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聊基金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17:48  新浪财经
图片为主持人于文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左起)
图片为主持人于文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左起)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自去年重组更名以来,成为了具有强大海外股东背景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呢?2009年8月14日下午16:30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总经理于华先生做客新浪,与大家聊一聊基金市场。

  以下为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于文: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视频,我是主持人于文。今天的直播间我们请到的嘉宾是摩根士丹利华鑫总经理于华先生。

  于华:大家好!

  主持人于文:非常高兴您能来跟大家谈一谈基金。我们知道摩根士丹利华鑫去年重组更名以来,成为了具有强大海外股东北京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您作为总经理你们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

  于华:我们就是想打造一家精品的基金管理公司,应该有比较好的投资业绩和服务,其次这家公司的运作应该是非常规范的,也是非常透明的。第三个产品和服务方面,应该能给国内不同的客户群体,包括散户提供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多种多样的产品的选择,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应该有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大概的目标。

  主持人于文:我们作为一家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外股东的融合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于华: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按现在中国的相关的法规,中方应该是主要的第一大股东,外方也是作为主要的股东参与管理,现在我们在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中方公司是上海的华鑫证券,外资是摩根士丹利的国际投资公司,中方也有比较好的背景,外方也是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最近收购新的经济业务公司。应该来说,走出危机以后,抗御风险的能力比以前更强了。这次从境外投资到了中国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对这只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是有很强的期望,想通过基金管理平台发展中国的业务,像100多年以前,摩根士丹利打造基金公司一样,在中国打造好的基金管理平台,成就在美国发展的梦想以后,在中国投资人带来一种梦想,同时也实现他这种国际化公司在中国发展业务的梦想,所以我们现在一个标志性的口号,叫全球睿智,成就梦想。它有国际化的背景,过去成就了美国的梦想,现在希望成就中国人,我们投资人的梦想,和他们这种发展业务的梦想。

  主持人于文:您能不能详细跟我们说一下,股东对公司发展有哪些具体的支持?

  于华:在董事会这个层面上,他们的业务发展对我们的专业的管理团队非常的支持。我们最近的管理团队,全部都已经更新了,更新了以后,这个管理的团队在他的考核、任命,给予的权限和工作的职责方面他们是很支持的。

  另外一方面,他们已经设置了比较好的机制,我们现在最近的董事会要求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近期向董事会汇报一个很好的方案,调动我们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股东的利益挂在一起,对员工有考核,通过激励达到绩效考核高度的效率,通过员工被激发的工作热情能够实现公司打造精品基金公司这样的目标。

  主持人于文:面对现在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

  于华:我们这家公司既是新公司又是老公司,是新公司意义在于是完全新的股东更新了的公司,连名字都更新了。是老公司,这家公司过去就存在,原来有一个团队,现在这个团队需要更新,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现在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和大部分的高管都是从其他的公司刚刚加入的,新鲜的血液和原来的团队相互的冲击和融合。像我自己原来在另外一家基金公司担任管理工作好多年,我们的两个副总包括下面很多投资销售团队的骨干都是来自于市场上其他的基金公司。大家相互融合,我们有不同的理念,文化和风格,我们把这些融合在一起,我们最近提出八个字,反映我们在公司文化建设方面基本的想法,和谐、规范、透明、进取。意思很简单,和谐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公司,而且我们股东的背景是中外方的背景,我们追求的一种在文化里面,公司里面大家要协力,不管是中方还是外方,不管是原来公司还是外面公司来得,我们大家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把自己原来背景当中好的东西拿出来,我们互相吸取,互相来接受,达成共识,这个是我们现在新的公司非常需要的东西。你要提高你的竞争力,必须大家要达成一种共识,我们非常强调和谐两个字,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规范这两个字也非常清楚,我们最近还跟摩根士丹利签了一个协议,知识产权协议,我们公司用了摩根士丹利的名字,这个名字是一种知识产权,既是给你的荣誉,同时也是规范性的要求。你打了这个名字,你就要按这个名字带给你的规范要求来做事。摩根士丹利的标准是按它的标准来做,否则你要是有一件事做的不好,媒体发现了,股民或者是基民发现了以后,把这件事情公开讨论了,上到报纸和媒体上了对摩根士丹利的品牌也是不好的影响。所以他要求知识产权方面的一种保证,我们管理团队就要按照这个知识产权的要求规范,按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尊重摩根士丹利做事的规矩,在这方面我们做事规矩和标准会很高,按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

  透明是我们希望形成这样一种公司的文化,在这个公司每个员工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很清晰,给他的机制也很清楚,你对他的贡献所给予的回报也应该很清楚。公司的文化很简单,也很清楚,他知道自己在向哪里发展,知道自己只要努力了以后就会有什么成果,这是我们讲的透明两个字。

  进取就是很简单,这个公司要提高竞争力,要给客户带来好的投资业绩,要加倍的努力,加倍的用心,做投资调研好好调研,方方面面都强调进取。

  这八个字尽可能的涵盖我们对公司整体,或者说每个员工做事的要求。

  主持人于文:您刚才提到我们公司在重组更名之后,管理团队发生了一些变化,再给我们介绍一下?

  于华: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要经过董事会的任命,中国证监会的审核,现在这个团队大部分是从其他的公司加入到现在公司管理团队中来的。我本人也是从其他的公司,我原来在大诚基金管理公司担任董事,去年加入了摩根士丹利,在亚洲香港担任业务主管,去年12月底经过董事会任命,现在加入这家公司。我们两位副总,经过董事会任命,但是中国证监会在审批过程当中,一个是从其他公司转过来的,她也是中国证券业或者是基金业的资深人士,从基金行业一开始,她就加入这个行业,是原来在博时基金公司,原来又到了其他的两家基金公司,是一位女士。

  还有一位是原来深圳证监行的处长。他甚至参与国中国证券法第一搞的起稿,后来一直从事基金的监管工作,对基金公司的内控是非常了解的。我们还有一位总经理助理,在北大毕业以后,在耶鲁大学读EMBA,还做过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应该来说在固定收益的投资,在数量投资方面比较好的背景。这样也实现了新老公司人员的搭配,也实现了本土和海外不同背景专业人士的搭配,也有市场化和监管机构的人员的搭配。

  主持人于文:员工呢?员工在公司更名重组之后他们有什么样的变化?

  于华:我个人的感觉信心比以前更足了,过去几年,这家公司是一个经过摩根士丹利和华鑫重组的公司,过去几年在业务上受到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业务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是原来的股权处理一直没有完成,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发行过基金。这次重组给员工带来了希望。

  现在有两个比较大的转变,一个是我们公司在治理结构薪酬方面的变化,使员工看到了变化,使他们将来发展有更多的信心。

  另外一个我们这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解决了原来公司的一些障碍,现在公司也获准发行新的基金。大家知道一个基金公司不能发行基金,业务是没法开展的,只要有新的基金,才有新的业务。我们现在发行基金是公司发展新的起步。员工经过长久的期待以后,现在终于得到了新的发展的机会,所以现在大家感到天时地利人和,对新的发展有充分的信心,对这次发行基金大家也是鼓足了劲,希望能够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要走好,也希望从现在开始给我们的客户提供一个新的公司,新的形象,新的面貌,和新的业绩。

  主持人于文:对于摩根士丹利华鑫全新的公司品牌,在管理方面会做出哪些举措?

  于华:我们要发挥中外的优势,刚才我讲了我们的管理团队有本土化和海外背景结合的优势,这个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我们现在在人员配置上,我们有一位高管是有海外教育的背景,我们投资部的总监又是本土成长起来的,他是我们过去几年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金牛基金评选过程当中,连续两年获得基金经理称号,有很好的背景。他是本土化成长的基金经理,有这样的本土化的根基,同时又有海外背景的团队人员合作,在此之上,我们还有股东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这个团队和摩根士丹利香港基地的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亚洲的管理团队有很好的沟通,我们每个星期都有投资策略的讨论,我们实时受到摩根士丹利对全球的市场的观点,还有对A股市场的看法,我们每周会进行一次我们A股市场的分析和报告。

  人员上我们有本土和海外合作的优势,同时在业务上我们有摩根士丹利海外的基地团队对我们强有力的支持。现在我们团队的人员定期参与摩根士丹利香港的定期培训。我们在人员上有这样的优势,股东背景上有这样的支持,我想我们在国际化的合作的背景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我们在内部的管理上现在进一步的加强,我们从1月份开始,花一年的知道,要把我们内部所有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梳理,一个一个部门梳理,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三个主要的部门,其他的部门完成了一半,我们想通过制度的梳理,使内部制度的运作要规范,要符合现行法规的要求,同时通过这个梳理大家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更重要在这个梳理过程当中,我们也征求股东方面专业人士的意见,对这个流程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能够进一步提升,使我们公司的运作能够体现合资公司的优势。

  我想一方面提高了我们团队海外投资化背景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在运营方面提高我们了专业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我想通过一外一内,通过风险控制和投资的研发,我想这样两个拳头打出去,我们业务发展的能力会更强,我们的潜力也会更大。

  主持人于文:看来真的像您说得那样,我们现在是处于天时地利人和那样的阶段。我们知道体现基金管理公司实力,我们就是要看它的业绩,在这方面,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股东和管理层变动以来,我们投资方面目标是什么?

  于华:我们目标要向我们的投资者基民提供稳定的良好的业绩。这个公司过去有几只基金,我们现在发行是公司重组以后新的基金,从下个星期开始发行,摩根士丹利华鑫领先优势基金,下个礼拜要发行的新基金,讲领先优势是暗含了一种看法,我们有前瞻性,我们有好的目标,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现在的估值还不太高,未来几年股票增长的潜力是一错的,领先一定要找将来涨的好的目标。要求我们有比较好的投研的实力,这是我们基本的方向,这是我们新基金的方向。

  对于老的基金,我们是在改造它,希望它能够有更好的业绩,原来有三只基金,一个是货币市场的基金,还有两只是平衡类的基金,都是行业类的基金,肯定受一些行业的限制。一个叫基础设施行业基金,一个叫资源优势的基金。都是局限在两个不同的行业内,投资是要受到限制的。即使受到限制,我们也希望能够在限制的范围内做的比这个行业要好,现在我们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那只货币的,我们采取了和两只行业基金不同的方式,货币市场基金,比较简单,但是固定类的产品,我们在利率变动的情况下,对利率的走势有基本的估计,对整个市场信用风险有估计。今年的投资固定收益产品是不大好投的,利率经过前一段,尤其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降息了以后,随着通货膨胀不断的加剧可能利率会上升,这种情况下,我们业绩的进步,我们现在投资业绩的排名在十几之基金当中一直处于第一第二的位置。经济危机利率往下走的时候,开始走到最底部的时候,还有一种上升的可能,是信用能力在提高。原来有一些票据,上市公司发行的票据,经济危机来了以后,风险加大了,大家对它不看好,它的票据,价格下行了,但是由于经济危机到了底部以后,开始回升的时候,虽然利率不会进一步走低了,这些票据信用风险降低了,大家的信心提高了,价格还会上升。这时候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买了一些上市公司发行的票据,就带来比较好的收益。所以现在货币市场的基金收益一直排在同类基金的前列。

  主持人于文:我们从现在大环境来说,现在适不适合买基金?

  于华:现在应该适合买基金,尤其现在经过最近一段时间,这几个交易日,一个星期的调整,机会更好了,从大的方向来讲,整个全球的经济正在逐步的走出经济危机的底部,经济增长未来得几个月,或者是未来的一年两年是很好的,是从底部往上走,经济的走势这么好,市场的走势应该是反映经济的走势的。

  中国的股市应该有一个提前量,从年中开始,随着国内的宏观调控的步骤,国家加大了基础行业的投资,所以市场给了比较好的反映,股指走的比较好,有比较好的投资收益,现在出现了短期调整,并不见得改变市场总体的走势,我想未来得走势还是向上走的。调整好了以后,现在的价位比以前合理,现在建仓肯定比一个星期以前要低,将来股票涨下来,业绩一定好,现在是难得的好时机。

  主持人于文:我们知道基金有很多种类型,刚才您也介绍了我们公司的基金品种也很多。给我们介绍一下,白领阶层比较适合买我们公司哪个基金?

  于华:我们公司现在的基金有两个基金是行业的基金,是平衡型的,只能投某一类的股票。我们现在新的基金叫领先优势是不受投资限制的,没有行业的限制,什么行业好投什么行业,什么股票好,投什么股票。而且它的仓位可以最高升到95%,如果在市场好的时候,我们的10个亿的资金,比如说,可以有9亿5千万投到股票,享受股票市场上升带来的收益,我们叫主动型基金,而且是股票型基金,符合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反现在一些指数型的基金不一定能够代表这种趋势,从1700点去年4季度最低点的时候,涨到3千多点,指数翻了一倍,再往上翻一倍的可能性不像原来这么大了,下一步我认为在股票市场获得收益,靠精选个股和行业,而不是随便买一个指数就可以获得。上升最快那一段说实话已经过去了,整个大盘快速上升的阶段已经过去,下一个阶段肯定还要涨,但是涨是在精选个股和板块的融动的基础上实现收益,这时候才能反映我们这个基金挑好的股票的优势。

  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我们新发的这种类型的主动投资的选好股票的基金。

  网友:大盘从6千点降到了3千点,咱们作为海外控股的公司,对于中国今后的市场前景怎么看?

  于华: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一开始开除的时候,我们最悲观的时候,只有6—7%的增长率,现在随着全球经济周期的回暖,经济增长的趋势明显,今年增长率可能在8%以上,由此而见,我们对整体经济信心比较强了。大盘现在快速的反弹已经过去了,下一步伴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步一步实现收益,我们还是有信心,只不过速度像以前那么快。

  网友:作为海外控股的基金公司,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于华:我们的眼光是国际化的眼光。是比较了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得出了看法。而且我们对于整个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包括这次经济危机对中国市场总体的影响,宏观的看法,前一期政府投资力度比较大是基础设施行业,内部有比较大的推动,外向型的经济像出口推动不大明显,包括对美国、欧洲的出口带来的影响,我想看全球的变动比较敏感的是我们在境外股东,有比较好的资讯方面的优势,会带给我们第一手最快捷对全球经济的变动,对我们判断经济的判断有比较好的效果。

  主持人于文:我们经常谈一下沪深300基金,这个基金在中国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基金,这个基金跟咱们公司所有的基金有什么区别?

  于华:沪深300,我在前一家基金公司,我们设置过一只沪深300开放式基金,当时中证只给了两家公司授权,那时候是2005年,到现在收益是非常好,指数型基金在大牛市是非常好,因为它是满仓,这种情况在2007年,2007年大盘的表现比任何的基金表现都好。因为涨的很好,因为它是满仓的。

  今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基金是表现非常好的,涨的快。现在到了3千点以后,涨的速度不像原来那么快了,而且会有所起伏,像最近大家看到的,从3千点涨到3300、3400,跌了一些企稳了以后又慢慢往上走,最终可能有一些收益。这是一种方式,那时候把比较好的股票,可能会超过被动型的指数基金,这就是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类型的基金。股票指数型是被动型的,基金经理不用做太多的调研,把那300只买好就可以了。主动型的基金,我们这只领先优势,基金经理要出去调研,分析师要出去调研,告诉他哪个好,一定要达到好的效果,确实找到了好的股票,把这些组合放在一起,指数上上下下来回起伏的过程当中,这种股票表现要比大盘好。结论在大盘快速上涨的大牛市,不要买精选个股的基金,就买指数,而在大盘有所起伏的时候,买主动型的表现要比大盘要好。

  主持人于文:谢谢于总今天来到直播间,时间马上要到了,最后有什么话对网友说?

  于华:我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的关注。中国的证券行业基金市场是发展很快的市场,我们对市场充满信心,市场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很好的成果,我们也希望借助市场给各位网友和投资人带来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公司刚刚起步,我希望网友对我们有信心,看到我们对投资人提供好的业绩。如果投资人对我们有信心了,将来肯定会带来成就。也希望你们对我们有信心的话买我们的基金。

  主持人于文:谢谢于总,同时也谢谢各位网友。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