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庞东梅
如今人们早已习惯逛商场和超市,随时购买各种生活用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对于懒于出门的人来说,从网上各色商品图片中挑选出自己满意的东西,动动鼠标,点击“确定”,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购物选择方式。现在,人们不再饱受排队购物甚至“一物难求”的困扰,而是享受着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淘宝”的快乐。
这是60年前人们难以想象的画面,如今却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新中国60年的成长,我国的商品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了“买方”市场,商品短缺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笑间的一种回忆。
远离短缺 走向平衡
今天,不少人仍对当年倾全部财力追求的奢侈品“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记忆犹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商品数量较少、种类单一,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现在看来极为普通的商品,当年却是稀缺难得。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57年仅仅达到474.2亿元,即使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到1978年才增加到1559亿元。
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短缺现象随着我国国内商品市场的丰富而逐步消失。数据验证了这一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8亿元,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量”的巨大变化,为百姓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质”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逐渐把商品质量放在了显著位置。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成为国内商品市场的主旋律。消费者在购物消费方面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老三件”被“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所取代,随之又被高科技产品所替代。我国居民的消费出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趋势。从基本生活品发展到享受消费品,从以吃、穿为主到住、行为主,从低技术含量的简单消费品到较高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从物质商品消费到精神文化享受,丰富多彩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商品进口规模的扩大,不仅缩短了国内商品市场与国际商品市场的距离,也为居民的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而商品出口的增加,为我们带来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我国商品市场由摆脱短缺走向丰富,都要归功于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九成半左右的商品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到5%。随着价格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下,未来的商品市场将会进一步优化,给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
协调发展 共同繁荣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这一特征也决定了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各有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论是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基本上都表现出均衡运行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对于农民来讲,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落后于城里人的生活水平。然而,经过了60年的发展,农民们却发现,城里人能享受到的商品,他们照样也可以买到。如今,大江南北,农民使用手机、互联网等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我国不断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引导下,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城乡之间消费增幅的差距不断缩小。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由1978年的105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4753亿元。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我国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市的局面,无不说明城市消费"一头热"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城乡市场逐步走向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从数据上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1978年的505亿元,飞跃至2008年的73735亿元。消费品零售额曲线上扬已经是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共同特征。
中西部地区的人们对于商品市场的变化可能会比东部地区的人们感触更深。因为,经过60年的发展,区域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近年来出现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快于东部的局面。东部地区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59.1%降低到2008年的57.1%,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由24.1%和16.8%提高到25.5%和17.4%。
摆脱单一 流通加快
东北人吃着海南的香蕉,海南人也品尝东北的木耳、蘑菇;西部的人们吃着海鲜,东部的人们也在品尝牦牛肉干。这都离不开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全国大市场的建设。如今,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早已经取代了过去的单一模式,由此也推动了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集市"、"供销社"、"百货商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能够购买商品的场所,而如今专卖店、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大卖场比比皆是。此外,商品交易市场蓬勃兴起,推动商品流通向规模化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