读书的经历中也有迹可循。吴泓曾经选修过的课程是“文字学”和“书法理论”,“他那个时候就表现出了对书法的热爱。”一位吴泓多年的老友回忆说。这位老友透露,吴泓曾获得过著名学者侯镜昶教授的指导,还出版过《吴泓书法作品选》。

  《中国旅游报》是吴泓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由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纸。在这里,吴泓用了将近10年时间从记者、编辑做到新闻部副主任。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时尚创业时的搭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江。此外,还有个羌族小伙子也与吴泓颇为投缘,他是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的张波。

  如果追溯《时尚》创意的最初来源,很多人认为,这源于吴泓、刘江和张波主动接下的《中国旅游报》月末版,这是一份彩色印刷的增刊。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门打开,一些西方的高端品牌商品和服务也随旅游走入了中国,并逐渐渗透进中国一线城市。吴泓在负责月末增刊的时候,注意到这个领域的暗流涌动,他显然是中国最早意识到这个机会的人。

  于是,吴泓向报社提出,希望创办一份刊物传递最新的商品和理念,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的支持。报社将东单西裱褙胡同54号的一处仓房小院腾出来,作为杂志的办公地点,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吴泓担任社长和总编辑,参与者就是刘江、张波以及从军队退伍后加入的艾民,他们是《时尚》的四位创始人。

  1993年8月8日,双月刊《时尚》诞生了。封面是德国时装模特儿巴金斯基,一半黑白页,一半彩色页,印量1万册。

  从办杂志到传媒集团

  《时尚》注定要载入中国传媒业历史,因为她是中国第一本以白领阶层为目标读者的高档杂志,她采用了在当时看来很前卫的双封面倒翻的形式:一半是女性世界,一半是男性世界;内容方面的另一个亮点是投入了近1万元拍摄“模特与名犬”专辑,在当时颇为大胆。此外,《时尚》10元的定价也创了当时期刊的最高纪录。

  创刊号的广告收入是5.7万元,刊登了中旅总社、赛特购物中心等广告。吴泓生前曾告诉CBN记者,当时他和刘江等几个人都骑过自行车到各大写字楼去推销,开了期刊直销之先河。

  到了1994年出版《时尚》当年第五期前,吴泓等几个人决定把辛苦积累的几十万元投进去,全部改为彩印,让《时尚》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档杂志。1995年的《时尚》定价15元,全部彩色页面,最厚一期已有140页。《时尚》的脚跟站稳了。

  从《时尚》开始,时尚集团滚动发展起来:与《VOGUE》、《Marie Claire》等拥有国外版权的新闻传媒集团合作,推出《时尚先生》;1997年9月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公司(IDG)正式合资组建北京时之尚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走上国际化道路,吴泓担任董事长,并形成了被称为资本与传媒结合的“黄金三角”(吴泓、刘江和熊晓鸽)。

  美国CNN在1997年报道《时尚》时,认为《时尚》是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几本著名杂志之一。

  吴泓离开的时候,时尚直属和代理的杂志多达17本,让他感到骄傲的是,这些杂志都是盈利的。

  去年8月,在时尚集团成立15周年的活动上,吴泓曾告诉CBN记者,他想从传统媒体转向尝试新媒体,他想拍电影、做互联网企业,他甚至希望在政策放宽后,时尚集团或旗下的媒体也能改制并实现上市,实现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让时尚的员工生活过得更富裕一些。

  吴泓认为,杂志媒体的发展就是越来越品牌化和全球化。“时尚的品牌已经创立了,现在是要把时尚从一个单纯的出版集团发展为传媒集团。”所以,近年来,时尚已经涉足到图书、影视、网站和发行等诸多领域。

  至今,在时尚大厦18层还特意保留着东单西裱褙胡同54号小院的“复原版”作为纪念,让参观的人感受到时尚的创业艰辛。现在,原址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你知道吗苏芒,人家问我怎么办杂志,办一本成一本,其实,人的时间是公平的,人家打高尔夫的时候,我看杂志,人家卡拉OK的时候,我看杂志。”吴泓告诉《时尚芭莎》主编苏芒。吴泓走过的成功之路,没有诀窍,更没有捷径。

  (本报记者刘雪梅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