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12:38  中国企业报

  

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 宁

  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国有企业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但是在这次危机中,国有企业的表现要明显好于10年之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目前,国有企业总体上经营正常,企业没有大范围地出现问题,也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职工下岗。

  目前这些企业是我国抵御金融危机中重要的稳定因素,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完全得益于前几年大规模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前几年的改革和调整,使国有经济的战线大大收缩,大量低效率的企业通过破产退出了市场,保存下来的国有大企业也不同程度地转换了机制,减少了困难。如果没有前几年大力度的改革和调整,这些措施作为基础,国有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处境将会非常困难。

  尽管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很多的。面对金融危机市场萎缩、产能过剩等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加强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以期渡过这次危机的难关,并在一些重要的基础工作方面能够有所提升。这些措施主要是:

  第一,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强化投资和并购的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负债率,巩固资金链条。由于我们的国有企业长时间处于一个景气度很高的经济环境之中,企业的扩张冲动一般比较强烈,几乎形成一种惯性。在经济环境发生突变的形势下,强调刹一刹车、强调转型,我们觉得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加强基础管理,努力降低各项成本。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人工成本上,因此需要在整体的科学管理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使各项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精细化。同时,要继续推进内部的改革,引入严格考核基础上的竞争机制,把企业内部的机制能够搞活。

  第三,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层次,能够开拓出新的市场。在这方面,国有企业一般都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机制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为此,需要解决好提升研发投入的水平、完善企业研发管理的体系、建立科学的技术决策制度、探索能够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的分配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巩固企业发展的制度基础。一方面抓住改制上市的时机,推动企业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直至整体企业的上市,实现股权多元化,引入市场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和探索有实际效果的公司治理模式。国资委所推进的董事会试点工作,虽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新的制度效率已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同时,还应该防止企业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影响大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继续探索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制度基础。

  金融危机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场考验,对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我们希望国有企业能够通过上面这些强身固本的措施度过这次危机,同时在危机的过程当中,改革、管理实现新的提升,以迎接金融危机之后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