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贷迷雾:微调还是收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22:41  经济观察报

  程志云 赵红梅 胡蓉萍

  江苏从事金属制品贸易的时老板上周在当地的银行跑了一圈,结果还是没贷到款,因为银行答复“没钱”。

  中国银行一家分行的信贷员王峰,最近很闲。“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这个月,我们没有信贷指标”。

  这是2009年8月信贷市场的景况,不再喧闹,甚至有些静寂。

  静寂的信贷市场却搅动了股市——由于预期信贷政策会紧缩,从而资金趋紧,股市在上周一创出本年度最大跌幅。在进入8月的15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下跌20%左右。

  上周,坊间流传本月新增信贷预计5000亿元的消息也再次引起争论,信贷政策到底是“微调”还是“收紧”、资金流动性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今年的前六个月,共新增贷款7.37万亿元,平均每月的新增信贷量都在一万亿以上。从万亿到5000亿,甚至更少,信贷政策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贷款锐减背后

  7月份,各家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59亿元,比6月份锐减了约1万亿。

  由此,市场开始担心,新增贷款的大幅下降是否影响中国经济刚刚出现的向好局势,同时,可能造成资金流动的紧张。

  本报获悉,目前监管层已经从不同的层面开始评估上半年信贷效果,但 “今年究竟要发出几万亿的信贷才能够完成‘保8’的重任,以及放出了这么多的信贷要付出什么代价?”一位接近中国人民银行的人士透露,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最近的一个月里,央行在不同场合5次发表声明称,目前仅仅是微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8月7日,发改委、财政部、央行三部委高官更是联合表态:当前宏观政策的积极取向不会改变。

  一位中行总行对公部客户经理告诉本报,信贷确实是收紧了很多,“自上半年以来我们的信贷投放确实超出了原定任务很多,目前基本是‘只收不贷’,并为明年项目做一些储备。”

  招行浙江分行对公部人士表示,8月中旬,总行通知下发各分行,要求进行贷款规模控制,原则上“只收不贷”,基本已停止对新项目的授信放贷。

  事实上,信贷政策调整的迹象最初来自6月底,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大规模回笼资金,并且上调3个月央票的利率。此后几周里,央行针对中行、招行、光大等上半年信贷较快的银行开出规模总计1000亿元的定向央票。

  “时隔两年重启这一带有惩罚性的工具等于明白无误的告诉市场,信贷多了。”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

  “管理层对上半年贷款增长过快一直都是警觉的”,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说。银监会在6月和7月分别组织针对信贷安全的专项调查,检查重点包括票据空转、假按揭和贷款流向等。

  在监管层的推动要求下,从7月份,多家银行开始了对信贷的摸底自查。一位大型商业银行公司部人士告诉本报,现在已经有银行放不出款来了,比如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听说是前七个月放贷过猛,监管层对他们贷款规模进行了限制。”

  失控还是正轨?

  信贷现在的局面与今年上半年信贷突飞猛进式的增长不无关系。

  09年第一季度末,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占全年信贷指标的90%以上。尽管如此,天量信贷对应的GDP增长6.1%。当时有专家暗示,经济增长率实际上还要更低。出口、消费均萎靡不振。此外,由于财政收入的下滑,对于监管层而言,如果想要“保增长”,货币政策是手中不多的工具。这就成为监管层延续信贷“强心针”政策的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博士告诉本报,在中央09年的计划中,按照GDP增长8%的目标,加上通货膨胀4%的目标,再加上2个点的适度宽松,年初对M2的供给设计是大约17%,对应的信贷增长5万亿以上。

  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信贷大门打开的远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4月份开始,一季度信贷量稍微落后的中行突然发力,发放3600亿的信贷一跃成为四大行之首。而在一季度后知后觉的中小商业银行开始奋起直追。带有地方信用保障的地方基础设施项目成为第二轮争抢的目标。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将触角延伸至县市一级地方融资平台,出于竞争原因,利率还会下浮。

  在此基础上,二季度新增信贷余额达到7.4万亿。

  同期GDP增长达到7.9%,距离保8的目标仅一线之隔。

  不过,实体经济数据依然不尽如人意。在释放出7万亿资金的情况下,6月份CPI同比下降1.7%,PPI同比下降7.8%,分别创近十年来低点。

  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半年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和房市)却一路飙升。上半年国内A股指数一路上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1,880.72一路上攀至3478.01,上涨约85%。房地产市场不仅摆脱之前低迷状态,某些地区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价格竟然超过了07年中的历史高位。

  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文章指出,今年上半年执行结果M2增长28.5%,贷款增长7.37万亿元。已经大大超过了年初的目标。如果从2003年至2007年来看,商业银行上半年的贷款量基本占全年的60%至70%,五年平均下来是65.5%。依照这个比例,今年的信贷总量将达到11.1万亿元,全年的贷款增长幅度将达35%以上。

  吴晓灵警示,如果全年放出来11万亿元的贷款,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重大隐患。

  两难选择

  不过,接近决策层人士指出,“目前看来,货币供给与GDP增长还是正相关的,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投资对经济和就业本身的带动还是比较大。目前,经济正处于翻转到复苏的关键时期,如果要完成保8的任务在这个时候信贷政策肯定不会松动。”

  不过,来自市场各个层面的声音质疑:究竟多少信贷量才能对应保8的目标?CPI持续负值而资产价格飙升令不少学者怀疑信贷资金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流入了资产市场。

  更令市场担心的是,信贷天量增长导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

  数据显示,上半年,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中接近50%投放到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三大行业。而中小企业和支农贷款尽管增速较快但总量还相对较小,银行的积极性不高。

  研究表明,在信贷推动下,投资增长中,国有和集体直接控制的投资同比增速为48.5%,而其他成分企业的投资活动合计同比增速为24.8%,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

  “由于依靠背后信贷支持,诸多行业的大量国企展开了并购民营企业的风潮。在缺钱少订单的情况下,也有不少民营老板苦撑不住不得不将自己经营多年的企业变现。”一位做钢材贸易的民营企业老板说。

  在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信贷投放结构的不合理可能导致社会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分配恶化的恶果。

  该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告诉本报,新增的投资(包含信贷)高度集中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部门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如不加以调整,保增长的政策可能和保就业的政策发生冲突。

  “而资产价格膨胀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收入分配的恶化。”他说。

  吴晓灵主张宽松信贷政策应及时考虑退出。她指出,美、欧央行实行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替补商业银行信贷的不足。这些操作是短期的,世界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都在考虑寻找恰当的时点,改变目前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寻找退出的时机。而我国创造货币的,不是中央银行的短期操作,是商业银行的长期投入。目前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51%,长期贷款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不继续增加贷款供应,必然有一批项目要断掉资金链,成为烂尾工程;继续按照现在的速度投放货币,就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中央银行现在已经处于两难状态,如果我们不尽早统一思想认识,尽早采取措施,就会错失良机。”吴晓灵指出。

  同时,银监会担心的则是天量新增贷款的带来的坏账风险。在银监会的调查中显示,今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到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中,很多商业银行信贷操作人员盲目乐观的认为地方政府信用比较可靠。但实际上,这些地方融资平台负债率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形成多头。而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担保承诺情况根本不清楚,甚至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都不清楚。

  时间窗口

  更重要的是,“信贷政策的关键不是今年,而是明年是否还会继续维持8%的增长率,是否会调整保增长的单一目标到多个目标。”李佐军说。

  何帆则认为,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就应该调低经济增长率的目标,为市场力量对实体经济结构失衡的自发调整留下空间。在经济刺激方面更多的倚重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

  不过,太平洋证券宏观分析师周明剑指出,即便不考虑保8的问题,信贷政策也是面临骑虎难下的境地。一方面,大量长期在建项目需要持续的信贷资金投入,这部分信贷已经绑定了未来的信贷。而另一方面,按照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中央公共投资今年增4875亿,而明年也就是2010年安排5885亿新增投资。按照这个比例来看,明年信贷的配套不会低于今年。

  李佐军则认为,即便总量上无法控制,但对信贷结构也一定会做出调整。在他看来,信贷从结构上来讲,12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否会造成进一步产能过剩值得警惕,因此信贷会强调更多更有利于带动产生新增长潜力的行业。例如新能源、环保、新一代IT产业,绿色制造业,文化传媒产业,医药保健业,现代农业等。从区域上来看,在全国范围内业会均衡一些。

  而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告诉本报,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为明年的经济工作最终定调的时候,如果信贷政策作出调整,那将会是时间窗口。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