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陈同海到苏树林 中石化转型策略镜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2日 09:12  中国经营报

  黄杰

  时值陈同海案发与苏树林接任两年的时间关口,终端强势的中国石化正在面临十字路口的抉择。

  阔步海外市场、高举购并大旗、突出资源战略是陈同海留给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600028.SH,450386.HK)最大的一笔“理念遗产”。继任者苏树林面对的是摊子铺的足够大的中国石化,又将采取什么手段来不断推进这艘超级航母继续前进?

  陈同海构筑资源版图

  被判死缓的中石化集团前董事长陈同海,在中国石化的扩张版图颇值一提。对于“一半老板一半政客”的国企老总来说,这种扩张当然也有仕途的考虑。

  “那一时期,我们所有的任务就是购并、并购,部门开会基本没有第二个议题。”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一位中层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忆说,科威特、沙特、伊拉克……几乎每一个重量级的石油产出国,都在2007年之前与中国石化建立起了广泛的战略伙伴关系。即便到今天,陈同海时期在海外市场签署或建立的石油炼化项目,至今仍有10个以上没有完工。

  该人士认为,事实证明陈同海着力推进的扩张战略为中国石化提供充沛油源奠定了坚实的海外基础。资料显示,2005年起,中国石化所需原油的50%以上就开始完全依赖进口市场,而200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对外原油依赖度已经高达80%。

  陈同海最后一次关于中国石化必须把资源战略放在第一位的表述发生在2006年12月。其时,陈同海直指“中国石化必须把资源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持续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采购、合作力度。”

  剔除通过资本手段阔步海外并购市场,陈同海在国内市场的突出速度也令人咋舌。“上海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是陈同海在南方市场打造的三架马车,凭借资源屏障,几乎垄断了华东、华南两大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一位高层认为,“即便到今天,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油在华东华南市场拥有市场份额的总和,也比不上中国石化的一半。”

  陈同海在位期间,中石化在世界500强榜单中排位连续5年蹿升。就在陈同海犯事的2007年,中国石化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第17位。

  苏树林再启市场引擎

  做官很失败,这让陈同海在做事方面留给了继任者苏树林无限发挥空间。“陈当年的霸气几乎都用到了为官之道上,而他在国内商业领域以及真正与中国石化拥有长期业务往来的单位中间,只留下了张扬跋扈的影子。”中国石化办公厅一位官员评价说,这也导致资源战略到位的中国石化长期以来在国内市场开拓完全是在依靠垄断地位行事。

  作为中国最大成品油销售寡头,中国石化2009年上半年在沿海地区成品油销量同比锐减30%,但与全球性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需求市场萎靡不振的恶果相比,苏树林主政以来,中国石化史无前例享受到发改委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政策性红利,这让占据该公司半壁江山的炼油事业不再陷入政策性亏损。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打破了中国石化“皇帝女儿不愁嫁,卖多卖少都是亏”的常规。《办法》第一次将“保护炼化企业合理利润”纳入到了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之中,另一方面发改委宣布放手成品油价向下进行市场化竞争,让中国石化安享多年的批发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悄然瓦解。

  显然,这对苏树林是一道难题。而早在2008年12月,政策层面先知先觉的苏树林就在内部会议上称,2009年国内成品油市场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中石化必须抓住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的机遇将炼油板块作为创效主力。

  “当时有炼化厂管理层私下说苏树林此举就是要让大家放着小姐的身段,非要去做什么丫鬟。”前述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管理人员对记者称。如何加大市场销售量也正在成为中国石化眼下最头疼的难题。

  频频造访大客户、密集调研市场销售。苏树林将促进销售列为中国石化2009年“生命工程”大抓特抓。其在7月27日~31日召开的集团油品销售与化工产品销售会议上直言:“让中国石化长期依赖垄断优势和产品主导的行业霸权地位,向精细化、服务化的国际化方向转变。”

  庞杂的传承与变革

  事实上,苏树林对国际化扩张也力度颇大。8月11日,瑞士Addax石油公司公告,中石化耗资73亿美元的购并Addax通过中国政府所有相关部门的一切所须审批。这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发起的最大国际购并案。

  “作为中国最大炼化企业,中国石化2008年所需80%油源来自进口,这意味中国石化向外谋求油源控股权的诉求仍将不断膨胀。”知名能源专家武建东认为,“中石化所需原油并非都是用于成品油炼制,而庞大的化工产品生产体系亦对原油资源高度饥渴。”

  国际化可缓解油源饥渴,但没有了炼油业务年年政策性亏损的“遮羞布”,中国石化能否在国内市场搏击中依旧占据成品油销售和化工产品销售的双龙头地位?

  曾在中国石油(601857.SH,450857.HK)做到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的苏树林深谙中石油的生财之道。“中石油过于仰仗采油业务赚钱,未来或将转型天然气、LNG管网建设,进而形成强大的细分市场强势垄断地位,让管网建设成为又一棵摇钱树。”

  前述不愿具名的中国石化办公厅人士说,苏树林多次在中国石化内部会议上分析中石油的赚钱能力为什么这么强,他称中石化切入管网建设、提高化工产品销售份额以及进入近海领域开展油气勘探等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

  “西气东输等天然气总管网的资源配置过程中,90%以上的蛋糕早被中石油切走,因此中石化进入管网领域的最大可能性,就是从城市管网资产并购或进口LNG输入站点及配套过程入手,逐步渗透。”武建东认为。

  “对苏树林来讲,谋求国际油源和开辟国内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两个同等重要的课题。”武建东称。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