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顺差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05:23  金融时报

  记者 宋焱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性的增强,其对外部的吸引力在国际收支上已经得到体现,从环比分析,今年3月份,我国资本流入放缓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二季度以后尤为明显,因此,对我国国际收支流入放缓的担忧是不必要的,事实上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依然维持了‘双顺差’格局,这表明中国抵御危机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对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还为中国经济继续抵御外部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国际储备在过去几个月中呈现出的波动性和资本流动的相关动向也值得关注,这将会增加国际收支管理的难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公布的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继续增长。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300亿美元,同比下降3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31亿美元,同比下降54%;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1856亿美元,达到21316亿美元。

  “上半年国际收支延续了近年来的格局,但其中几项数据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即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均出现了同比下降,就此有人认为这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流入正在放缓。实际上,这一点需要给予澄清。”丁志杰进一步表示,导致国际收支数据上述变化的原因是去年同期的“翘尾”因素所致。200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征兆开始显现,导致大量资本逃离欧美资本市场,涌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使这些国家国际收支出现较大规模顺差。外汇局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19亿美元,下降20%。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稳定性的增强,其对外部的吸引力在国际收支上已经得到体现,从环比分析,今年3月份,我国资本流入放缓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二季度以后尤为明显,因此,对我国国际收支流入放缓的担忧是不必要的,事实上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绝对规模的攀升、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扩大,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情况良好的重要表现,并且为我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防范国际金融风险能力提供了保障。但与此同时,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呈现的波动性也值得关注。

  记者注意到,2009年上半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1856亿美元,达到21316亿美元。而此前的数据显示,2009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由此推算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779亿美元,而一季度外汇储备仅增加了77亿美元,并且从逐月变化来看,1月份和2月份外汇储备分别下降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3月增加417亿美元。

  分析外汇储备变化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季度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影响,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受到沉重打击,我国外汇储备也随之出现了缩水。但二季度,随着资本流入的反弹,外汇储备增加明显。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增强外部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国际收支运行波动性加剧将会增加国际收支管理的难度,尤其是,由于受到世界经济衰退和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跨境资金异动可能会加剧资金流向的不确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投资的外部环境,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加强国际收支管理需要关注国际收支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需要关注主要国家金融市场变化和汇率变化,掌握我国海外投资的动向,并对跨境资金的流动进行密切监控,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就如何增强国际收支的稳定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家实行的扩大内需等宏观政策,将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资源、能源价格等重点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也将为健全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考虑到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回落等因素,将为国内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预计下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他认为,当前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和紧迫性,同时还应着力加大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力度,更多关注国际资金的大进大出和国际市场资产价格的波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