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OECD:主要经济体二季度GDP已企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0日 03:54  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昨天晚间又带来了一个让人安慰的消息。OECD成员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已经企稳至-0.002%,较一季度-2.1%的收缩速度有好转。

  属于国际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二季度GDP下滑速度较所有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要稍严重,为-0.1%,但这已是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好水平,但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放缓速度还有很大差异。

  在连续两个季度的显著下滑之后,受出口和消费回升的推动,日本结束了3%以上的经济收缩速度,转而出现了0.9%的正向增长。英国则正好相反,目前的下滑速度仍达到了0.8%。其他经济增长转“向正”的还有法国和德国,分别从前一季度的-1.3%和-3.5%跃升到0.3%。美国的情况也有所好转,从上季度-1.6%的增速减缓为-0.3%。

  七国官员对于目前的情况也逐渐溢显出乐观情绪。德国经济部长古腾贝格就此表示,德国经济下滑的最严重阶段已经过去。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德近日表示,法国经济明显企稳。继德法之后,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林芳正也表示,日本2009财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好于政府此前预计的实际萎缩3.3%。

  不过,落后于其他几国增长的英国政府则在继续推动经济刺激政策。由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领导的由9名成员组成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将主要利率定在0.5%,并称将回购计划提高到1750亿英镑,比此前增加了500亿英镑,以为经济提供更大的流动性,这意味着英国的“转正”困难更大。

  在总体经济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和OECD表现出了相似的乐观判断。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18日就表示,全球经济已开始复苏,但要实现持续复苏,需要美国再度将经济重心调整到出口,而亚洲国家将重心调整到进口上来。

  一般而言,快速愈合并不是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形式。布兰查德提示还需要注意企稳后的风险。“复苏不会来得那么容易,经济危机留下了极大伤痕,这将会影响未来数年内的供求。”布兰查德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