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映颉 王冰凝 北京报道
继山东省首获特批土地后,江苏辽宁等省正频繁跑部争取土地
对于国土资源部来说,是扯破一直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还是增加土地供应量,以破解高地价引发高房价的说法,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事实上,国土资源部已然开始开闸土地供应了。8月12日,国土资源部公布称,2009年国土部批准的全国81个城市用地中,新增建设用地较2008年增加16.7%。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因国土资源部开始松口“借地”给山东省地方政府,目前辽宁、福建、江苏等各省都在采取“跑部进地”的做法,挑战国土资源部一直想要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
国土部剑指地方土地财政
国土部之前一直表态的“增加土地供应量”,现在终于得以明确。
据悉,除了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新增建设用地同比直接增加16.7%外,今年国土部在“卡”各地报批的城市用地方面,也有所放宽。
数据显示,今年国土部核减城市建设用地1522.3公顷,占申报城市用地总面积的4%。而2008年国土部核减城市建设用地约为9%,另外2007年,国土部共核减申报用地占申报面积的3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经济形势企稳向好,各地基于扩内需、保增长的要求加大建设力度,用地规模必然会增加,国土部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在土地供应量上略显宽松。
然而,国土部增加土地供应的背后似乎还有其他的用意。
就在国土部公布上述数据的同时,国土部网站发出《单增供地难稳房价》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一味强调供地,而忽视了供地后的严格监管,增加土地供应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当务之急是要问责纵容开发商囤地的地方政府,让房地产开发中的腐败现象无处藏身。
显然,国土部把高房价矛头指向了地方政府。以因为开发商囤地而处在风口浪尖的广州市为例,即便及时出台了相关惩罚措施,仍遭到业内质疑。
北京市房协一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广州对5宗尚未动工高价地的处理方案仅仅停留在没收部分土地出让金上,这样的处罚力度未免太轻,即便如此,处罚可能还要拖至9月份实施。这种“温柔”的处理态度其实是对开发商囤地的变相鼓励。
对此,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出发点不同,地方政府需要考虑当地的财政收入,要考虑一旦对开发商的处理力度加重,很可能打击下半年开发商的投资热情。”
他还表示,此次国土部指责地方政府纵容开发商囤地,其实是公开表示了国土部整顿闲置土地的决心。
土地开闸凸显部委矛盾
实际上,本应各部委共同进退的调整措施,目前在步伐上出现了错位,并凸显了背后的矛盾。
关于地价和房价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矛盾已久。开发商和住建部官员曾不止一次地发表言论称高房价是由高地价引发,而国土资源部则认为是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问题,即扭曲的供求关系。
7月份国务院三次密集调研,均涉及到了“地王问题”,据悉,这份经由国务院分管领导批示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汇总已被批转至住建部,这将地价和房价矛盾推至巅峰。房地产市场问题原本属于住建部主管,但高房价的问责却像球一样被踢到了主管土地市场的国土资源部。这让国土资源部必须要出来给个说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国土部开始整顿闲置土地并加大土地供应。
而对于国土资源部认为地价平均只占房价的23.2%,不是地价抬高了房价的说法,住建部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一个论坛上隐讳地反击国土资源部的观点,用一个比喻暗示即使地价在房价中所占比重不高,但其上涨仍是引发房价上涨的主因。
高房价问题如何解决被置之不理,而在谁造成了高房价问题上则上演了口水战。
商务部宏观调控专家洪涛则认为:“从目前的市场形势看,房地产供求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存在泡沫。”
洪涛认为,在国土部增加土地供应打压土地泡沫的同时,住建部也应该尽快利用现有法规政策来规范房地产市场投机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房价上涨的幅度远远超出了刚性需求者和改善性需求者的承受能力,投机行为是解决高房价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在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存在投机问题,单凭国土部门作出努力是不够的,住建部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
此外,对于土地市场的问题,洪涛还认为,央企近阶段在全国不断制造地王,面对金融危机,国家拿出四万亿拯救中国经济,国企却频频制造“地王”,作为央企的主管部门,国资委应当尽快出面回应。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则直指各部委不能只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这样对抑制高房价毫无益处。
“抑制房地产泡沫,尽快增加土地供应是最重要的,与此同时,政府各部委不应再为了各自利益相互推诿,而应一起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改革,一是废除土地招拍挂,允许集体土地进入房地产市场;二是改革现行的地方房地产财政制度;三是开征房产税,防止投机。”周天勇建议。
几省争“特批”挑战
18亿亩红线
7月底,国土部批准了山东省360个扩内需项目,可以在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审批前,先行批准用地,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得到国土资源部特批的扩内需项目用地省份。
针对国土部对山东的这次特批,有分析认为,这将大大加快土地利用限制的突破,其他省份效仿将不可避免,先上车后补票的省市会接踵而来,国土部今后也将变得越来越被动,18亿亩耕地红线可能被加速突破。
在国土部这次批准的用地中,涉及农村集体土地27618.54公顷,占用地总面积的80.2%。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增用地,大多数都需要从农村集体土地中划拨。
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在6月份曾公开表示:“今年下达的用地计划重点保障扩大了内需项目,地方投资用地缺口很大。”
数据显示,辽宁省的用地需求与国土部下达的用地指标有75万亩的缺口,广东每年实际使用建设用地45万亩左右,而国家每年下达给广东的新建设用地指标加上国家重点项目用地指标只有约29万亩,缺口高达16万亩。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今年建设用地缺口都在1/3以上。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耕地约有18.26亿亩,到2020年期间,每年可以用于“农转非”的土地指标不足190万亩,累计2074万亩。但2007年以来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约在300万亩,供地压力已相当紧张。
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负责人透露,地方自身的投资项目落地缺乏用地指标供应,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一种就是像山东这样“跑部进地”,争取特批。二是“搭车用地”,将商品房开发用地打包在保障房等用地中上报。再有就是“借地”,让国土部给些周转指标,回头再占补平衡。此前,河北省就因4万亩土地缺口而从国土部新借了1.2万亩土地周转指标。
这一负责人还透露,各省都有“跑部进地”的做法,而且据了解,江苏、辽宁、福建等省的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也早在几个月前已经开始频繁进出国土部,不排除国土部再给其他省市进行“特批”。目前各省都在加紧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则作为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打动国土资源部的筹码。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系房地产开发经营教研室主任邢亚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土部的保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调控过程,国土部及地方政府在对某些重点项目进行用地规划可能会涉及到‘过线’占用耕地,但后期应该会通过整理复垦补上所占耕地。”而在这个过线与否、整理复垦的过程中,“一条红线”,也许会引发更多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